单位名称 | 西安市雁塔区北沈家桥小学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相关社会服务)。 | |
住所 | 西安市雁塔区电子城街道办事处北沈家桥路 | |
法定代表人 | 冯博 | |
开办资金 | 468.67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西安市雁塔区教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01.87万元 | 239.37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3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北沈家桥小学全体教职员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积极进行新课程改革。全体教职工坚定不移走内涵发展之路,凝心聚力为“办好家门口的好学校”而不懈努力。现将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校工作总结如下:一、业务开展情况(一)学校文化建设。1.学校软、硬件建设提升:截止目前我校按计划基本完成了2021年软硬件建设提升任务。软件提升完成项目:“桥见成长”思维型课堂教学模式实践与探索,开展劳动实践活动、“桥见成长”多彩德育活动等。硬件提升完成项目:四层教学楼楼道提升改造、综合楼二楼、三楼大厅、图书阅览室提升改造、新建融合教室、垃圾台建设等。2.学校文化建设提升:学校以习惯养成教育为切入口,注重细节教育,致力于好习惯成就精彩幸福人生教育目标,在潜移默化育人中,桥见诗意心灵,桥见智趣理想,桥见善美言行,桥见康乐少年。通过“拾光之桥”系列主题活动让学生在“桥”的海洋里享受沟通、融合、成长带来的快乐,在追逐无限的经历中成就超越的梦想。(二)教师队伍建设。1.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建立健全师德激励机制。学期初,全体教职工与学校签订《师德承诺书》,学期末根据自己的师德承诺对一学期的工作进行自查。建立健全师德激励机制,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每周评选出“明星教师”“明星辅导员”“优秀教研组”。同时,开展“正师风强师德重教风促双减”“遵规守纪做人民满意的教师”“汲取教训弘扬正气铸造师魂”师德师风讲座以及学习教育活动。组织“享趣味运动,做阳光教师”教职工趣味运动会、开展乒乓球比赛。敬业爱生、严谨治学、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已经成为我校教职工的自觉行动。2.深化师资培训机制,拓宽眼界创新发展。学校组织进行信息技术工程2.0线上线下培训、新教师岗前培训、暑期校本培训、学本课堂培训、思维导图培训、微型课培训、陶笛培训、教师礼仪培训等。先后两次派多名教师赴宝鸡高新一小进行思维可视化培训。积极参加暑期“名师大讲堂”培训、德育创新与班主任班级管理培训、心理教师培训、疫情期间教师线上教学培训、“名校+”培训、陶笛艺术班等各级各类线上线下培训。3.积极组织校本研修,打造优秀教师队伍。按月开展大教研活动,开展校本研修系列活动,思政观摩课及微讲座活动。先后邀请区进校思政、语文、数学、英语、美术、信息技术教研员来校进行教学指导。开展师徒结对活动,所有行政人员、有经验的老教师每人培养指导1-2名教师。开展“‘桥’思维乐成长”教学节活动。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不忘教育初心,牢记课堂教学改革的使命。4.组建校级“名师+”工作室,逐步完善三级三类骨干教师体系。学校充分挖掘校内资源,组建了4个校级“名师+”工作室。推荐惠美娟、王梦雨、王雪淼、牛明菲、孙严严、王敏、李幽馨等教师参加雁塔区“名师+”研修共同体,为骨干教师、优秀教师搭建平台。有计划培养、选拔、推荐刘卫华、王珍、王维娜教师参加雁塔区手骨头教师的评选以及认定,逐步完善我校三级三类骨干教师体系。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使青年教师尽快成为学校教学第一线的骨干。(三)“双减”工作。1.遵循教育规律,创新课堂教学。认真落实“双减”政策,第一课堂减负提质,第二课堂多维增趣,第三课堂创新开拓。学校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积极推进“思维型课堂”研究,与宝鸡高新第一小学深度合作,进行思维可视化学习方式系列培训,学习借鉴其先进经验,精心打造“桥见成长”思维型课堂教学模式。以“思维导图”为切入点,以“导学案”“学习单”为依托,以“移植--嫁接--创新”的研究思路,按照学与教的需要,积极探索基于情景、问题导向的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教学方式。实现教师为学生而教,为思维而教,为创新而教。学生在体验中学,探索中学,快乐中学。2.优化作业设计与布置,拓展创新作业样式。我校以“桥见成长”课程之特色作业为切入点,探索在素质教育下尝试作业的多样化特色设计。鼓励教师创新作业形式,倡导个性化作业、分层分类作业,强化实践性作业。学校分级统筹作业总量管理,严控书面作业量,规范、合理、科学设计作业,坚持执行每日作业公示制度。教师耐心辅导、认真批改、高效讲评和科学反馈作业。3.形成“1+X”课后服务体系,教师倾心,孩子开心,家长放心。为做好课后服务工作,北沈家桥小学结合学校实际和师资特点,本着“做好课后服务推动五育并举助力学生健康成长”的原则,形成了“1+X”课后服务体系。“1”即由语数英教师为主、其他教师为辅的学生课后自主作业辅导,“X”指学校在每周三、五下午为全校学生提供的体育训练、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传统工艺等36个社团活动。(四)教科研工作。1.以课题为抓手,扎实开展校本研修。2021年校本课题共计23项,上至校长,下至每位教师,人人有课题,人人都参与。与此同时,1项国家级课题正在研究,1项省级课题、2项市级课题已顺利结题。2.尝试特色作业开发和应用,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科活动,将减负落到实处。我校以“桥见成长”课程之特色作业为切入点,探索在素质教育下尝试作业的多样化特色设计,半年度共整理、编撰学生特色作业集10余册。成功开展“弘扬传统文化献礼建党百年”第二届书法名家进校园活动,“诗香润心词韵润德”第三届成语诗词大赛、“我是汉字小达人”“童心向党红诗朗诵”“诗韵润德,妙笔生花”等语文学科活动。(五)学生“五育”发展1.开展“同一场活动”,不断提升学生素养。在陕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名校+”教育联合体的精心策划和组织下,先后开展了科技节、体育艺术节、法制教育节、六一主题活动、足球联赛活动、篮球联赛活动、“传承经典雅韵致敬建党百年”经典诵读展演活动以及致敬红色经典庆祝建党百年——陕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校园读书节”启动仪式等。丰富的同一场活动,激发学生去学习,去实践,去探索,不断提升学生素养。2.坚持“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狠抓养成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大队部精心策划“新学期,新起点,昂扬奋进,开启新篇章”开学典礼、“国风雅韵明礼立志”新生入学礼、“童心向党师恩难忘告别母校放飞梦想”2021届毕业典礼,让难忘而有意义的典礼开启学生美好的校园生活。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年来,学校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赢得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一致赞誉。我校被授予2021年陕西省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被授予“西安市思维型教学实验学校”,被授予雁塔区“一盔一带”示范学校。获西安市公办学校质量提升课堂改革试点奖。省级课题《信息技术与小学各学科教学的有效融合研究》,市级课题《小学低段自主课外阅读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有效开展的研究》已顺利结题。在2021年雁塔区“永远跟党走阳光下成长”校园文化艺术节中舞蹈《我心中的河》荣获一等奖,朗诵《因为有你》荣获一等奖,戏剧《与阳光同行》荣获三等奖。荣获2021年雁塔区少年科学院航空航天模型公开赛三等奖。六二中队荣获2021年度西安市优秀少先队中队荣誉称号,六年级二班荣获2021年度西安市“先进班集体”荣誉称号,四四班荣获区级“先进班集体”荣誉称号。学生参加2021年UCBA全国精英赛U10组获季军,参加2021陕西省小篮球锦标赛U10混合组获季军。在2020年度西安市教育成果评选中,我校有40人次获市级一二三等奖。在2020年陕西度省教育成果评选中,我校有15人次获省级一二三等奖。在陕西省第九届优秀教学设计比赛中,23人次获一二三等奖。师生编撰教育教学成果集共计10册。张朴娟同志荣获雁塔区“优秀党务工作者”荣誉称号,刘卫华同志荣获雁塔区“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张朴娟同志荣获雁塔区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案例一等奖,阮仕静荣获雁塔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一等奖,刘妮娜、王梦雨荣获雁塔区“弘扬延安精神与庆祝建党百年”征文三等奖。疫情期间勇挑重担,舍小家,顾大家,忘我工作,表现突出的六位好同志,王维娜、邹洁、王雪淼、翟卫娜、刘妮娜、朱静。学生在书信文化活动、科普知识竞赛、航空航天模型公开赛、书法比赛等屡获佳绩。多项教育教学活动在陕西教育公众号、西安eTV、今日头条、腾讯新闻、UC头条、西安发布、三秦都市报等十多家新闻媒体进行报道。学校将“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出发点,在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效果显著,办学水平提升加快,家长满意度高,并得到社会高度认可。三、目前学校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教师编制少,临聘教师占比大,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师队伍年轻化,缺乏教育教学经验。各级各类“手、骨、头”教师过少。校园回迁工程质量问题较多,校园绿化只满足了基本条件,部室不足。针对以上问题我校将积极联系区教育局,争取在新教师招聘时能对我校教师配备进行倾斜。.关于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中学校功能部室设置不全,功能部室内部设施配备数量不足等问题,学校将根据陕西省中小学实验仪器配置要求,争取资金投入,将功能部室设置齐全。四、下一步工作计划:1.继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细化教师培养方案,进行层级化培训,继续打造校级“名师+”研修共同体,形成学校的骨干教师体系,培养三级三类骨干教师。积极落实“区管校聘”,进行人事体制改革,提高教师福利待遇,稳定教师队伍。2.以“思维导图”为切入点,不断推进“思维型课堂”研究。完善“桥见成长”课程体系建设,继续优化美化校园,积极创建智慧校园。3.继续打造“桥见成长”多彩社团,广宣传,创特色,出精品。充分整合校内外教师资源,打造精品社团,特色社团,借助新闻媒体、报刊杂志、新华美育网络平台、校学校公众号充分进行社团宣传。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陕西省水利厅办公室授予“2021年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陕西省慈善协会授予“2021年支持公益阅读项目先进单位”西安市教育局授予“2021年西安市公办学校质量提升课堂改革试点奖”共青团西安市委员会授予“2021年西安市优秀集体少先队中队”西安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雁塔大队授予“2021雁塔区‘一盔一带’示范学校”西安市雁塔区科学技术协会授予“2021年雁塔区少年科学院航空航天模型公开赛三等奖”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