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陕西省楼观台国有生态实验林场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管理国有林场、国有苗圃,促进林业发展;救护野生动物,维护生态平衡。林木种苗、国有林场、国有苗圃规划计划编制;林木良种生产供应;森林培育与经营;护林防火;林木良种选育与新技术推广;相关技术和管理人员培训;森林旅游服务;伤病野生动物救护;收留野生动物饲养;野生动物保护宣传;野生动物保护研究;野生动物养殖。 | |
住所 | 陕西省周至县楼观镇 | |
法定代表人 | 张怀科 | |
开办资金 | 10568.12万元 | |
经济来源 | 差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陕西省林业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9990.72万元 | 9724.97万元 | |
网上名称 | 陕西省楼观台国有生态实验林场.公益一类 | 从业人数 17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省局下达我场的目标责任考核指标共计14项,经逐项对标自查,各项任务已全面完成,现将完成情况报告如下。一、职能任务完成情况(一)生态保护。完成《秦岭北麓生态保护沟峪“143”智能管控系统建设项目》“小切口”改革方案,实现耿峪沟智能化监管和巡查监测全覆盖;组织开展“森林防火宣传月”活动,加强重点时段、重点区域森林防火管理,强化防火宣传,提高防火意识,凝聚防火共识;开展打击毁林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等专项行动,不断提高公众保护意识。编制《国家重点野生动物监测项目》,完成野外布设红外相机31部等工作任务。今年辖区内未发现猎捕野生动物的违法犯罪行为,无破坏森林资源案件,无森林火灾。利用植保无人机等技术手段,结合“天牛克星”花绒寄甲投放,防治绿盲蝽、松褐天牛等林业有害生物3900亩,辖区有害生物成灾率远低于国家标准。完成林草生态综合监测评价两个样地调查。开展国土三调对接融合,顺利完成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年度更新。编制《秦岭国家公园楼观台辖区自然资源本底调查与勘界项目》,积极迈进创建秦岭国家公园的新征程。(二)生态修复。对标《秦岭生态空间治理十大行动》要求,精准施策,积极完成北方耐寒竹补植补造1000亩,栽植竹类5.6万蔸;林相改造1600亩,国家特殊及珍稀林木培育1000亩,共计栽植苗木5万株;秦岭生态环境司法保护修复基地补植箬竹54.6亩900蔸;组织义务植树活动,栽植竹类1200余蔸。高质量完成省局下达我场的森林抚育12000亩,封山育林17000亩,低效林改造5000亩任务。完成林场《“百万亩绿色碳库”试点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2022年秦岭中麓(北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水源涵养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为辖区开展汇碳储碳和生态保护修复提供科学支撑。(三)科研实验。在陕北地区新建四个“南竹北移”科研试验点,栽植竹类18个品种4200余蔸,搭建了“北推”科研新平台。上报《陕西省科技创新项目陕北地区竹类栽培技术试验与研究》课题一项。在北方地区首次开展大规模竹种育苗,营养钵育苗8.8万袋。探索竹类整冠栽植技术,完成4属20个品种栽植实验。(四)生态服务。森林体验基地三期建设完成,全年接待中小学生1000余人。设计自然教育“竹”系列主题课程,荣获省局自然教育课程设计大赛优秀奖。(五)生态文明传播。紧抓生态空间主战场的重点、亮点工作,在《陕西新闻联播》《陕西日报》、学习强国、陕西头条等中省媒体上刊发(播)30篇次,向关注森林网上传林业新闻动态120条。(六)发展支撑。对标“双重”规划,紧跟任务、资金、工程新变化,用好用活用足政策,储备中央财政项目6个、省级林业项目6个。(七)生态绿军建设。聚焦“政治强、业务精、形象好”标准,逐项抓落实。一是参加省局“永远跟党走”主题歌咏比赛,荣获二等奖。二是开展“强措施、抓党建、补短板”活动,机关干部分组驻守基层生态哨所一周,形成了人人心中有资源,人人心中有责任的新局面。组织队员参加“生态卫士技能比赛”,荣获团体优秀奖,个人三等奖佳绩。三是认真落实“一岗双责”、“三重一大”、“八项规定”等要求。一名同志主动请缨,赴延长县西苏家河村任“驻村第一书记”,展示了生态绿军良好形象。2021年林场荣获省局生态绿军先锋队称号,3人荣获生态卫士标兵荣誉。(八)职工教育。全年“楼林课堂”开展《生态修复造林技术》等林业相关和《建功立业新时代》等党建业务知识培训7次,承担陕西生态卫士学院“生态卫士教育培训基地”职责,完成86人次培训。(九)安全生产。召开2021年全场安全工作会,制定安全生产工作要点,与基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5份。针对汛情,及时修订防汛安全预案,专项安排部署防汛工作,安全度过汛期。开展“安全生产月宣传”等活动,组织各类安全检查11次,实现了安全生产零事故目标。二、共性指标完成情况(一)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牢牢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结合党史学习教育要求,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年组织党委中心组学习9次,开展专题学习研讨6次,深入基层调研9次,高质量召开民主生活会1次。领导班子以身作则带头为群众办实事10件。严格按照要求做好党员发展,全年接收3名积极分子、2名发展对象,5名预备党员转为正式党员。(二)基层党组织建设。坚持“三会一课”、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全年领导班子成员及支部书记共计讲党课22次,建立党委委员党建联系点7个。开展“永远跟党走”“追忆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等系列主题活动,全面激发党员干部爱党情怀。深入开展“五星级党支部”创建活动,申报五星级党支部1个、评定四星级党支部6个;不断深化党员积分管理工作,邀请省局机关党委指导培训,“走出去”与兄弟单位支部结对交流学习,组织各支部监督互评,为推动党员干部管理科学化提供有力保障。(三)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落实“一岗双责”、“五个一”、“三重一大”等要求,用中央“八项规定”和纠正“四风”教育规范领导班子及干部队伍。压实党风廉政工作责任,印发《2021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安排意见》、《2021年反腐倡廉工作责任分工》,与各科室(单位)签订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18份。加强党内监督,紧盯各类验收、采购等工作,在春节、中秋等重要时间节点,驰而不息纠正“四风”。全面完成了公务用车和公务用房问题排查整改。持续开展“以案促改”及领导干部违规插手工程建设和矿产开发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在全场形成了以上率下的良好氛围。全年未发现违反廉洁自律有关规定的问题。(四)意识形态。利用“三会一课”、月度考核会、主题党日活动及时传达学习上级工作决策及部署文件精神,在思想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征订学习报刊20大类,持续推广“学习强国”平台,开展“生态卫士标兵”等评选工作,积极树立和宣传先进典型。参加省局网络安全知识竞赛,荣获优秀奖。定期分析研判场意识形态领域情况,加强微信工作群的管理与信息监控,落实局党组相关要求,及时引导场意识形态。(五)法治建设。加强法治制度建设,聘请法律顾问,全年法务审核各类合同、协议65份,场重大决策及规范性文件均经过合法性审核,并主动接受监督。三、自查的困难和弱项一是林业科研实验、数字化建设工作有待提升。二是岗位设置和中层干部结构与建设新时代高质量林场不匹配。三是政策制度法规学习不精,工作方式方法需创新。四、2022年工作思路紧扣省林业局挺进深绿安排部署,紧抓秦岭北麓生态文明示范带窗口建设,初步构建“三位一体、两翼腾飞、主体共进”的发展新模式:以示范、实验、数字三个林场为一体,以秦岭国家植物园、秦岭四宝科学公园为两翼腾飞,林场主体跟进同向发力,建设现代化“高质量高水平”的国有生态实验林场,不断对外输出优质生态产品和服务。(一)示范林场建设。一是高标准筑牢生态安全防线。打好辖区防灭火阵地战和有害生物围剿战,力争实现“零”火灾,联合科研院所积极开展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防治,将松材线虫拒之场外。二是高质量完成封山育林、森林抚育等项目任务,做好秦岭生态修复示范。三是围绕国家储备林和“百万亩绿色碳库”基地建设项目,探索双储(储林、储碳)林场示范点建设。(二)实验林场建设。一是扩大“南竹北移”科研实验成果。二是积极探索秦岭大熊猫食用笋培育项目和天然次生林改造技术研究。三是坚持发挥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自然景观和文化资源优势,推进生态游与森林体验、森林康养等新业态融合发展。四是通过系统调研和交流,摸清干部底数和思想,以推进“三位一体”林场发展为目的,科学设置岗位,逐步探索国有生态实验林场现代化体系。(三)数字林场建设。一是厘清37163公顷家底,掌握资源具体分布,形成辖区森林资源基础数据库,为因地施策提供依据。二是加快沟峪智能化管理,推进无人机、红外摄像相机、视频监控系统森林资源保护监测功能的广度和深度。三是持续完善档案数字化管理。(四)扎实推进生态绿军建设。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紧抓标准化规范化党支部建设。持续办好“楼林课堂”及“生态卫士教育培训基地”,引导全场干部职工紧跟生态空间治理步伐。压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制定场《党风廉政责任制措施》和《反腐倡廉工作责任分工》,持续开展“四风”整治,弘扬“勤快严实精细廉”作风,营造意气风发、团结奋斗的良好氛围。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