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汉中市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处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市级部门单位的预算绩效评价;配合预决算信息公开和基础信息的统计核实工作;配合管理专项资金财政项目库。 | |
住所 | 汉中市汉台区民主街7号 | |
法定代表人 | 龙志祥 | |
开办资金 | 1044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汉中市财政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13.08万元 | 171.92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办理变更登记事项1次:3月17日办理法定代表人变更登记,由原张汉伟变更为龙志祥。(根据汉中市人民政府汉政任字[2021]1号文件)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1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扩面提质与市财政局绩效科共同起草了《汉中市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实施细则》、《汉中市本级财政支出事前绩效评估管理办法》、《汉中市本级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暂行办法》等系列文件,进一步完善绩效管理制度体系。对市本级100个部门单位2020年度、2021年度财政支出绩效自评表及自评报告进行了全面审核,绩效自评复审连续两年实现全覆盖。对事关民生和经济社会发展且社会关注度高、影响面大的10个重点项目实施了财政重点绩效评价,评价项目数量较上年翻一番,涉及资金13.24亿元,较上年增长7.1倍。项目涵盖教育、养老、特困救助、就业、生态恢复等多个领域,首次实现了对11个县区的全覆盖。为抓好省考指标的落实,在全市率先开展对2021年度“四好农村路”示范镇奖补资金、残疾人两项补贴的事中绩效评价,涉及资金1.3亿元,反馈各类问题建议近10条。并配合绩效科将年度绩效管理工作资料整理成《汉中市预算绩效管理资料汇编》,得到了省市有关领导的高度肯定。同时,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在《西部财会》、《汉中日报》等媒体发表绩效管理论文、通讯10余篇,完成了对南郑区财政系统干部的预算绩效管理知识培训。配合市财政局完成了省财政厅来我市开展预算绩效管理联合调研,并代表市局参加了全省绩效管理交叉调研工作。预决算公开审核工作扎实有效指导市级100家单位完成了整体支出和项目支出绩效目标表的填报,配合绩效科完成了对2020年度预算绩效目标的审核工作,从源头上提高了绩效目标填报质量。完成了对市本级2021年部门预算、2020年部门决算公开的检查工作,共发现和整改各类问题360余条。为迎接宁夏对我市地方预决算公开专项检查,对市本级2019、2020年预算公开和2018、2019年决算公开进行了“回头看”,进一步提升了财政预决算信息公开质量。(三)财政周转金清理回收持续用力完善财政周转金管理台账,及时更新债权债务。对市级22份借款合同法律诉讼时效实行动态管理并做好债权延续工作,顺利完成50万元财政周转金借款回收任务。(四)统筹融合协调推进帮扶及创卫工作通过推动业务与乡村振兴、国卫复审等工作深度融合,与市非税局一道帮助西乡县杨河镇西营村实施“稻渔共生”项目186万元,争取1.4公里项目配套路建设投资10万元,组织干部职工采购村扶贫产品0.4万元,向村爱心超市捐赠生产生活物资0.3万元。走村入户开展调查走访,着力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问题,配合社区完成对家属院环境卫生彻底整治,每周前往包联路段打扫环境卫生,为巩固脱贫攻坚及创卫成果助力添彩。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或者经济效益1、提升了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预决算公开质量。在对市本级2021年部门预算、2020年部门决算公开的检查工作中,共发现和整改各类问题360余条。同时,为迎接专项检查,对市本级2019、2020年预算公开和2018、2019年决算公开进行了“回头看”,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指导相关单位进行修改,确保市本级部门单位预决算信息公开做到了公开及时、内容准确、形式规范。2、提升了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效益。我处对2021年度10个重点项目实施了财政重点绩效评价,评价项目数量较上年翻一番,涉及资金13.24亿元,较上年增长7.1倍。项目涵盖教育、养老、特困救助、就业、生态恢复等多个领域,首次实现了对11个县区的全覆盖。为抓好省考指标的落实,在全市率先开展对2021年度“四好农村路”示范镇奖补资金、残疾人两项补贴的事中绩效评价,涉及资金1.3亿元,反馈各类问题建议近10条。向被评价单位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并要求限期整改,强化了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意识,提高了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效益。3、确保了财政周转金安全管理。梳理登记22份借款合同法律诉讼时效并做好债权延续工作,完成了50万元的财政周转金借款回收任务。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的问题一是绩效管理工作的深度和广度有待进一步提升。目前,虽然市本级主要绩效评价业务已经开展,但评价项目数量及资金数额占市级项目总量和财政支出比重还不高;预算绩效管理重事后评价,轻事前、事中评价的情况还比较突出;真正能体现项目效果的个性化指标设置难度大,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评价结果运用不全面不充分的问题依然存在;二是财政周转金回收陷入瓶颈。近年来,我处采取多种措施,收回了部分财政周转金,但由于资金时间跨度长,借款企业普遍存在资不抵债、法人消亡变更等情况,加之财政周转金管理制度不健全,催收手段乏力,收回的财政周转金全部由县区财政垫付,县区财政负担日益加重,周转金回收难以为继;三是人员专业化程度不高的问题突出。我处实有在岗人员9人,人员年龄、知识结构老化,且普遍未接受过全面系统的绩效管理知识培训,工作时常处于边摸索边实践的阶段,人员年轻化、专业化、知识化水平与日益增长的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需要不相适应。2、改进措施一是加强对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创新工作思路,继续扩大财政重点绩效评价覆盖面,逐步向事前、事中延伸,并积极探索建立第三方机构参与项目评价机制,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好绩效评价工作;二是加强宣传,提高认识,继续强化财政周转金清理回收,确保借款合同法律时效得到保全;三是积极申报人员招录计划,力争配齐工作人员,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交流,大力提升业务人员的专业化水平。下一步工作打算(一)狠抓重点项目绩效评价,努力推动绩效管理提质扩面。全年开展不少于10个绩效评价项目,同时将财政重点绩效评价逐步向事前、事中延伸,并积极探索建立第三方机构参与项目评价机制,持续提升绩效管理改革的质量和效果。(二)强化业务培训,努力打造一支专业化人才队伍。通过座谈会、观摩会、培训会等方式,请进来走出去,与省内、省外财政部门加强学习交流,分享工作经验,启发工作思路,努力培养一支预算绩效管理专业人才队伍。(三)继续加大财政周转金回收力度,确保应收尽收。(四)规范单位管理,努力打造服务高效的模范机关。以规范临时用工管理、加快实施楼顶修缮为重点,继续规范单位管理,美化亮化整体环境,持续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努力把单位建设成为服务高效的模范机关。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