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汉中市城市防洪办公室(市城市建设项目管理办公室)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中心城市基础设施近期建设规划、重点建设项目计划;城市防洪专项规划,建成区防洪、排涝设施规划建设。 | |
住所 | 汉中市汉台区民主街65号 | |
法定代表人 | 雷莹 | |
开办资金 | 3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拨款 | |
举办单位 | 汉中市城乡建设规划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19万元 | 4.19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1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1、认真编制2021年防洪排涝预案。为中心城区雨季防洪排涝做好准备工作。2、完善城市防汛指挥体系。以城防指名义印发《关于明确成员单位及职责的通知》,根据当前中心城区城市防汛工作需要,新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市人民防空办公室等10家成员单位,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优化指挥体系。同时,结合市城防指成员单位职责及中心城区防汛工作需要,编制《汉中市中心城区城市防汛应急工作手册》,明确城市防汛应急响应总体要求,建立完善应急救援通讯录,对城市防汛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与通讯保障。3、编制系统化实施方案。委托专业机构,编制《汉中市城市内涝治理系统化实施方案(2021-2025年)》,对城市概况进行了全方位梳理,根据区域流域分析、历史内涝、易涝点调查及排水设施调查情况,分析了我市中心城区排水防涝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针对存在问题,从区域流域治理、城市层面治理、排水设施提升改造、管理措施、方案实施和评估效果、建设任务和投资估算6个方面提出了我市中心城区内涝治理及防汛隐患治理的总体策略。4、指导县区安全度汛,做好汛期值班管理。按照市防指的统一部署,指导各县区住建部门严守带班值班岗位,密切关注雨情汛情变化,及时做好记录和预警联系工作。共形成中心城区防汛情况简报,截止目前共计发布简报28期。同时,针对今年恶劣天气频发,降雨天气反常的情况,我局及时安排部署,将24小时防汛值班制度延续到10月31日。5、开展安全隐患排查。督促指导汉台、南郑区全面加强对易涝点、三无小区、老旧小区、建筑工地、地下商超、道路低洼处、危房户等重要区域的巡查检查,及时建立内涝风险点(易涝点)问题清单和排查台账。中心城区排查出易涝点19处(汉台9处,南郑10处),每个易涝点均已指定区级住建、城管、交警等部门及镇办、社区的防涝抢排责任人,全面贯彻“以防为主、防排结合”的城市防汛理念。6、有序开展中心城区雨污分流工作。按照《汉中市中心城区雨污分流建设项目四年整治计划(2018-2021年)》和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计划要求,逐步实施了汉宁路污水干管建设、石马路污水干管建设、金华路污水干管建设、梁山大道污水干管建设、西排洪渠截污改造等中心城区雨污分流改造项目,新建、改造城市排水管道约40公里。同时,我们积极推广“渗、滞、蓄、净、用、排”的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实施了西环路南段海绵城市样板示范及民主街、兴元路、兴汉新区丝绸路、翠屏路等道路雨水收集渗透利用系统建设项目,减少了城市雨水径流量,优化了城市水环境,也进一步提升了江北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效率。7、加强防洪排涝设施建设。通过在中心城区设置雨水渗透利用设施,维护改善现有雨污管网,对城市易涝点的老旧管道进行了开挖更换,维修和更新了泵站设备,确保现有排水设施正常使用。有效提升城市防汛能力,缓解城市内涝现象,让市民出行更加方便。8、全面完善专项规划编制。先后编制了《中心城区雨污分流专项规划》、《排水防涝专项规划》、《道路竖向及排水规划》、《城市地下管线综合规划》等雨污分流和排水管网建设的专项规划,实现对中心城区雨污分流和排水管网的全覆盖管控。我们在严格按照规划要求进行建设的同时,还根据城市发展情况对相关规划进行了动态修编,确保规划对建设的有效指导。9、推进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动打通断头路项目建设。积极协调中心城区地下综合管廊项目建设,实现汉宁路全段通车目标。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或者经济效益1、加强断头路贯通任务。一是按照“4111”三年行动计划目标,我办协同局相关科室经实地调研并确定了2021年重点项目年度建设任务。二是按照市政府对我局的指示要求,我们在结合中心城区发展、交通、给排水等实际状况,梳理出中心城区贯通28条断头路建设任务,明确了建设主体,极大的推动了城市发展。2、持续推综合管廊建设。2016年5月,市政府常务并确定由住建局负责包抓中心城区综合管廊项目试点建设,我局安排项目办全面负责该项目前期、征迁协调、建设管理和技术指导等具体工作。工作开展后编制了可研、水保、风评、环评、财承、物有所值和实施方案,完成了汉宁路东段(天汉大道-博望二路)和博望路测绘、地勘、施工图设计和审查、招标代理等工作。该项目被列入财政部PPP综合信息管理库,并被评为省第二批PPP示范项目。2021年,中心城区综合管廊项目建设工作在局包抓领导的带领下,我们克服资金缺口较大、征迁工作缓慢、施工环境复杂等重重困难,截止年底累计投资约12亿元,建成综合管廊5.3公里、随廊道路5.3公里,位于中心老城区的汉宁路全段已建成通车,方便了周边居民出行,极大的改善了该区域交通状况。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2021年我办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成效,特别是断头路的打通、排污渠的整治、雨污分流项目建设以及一些重点城建项目的启动。防洪办(项目办)较为突出的工作成绩得到了局里的认可,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城市基础设施还需加大投入,城市功能有待进一步完善提高;二是城市建设投融资渠道不宽,建设项目资金缺口大,制约了重点项目实施和推进;三是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机制还未完全理顺,迫切需要进行改革和完善。改进措施:精心谋划2022年“四通一改一落地”工作内容及目标任务,自我加压,抓好局系统直接负责的项目,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认真研究融资模式,积极寻找拓展社会融资渠道的办法,以改善城市建设项目资金紧缺状况。要用好中央和我省在城市建设方面的各项政策,充分发挥、挖掘自身资源条件,创新思路措施,用心包装储备项目,撬动和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建设。要立足民生需求和城市短板弱项,注重“里子工程”,科学谋划、筛选好2022年城建重点项目,结合2022年“四通一改一落地”项目计划,抓好项目建设,办好民生实事,精细化推进城市更新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四、下一步工作打算结合我办的具体工作职责和2021年取得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在局机关的全面领导和统筹安排下,初步制定2022年的工作任务如下:(一)进一步加大防汛排涝问题点排查检查和指导解决力度,加强防汛排涝设施编制和建设,提升城市防洪排涝能力。(二)围绕市政府提出的“四改一拆一通一落地”城市建设工作,积极认真完成年度建设任务,努力提升城市品质。(三)加快完成汉宁路项目后期工作,力争在2022年底前全面完成。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