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汉中市> 汉中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汉中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4-25 17:00
单位名称 汉中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以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卫生防疫保障为根本宗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传染病等检测与防治和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学校卫生等以及经常性、预防性检测和卫生防疫宣传教育。
住所 汉中市汉台区汉中路29号
法定代表人 肖保民
开办资金 299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汉中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0582.3万元 10906.99万元
网上名称 汉中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0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1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疫苗接种扎实推进。通过培训接种人员、增设接种点、成立机动队、强化疫苗调配等方式,增强接种服务能力。全市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始终保持在全省第一方阵。(二)新冠疫情防控有力有序。一是高度重视,做足准备。二是及时修订防控预案。三是加强培训和演练。四是加强疫情监测。五是及时响应。六是加大重点场所、重点环节指导力度。七是做好重大活动保障。(三)全力防控疫情反弹。西安疫情发生后,我们紧盯疫情发展变化,积极做好应对准备。一是立即进入应急状态,第一时间动员部署,“六个及时”全面进入战时状态。二是加强疫情监测,落实专人24小时值守大疫情网,及时审核异常信息。三是制定应急预案,根据西安疫情,及时修订完善防控应急预案,规范疫情处置流程,强化对县区的业务指导。四是加强技术培训。五是加强宣传引导。六是全力驰援,中心选派9名骨干流调人员驰援西安。(四)强力攻坚护航国卫复审。落实市卫健委关于中心城区国卫复审攻坚行动专项督导的工作部署和《汉中市中心城区病媒生物监测方案》的要求,开展鼠类监测55次、蚊类监测44次、蝇类监测44次、蟑类监测55次;先后多轮次对汉台、南郑、城固辖区的23个镇办3400余个各类场所进行督查,向国卫复审指挥部提交督导报告3次,排查问题6800余条,并及时提出整改建议上报市创建办。为全市通过国卫复审出力献策。(五)积极推进市公共卫生中心项目建设。一是按照市政府要求,在年初配合滨江新区完成隔离留观区工程建设。二是市公共卫生中心项目作为市政府重大民生工程,全年抢时间、抓进度、强力推进,配合滨江新区完成EPC总承包和监理招标,目前正在建设中。全年累计完成投资约2.7亿元。(六)全面统筹兼顾重点工作。新冠检测方面:全年完成环境、哨点、人员、乳制品等新冠病毒核酸样本检测8747份及数据报告,参与宁强县、城固县、勉县等县新冠疑似阳性检测处置。组织开展了县区疾控新冠肺炎核酸检测能力考核。常规业务方面:检测食品、水质、食源致病菌等样品1800余份,检测布病、流感、禽流感、艾滋病抗体等样品4000余份,复核疟疾血片85张,结核盲法复检1151张,艾滋病人CD4淋巴细胞检测1015份。质量控制方面:国家和省级新冠、乙脑、麻疹、风疹核酸等盲样考核满分,大米粉、苹果汁等相关检测能力验证考核均获满意结果。通过资质认定复评审。能力提升方面:完成实验室电路、排风、台面改造及HIV病毒载量、细菌飞行时间质谱仪等仪器设备安装调试,接收上级部门配发的超低温冰箱等设备6台。全年组织基层培训100余人次,落实病载与CD4细胞月检要求。重点传染病防控:全年传染病疫情及时报告率99.94%、审核率100%,传染病报告质量评价平均综合率99.99%,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时报告率100%,抽查报告卡个案信息完整率100%,无错报重大传染病情况。全年新发现报告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190例,新报告梅毒1116例;人群扩大检测、自愿咨询检测、监管场所监测及哨点监测累计47.4万余人。全年发现登记肺结核患者1457例,报告发病率42.48/10万;病原学阳性率为61.50%、体到位率为97.54%、管理率97.97%、患者成功治疗率92.37%、病原学阳性患者耐药筛查率95.43%。报告手足口病543例,发病率15.53/10万,报告重症病例4例,无死亡病例。报告狂犬病3例,各级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接诊17530人,犬伤门诊登记Ⅲ级暴露比例71.53%,Ⅲ级暴露免疫球蛋白注射率53.62%。无本地布病病例报告。免疫规划:一是持续推进示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现场核查评估申报接种门诊93个。二是夯基础落实常规免疫接种,全市0-6岁建卡(证)率100%,完成免疫规划疫苗接种55万剂、接种率98.9%,非免疫规划疫苗接种38.7万剂,无差错发生。三是加强疾病监测与处置,全市AFP专病监测报告11例,发病率1.95/10万;AEFI监测报告449例,麻疹监测报告2例。地方病麻风病防治:全市地方病现症患者纳入慢病管理率100%;全年监测食盐样3465份,碘盐覆盖率100%、合格率97.69%;饮水型氟中毒监测68人,可疑1人;燃煤型砷中毒监测29840人、检出率0.39%;完成11县区1860个村4275份水样采集送检;新发麻风病例5人(汉台区3人、城固县1人、洋县1人),共有现症患者20例。慢性病防控:一是扎实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年高血压、Ⅱ型糖尿病患者管理率100%;老年人健康管理34.77万人、管理率78.4%;全市常住居民建档339.56万人、建档率98.8%。二是全市人口粗死亡率7.9‰,达到省级指标要求。三是指导11县区开展“三减三健”专项行动,指导县区开展恶性肿瘤随访登记工作和汉台、城固2021年“万步有约”健走大赛,中心2人荣获省内优秀组织管理奖。职业卫生:接待职业病咨询人员35人次,召开职业病诊断专家会诊断职业性尘肺5例,职业病伤残(护理)医疗技术鉴定伤残6人,现场复核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企业28家。放射卫生:启动职业性放射性疾病和放射性危害因素监测项目,完成176家医疗机构、14家非医疗机构及42家矿山企业的数据收集、审核和网报。食品卫生:系统上报病例信息3881例、标本信息532份,调查常住居民营养健康知识水平660人。环境卫生:完成932份饮用水水样三氯化碳、四氯甲烷等项目接样、送检、检测及网报。学校卫生:重点常见病监测学校17所、学生5556名,学生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问卷调查学生3961名,环境卫生监测教室144间,入校视力检查学校81所、学生20480名。健康教育:分类指导提升公卫项目品质,全年发放健康教育资料310.86万份,播放音像资料19.56万次,更换宣传栏1.85万期,开展健康咨询3200次、讲座1.73万次;科学布局做实健康素养监测,完成监测数据回收上报;助力新冠疫情防控,开展疫情防控线上健康教育2次,制作下发疫情防控宣传材料50万份,利用移动终端发布防控信息214万条,组织录制防控专家访谈和防病知识讲座9次,通过“汉中疾控”微信公众号发布健康提示,被汉中发布、汉中视听、天汉先锋、文明汉中等平台多次转载。《卫生与健康》电视栏目刊播25期、100次。在《栏目》播出时事要闻口播10条、卫生健康新闻10条、卫生健康专题片9部、权威专家讲解2部14次、公益广告22次。《健康之声》播出141期、230条内容。按时更换桥北健康文化宣传长廊版面6期,更换画面132副。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2021年,中心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卫健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部署,以疫情防控、新冠疫苗接种、国卫复审为重点,及时规范处置各类突发疫情和公共卫生事件,统筹做好各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一是去年新一轮疫情期间各项管控措施落实到位,我市新冠疫情得到有效防控。二是扎实开展常规免疫和查漏补种,扩大受益群体。三是全市大疫情网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乙类传染病发病率同比下降6.24%。四是积极推行艾滋病防治“三个全覆盖”防控措施,全市重点人群艾防知识宣传覆盖率、留宿场所艾防提示宣传覆盖率、一对一关怀率均达100%。五是慢性病和地方病管理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要求。六是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宣传,提升我市居民的健康意识及健康水平。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存在问题:流行病学调查力量薄弱,流调队伍建设上存在短板,人员不足、经费不足、物资不足、培训不足的问题较突出,在有效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方面任重道远。改进措施:一是抽调精锐力量组建了20支市级流调溯源工作队,公安、公卫、工信等部门联合行动,划分责任区域,确保有突发情况随时可奔赴一线联动配合开展流调工作。二是加强了对流调人员的业务培训,去年高频次反复开展流调培训,不断强化流调能力。三是在市委编办的关心支持下,增加了12名事业编制,并从市妇保所划转12名工作人员补充到疾控队伍中。四是在上级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给予了疫情防控经费支持。四、下一步工作打算2022年,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卫健委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市疾控工作部署,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加强党建和作风建设。落实落细管党治党责任,抓牢抓实基层党组织建设,继续推行党风廉政责任清单制度,深入推进作风纪律整顿,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管理。二是强化疫情防控。落实“三早”防控措施,加强疫情监测和形势分析研判,完善应急预案,大力开展防控方案及流行病学调查专项培训,及时高效处置各类突发疫情。三是加强疾控体系建设。继续牵头项目建设单位,全力配合滨江新区管委会,推进市公共卫生中心项目建设。落实中省关于加强疾控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积极争取落实经费保障、核增绩效工资等政策措施。四是狠抓重点业务提质增效。加强疫苗管理,确保规划疫苗接种率,做好新冠疫苗加强接种;深化重点传染病防控,进一步落实重点传染病专病专防措施;指导县区规范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持续做好地方病、健康教育和五大卫生监测工作,提高群众健康素养水平。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