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汉中市> 汉中市教研室

汉中市教研室

发布时间: 2022-04-24 20:28
单位名称 汉中市教研室
宗旨和业务范围 开展教学研究,提高教育质量。普通中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研究、教学指导、教学评估。
住所 汉中市汉台区莲湖路中段
法定代表人 敖永忠
开办资金 96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拨款
举办单位 汉中市教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861.73万元 813.14万元
网上名称 汉中市教研室.公益 从业人数  3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法违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1年业务开展情况(一)稳步提升普通高中教育质量。一是积极推进育人方式改革。组织教研员参加全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新高考、新评价”综合应对能力提升培训。组建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选用专家委员会,研究审定学科教材评审《记录表》《打分表》,组织综合评议,为新教材使用奠定基础。广泛收集高中新教材使用、高考命题方向和备考策略等,累计向高中学校推送信息17条次。二是多种形式提升学科教学水平。实施高中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督查全覆盖,采取推门听课、现场评课、教案和作业抽查等形式,指导高中学校严格落实教学常规管理要求。举办中学物理创新实验教学实践研究报告会、组织教师参加高中音乐和信息技术教材使用培训会等,不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三是扎实做好高三复习备考指导。召开全市高考备考培训会,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围绕《课程标准》和《高考评价体系》开展专题培训,引导教师及时调整备考思路和方法。组织第四批名师培养对象深入佛坪、洋县等,开展高三第一轮复习送教活动,指导高中学校高效开展复习备考。(二)全力提升义务教育教学质量。一是开展学科教学检测。根据省教科院安排,与教育科技公司合作,运用信息化和大数据对全市中小学学科教学情况进行测评。1月,对七年级英语、八年级数学、九年级英语和数学测评;5月至6月,对四至九年级学生信息素养、数学和英语测评,组织教研员对测评报告分析研究,着力提升学科教学水平。二是认真落实“双减”政策要求。扎实开展“双减”督查和政策宣传,组织实施全市义务教育段作业设计和作业管理优秀案例评选活动,向省教育厅报送优秀案例40个。其中:教学设计32个、教学管理8个。(三)全面提升学科建设水平。一是充分发挥全市学校思政课教育联盟平台作用,先后和陕西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2次大中小思政一体化建设研讨交流会,探索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加强市教研室省级思政名师工作室和省级思政学带工作坊建设,定期对市、县两级名师工作室建设进行指导,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工作坊专业引领作用,促进全市中小学思政教学质量提升。二是督促指导各县区学校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组织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与教材、课标衔接”培训,确保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四)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创新。一是组织专家研究制定汉中市中小学课堂教学创新大赛《比赛程序》《比赛规则》和《评分标准》等,参加汉中市首届中小学课堂教学创新大赛评选活动。二是参加全市初中劳动和综合实践学科建设和教师发展指导基地联合教研活动,举行专题讲座,撰写交流材料,组织全市13篇交流材料参与省级劳动教育学科论坛。三是加强学校社团建设指导。组织开展汉中市中小学体育艺术及综合实践优秀教学成果评选活动,参评各类成果128件。积极探索活动性学科课程,组织开展学科模拟政协活动,全市4所学校在全省第五届模拟活动中获奖,2所学校获得赴全国参赛资格。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1)组织开展高三年级教学质量检测考试2次,及时将检测分析结果反馈给各高中学校,指导学校准确把握备考方向,及时查漏补缺,科学制定复习备考计划,实现全市高考“十连升”。(2)组织、指导教师参加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新课标、课程思政示范项目、教师教学能力暨班主任业务等培训,进一步提升职业学校教师教学水平。四是指导全市中职学校积极参加全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评比、微课程教学设计大赛、教学成果培育等活动,进一步增强职业学校办学活力。(3)推动建立横向覆盖全学科、纵向覆盖全市所有中小学幼儿园的学科建设机制。截至目前,在10个区县建成语文、数学、英语、道德与法治等12个学科共13个市级学科建设和教师发展指导基地,建设市直学科建设和教师发展指导中心(基地)16个,其中:高中9个、小学6个、幼教1个。指导各县区建设县区级学科指导中心(基地)309个,中心(基地)专家团队成员共吸纳三级三类骨干教师1200余人。充分发挥中心(基地)专家团队成员示范引领作用,扎实开展学科教学研讨、同课异构等活动,全年累计深入5个县区开展专题讲座31场,组织专家上示范课41节,学校教师上研讨课30节,评课议课71节,参训教师300余人,形成专家多跑路、教师少跑路的上门式教研指导模式,助推全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问题办公楼入口小,单位公车与职工汽车无法进出。(2)改进措施筹划在办公楼侧面开一个可进出汽车的大门,方便车辆进出。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提高义务教学质量。加强义务教育常规管理和质量视导,积极做好中考改革相关工作,开展复习备考调研指导,运用数据科学评价分析初中教育教学质量,为教育行政部门提供决策参考,为初中学校改进教学提出合理化意见建议。(2)提升高中教学质量。实施“举办高考专家报告会、实施质量检测考试、进行质量分析评价、开展复习备考督查、开展专项检查调研、到薄弱学校送教送研、强化薄弱学科备考指导、开展学生职业规划指导培训”等举措,加强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指导,开展职业教育教学赛教,力促全市高中教育质量稳步提升。(3)加强新课标新教材新评价实施教研。认真贯彻高考综合改革精神,加强新教材课程培训和师资培训,多种形式推进新课程、新课标、新评价实施,积极争取教研专项资金,切实保障各类教研活动做实做细,做出成效。(4)深化市级教研工作。深入开展听课、评课、研课“三课”活动,指导县区、学校做好市级课题研究工作,教研员做好认领课题的过程指导、结题审核工作。分层级召开校本研修和课题研究培训会,提高市级课题研究质量。(5)抓好高考综合改革。深入研究高考综合改革政策要求,通过师资培训、督导调研、专题研讨、专家辅导、检测考试等活动,全力推进普通高中新教材、新课程实施,力促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再提升。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