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汉中市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支队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卫生监督保障。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卫生许可,办理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从业人员健康证明,公共场所、学校、生活饮用水现场卫生监督检测、采样,医疗机构、采供血机构和卫生技术人员执业许可监督检查。 | |
住所 | 汉中市汉台区康复路14号 | |
法定代表人 | 李娟 | |
开办资金 | 24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汉中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92.83万元 | 90.5万元 | |
网上名称 | 汉中市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支队.公益 | 从业人数 3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1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围绕中心大局,疫情防控和国卫复审卫生监督工作成效明显一是全力抓好疫情防控卫生监督工作。建立疫情防控常态化监督机制,全年共组织开展5轮次疫情防控监督检查,对县区进行3轮次督导,通过全面筛查、重点排查、严格管控,努力筑牢疫情防控屏障。二是全力做好国卫复审卫生监督工作。制定《中心城区公共场所“四小”行业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召开创卫工作部署会、培训会,从4月以来,共组织开展联合检查与集中执法6轮次,累计检查“四小”单位4800余户次,向南郑、汉台执法大队下达稽查意见书29份,保证了“四小”单位达到规范标准。三是全力做好十四运等各类应急事件处置和大型活动保障。精准开展十四运卫生监督保障工作,成立组织机构,统筹监督力量,调配检测设备,开展系列培训,做好现场监测与监督,同时先后派2名监督员入驻十四运组委会工作。测试赛与正式比赛期间,共计监督赛事酒店、比赛场馆349户次,委托第三方和监督员每日检测空气、水共计7次。全年完成中省巡视组、汉中“两会”等15次重大活动卫生监督保障任务。(二)强化监督执法,公共卫生与医疗安全有效保障坚持日常监管与“双随机一公开”相结合。全年全市共完成各类双随机抽查任务2873户,任务完结率100%;部门联合抽查市县全覆盖,抽查涉及职业卫生用人单位、宾馆旅店、影剧院等领域28项次;“双随机一公开”工作被市双随机联席办评为“优秀”等次。认真做好投诉举报处理工作。坚持做到有报必接、有问必答、违法必究,2021年全市共受理各类投诉122起,其中支队受理投诉18起、办结17起。坚持日常监管与监督监测相结合。作为陕南唯一地市承担全省儿童青少年学习用品卫生现状调查任务,落实20万元完成160份教材、30份作业薄、1780余项指标的监测,监测工作的完成将为下一步《儿童青少年学习用品近视防控卫生要求》新国标的实施奠定基础。县区每月、市级每季度对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情况进行公示。对1家消毒产品生产企业次氯酸消毒液和3家消毒餐饮具公司消毒餐具进行抽检,均为合格。坚持日常监管与执法专项相结合。8大专项工作取得实效:民营医疗机构整治成效突出,21家医院被依法查处,1家医院责令停业整顿。医疗废物管理持续推进,共查处办理医废相关案件103起(支队查处12起)。消毒产品、放射诊疗专项取得明显成效,共查处违法行为43起(支队查处10起)。医疗美容成效初显,共检查医疗美容机构、非医美场所194户,查处违法行为4起(支队查处2起)。新冠疫苗接种、儿童微量元素检测、涉水产品及生活饮用水专项顺利完成。(三)聚焦主责主业,执法办案数量质量双提升全年全市共查处各类违法案件579起(其中一般程序281起,简易程序298起)、罚款131.6万余元,办案数较2020年同比上升16.5%。其中支队查处各类违法案件66起(其中一般程序33起,简易程序33起)、罚款21.13万余元。全市及支队的办案数和罚款数再创历史新高。全市有10个监督机构行政执法综合评价总分在全省前50名内。(四)狠抓制度落实,卫生监督执法水平显著提高坚持以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为抓手,努力推进严格、公正、文明执法。一抓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梳理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行政处罚信息和双随机抽查结果信息公示的通知》,规范信息公示流程。坚持“应公尽公”,2021年共在信用汉中公示一般程序行政处罚信息31条,在政府网站、信用平台公示双随机抽查信息168条。受理2家单位的信用修复申请,帮助其修复信用。二抓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严格落实《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操作指南》,确保执法各个环节严格按规定流程进行。严格落实《行政处罚案件合议制度》和法制审核规定,对每起一般程序案件的法律依据、证据、程序等进行严格把关和认真审查,全年支队共组织案件合议37次。全市未出现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败诉案件。三抓执法设备使用。2021年,市县监督机构依托“一终端两平台”规范开展监督检查10520余次、查处案件579起,设备系统使用率达99%以上。10月,支队代表市卫健委接受市司法局“三项制度”执法评估,评估成绩位居市级部门前列。(五)积极探索先行先试,试点工作卓有成效支队今年共承担5项省级试点工作,经过反复调研、制定方案、精心组织,试点工作各具特色、有序推进:中小微企业职业病防治公益性援助活动圆满完成,共开展职业病防治咨询活动6次、举办现场指导会3场;《魔芋制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跟踪评价顺利结束,完成5家魔芋制品生产企业的现场调研;职业卫生分类分级监督执法试点工作正式启动;卫生监督协管项目初现成效,运用《汉中市卫生健康监督协管工作管理办法》对县区协管工作进行督导考核,及时发现、纠正存在的问题,做好现有经验的推广和巩固。互联网+监管工作2次在全省进行经验交流,信用监管与信用修复在全省率先做出特色。强化培训宣传,队伍建设不断加强一是持续抓好卫生监督培训。全年共组织外出培训17次、受训卫生监督员140人次;举办各类专业培训5次、培训人员200余人次;参加2次学法用法考试,参考率、合格率均为100%。二是扎实开展案卷评查。采取随机抽、分组评、面对面点评等方式,组织开展2021年全市案卷评查,共评查各类案卷33件,评出典型优秀案卷6件。三是选树评优抓好宣传。表彰全市办案技术能手11名,开展卫生监督大讲堂6期、卫生法律法规宣传5次。在监督网站、微信公众号发布各类信息400余篇,在市卫健委网站发稿13篇,在国家监督中心网站、陕宁卫健播报、人民日报微信客户端发表信息6篇。(七)突出党建引领,夯实创业基础一是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与各科室签订责任书,压实责任。召开党风廉政专题会议2次,组织反腐倡廉学习、观看警示教育片4次,开展党风廉政集体谈话2次、作风纪律检查4次,发送廉政提醒函160条;9次召开会议对重大事项进行研究部署。二是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全年共召开支委会12次、党员大会20次、讲党课4次,开展谈心谈话12人次。1名中层干部确定为入党申请人,支部被命名为“四星级党支部”“市直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2名同志分别受到省、市表彰。三是多措并举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举办党史读书班、邀请专家讲党课、观看红色电影等活动24次。把“我为群众办实事”贯穿党史学习教育始终,组织干部职工为群众办实事26件、参加疫情防控和十四运保障等活动30次。四是扎实开展主题作风整训与行业行风专项整治。制定公示“明责、践诺、结果”任务清单和个人军令状,将工作明确到岗到人;对执法风纪、疫情防控、安全管理等集中开展专项治理,建立问题台账,限期整改到位。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或者经济效益2021年,支队整体工作成绩突出、特色鲜明:应急处置和重大活动保障有力,支队荣获全省十四运和残特奥会卫生监督保障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五大试点”工作有序推进,全省“一市一试点”现场会在我市城固召开,“互联网+监管”2次在省上进行经验交流;部门联合双随机全面铺开,联合监管成效初显;执法办案历史新高,支队人均办案数位列全省市级第一;疫情防控卫生监督持续跟进,疫情防控屏障更加坚实;历时5年的《蕨根粉制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正式发布。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的问题一是人民群众对公共卫生的需求与卫生监督工作现状不匹配。全市260余名监督员承担着13446户管理单位的监督检查任务,监管涉及12个专业和互联网医疗、月子会所等新型领域,任务重、群众关注度高,现有执法机制与要求不相匹配。二是监督队伍能力建设亟待加强。近两年机构整合、新进人员较多,多部法律法规出台、更新,监督员面临的新问题、新监管领域不断增多,专业能力亟待提升。三是监督执法保障不足。主要是市级卫生监督执法无车辆保障,执法人员交通补贴未纳入财政预算,由支队自筹解决。2、改进措施一是突出重点,精准监督。围绕儿童近视防治、医疗美容、精神卫生机构等领域开展重点专项整治;坚持日常监管与双随机抽查、专项整治相结合,切实规范医疗卫生、传染病防治、公共场所等11个行业管理。二是创新举措,加强培训。着眼队伍建设能力短板,探索开展“实训化”“小班制”“理论+实践+案例研讨”式培训,努力提升监督员素质能力。四、下一步工作打算2022年,我们将扎实开展好以下五项工作:一是以常态化监管为手段,慎终如始抓好疫情防控卫生监督工作;二是以互联网+监管试点为抓手,全力推进医疗卫生综合监管新模式;三是围绕党和政府关注,抓好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四是围绕创新发展,积极推广职业病分类分级试点和部门联合双随机工作经验;五是加强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打造高素质的执法队伍。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