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汉中市科技资源统筹中心(汉中植物研究所)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宗旨:实施统筹科技资源发展规划,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业务范围:全市科技系统信息化建设;开展科技资源统筹研究;提供科技资源共享服务;汉中市科技年鉴的编印和《汉中科技》学术期刊的编辑出版;秦巴山区生物资源试验研究;植物新品种,新技术引进、示范和推广,技术咨询和技术培训,科技培训;科技型企业咨询服务。 | |
住所 | 汉中市汉台区将坛西路市科技局大院 | |
法定代表人 | 冯涛 | |
开办资金 | 22.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汉中市科学技术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56.03万元 | 375.15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3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1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全力保障秦创原汉中分平台建设。及时成立工作专班,承接汉中融入秦创原三年行动计划编撰工作、秦创原汉中网络平台建设工作,力争汉中与全省创新发展同频共振。《汉中融入秦创原三年行动计划》已由市委市政府印发,秦创原网络平台已完成建设方案编制,正在稳步推进建设。(二)着力强化科技资源统筹中心领导。力推中心升格,紧抓事业单位机构改革机遇,通过精心谋划、不懈努力,科技资源统筹中心于今年9月正式升格为副处级财政全额预算事业单位,定编36人。规范管理运行。推行局机关和中心一体联动,实现统筹联动、高效协同的扁平化管理。同时,制定了统筹中心平时考核办法,打破论资排辈、平均分配惯例,真正让干事创业的人在政治上有荣誉、经济上得实惠,确保考出动力、考出干劲、考出成效。加大支持力度。鼓励支持中心专业技术人员投身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和创新创业中,争当科技服务排头兵。支持争取到科技部“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资金”专项200万元和市级科技项目支持。(三)服务发展能力不断提升坚持以平台建设为抓手,以融通协同为关键,发挥统筹中心统领作用,促进各类创新要素互乘放大、聚合裂变。1.承担中科院老专家技术中心汉中工作站运行。年初市政府与北京中国科学院老专家技术中心共建汉中工作站,由统筹中心负责具体日常工作。截至目前,制定工作手册和赋能计划,组织汉中41家科技型企业开展“走进中科院,直面科学家”活动,先后邀请专家50余人次来汉调研,为陕飞等60多家企业解决技术问题或提供战略咨询。2.搭建“科技鹊桥”服务平台。围绕科技资源精准对接,开发“科技鹊桥”线上平台,动态更新企业需求清单、创新资源清单、关键技术清单,畅通企业牵手大院大所通道。3.协助市科技局大抓项目大抓招商。今年以来,先后协助举办投促活动23场(次),小分队对接40余次,拜访企业50余家,邀请接待客商来汉考察洽谈33次,其中涉及国际国内500强、院士专家来汉考察6次。招商引资超额完成全年任务。4.配合做好各类科技服务工作。统筹中心积极参与国家创新型城市迎验、国家高新区升创等重点工作;参与组织第三届全国油菜科技大会、陕西省大鲵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产业论坛、汉中新兴产业论坛、杨凌农高会、农业科技创新大赛等活动;配合局机关开展高新技术企业申报,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技术合同登记等。截至目前,汉中25家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在国网备案,评价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215家,完成技术合同交易额5.02亿元。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或者经济效益(一)社会效益方面。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围绕全市科创能力、高新区发展、创新平台建设等方面开展调研,形成调研报告3份,明晰短板弱项,探索发展路径。同时,积极参与《创新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方案》《支持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科技金融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政策制定,为全市科技创新战略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助力产业发展和民生改善。统筹中心联合企业制定陕西省地方标准《黑木耳标准综合体》(DB61/T1113-2017)、汉中市地方标准《天麻标准综体》(DB6107/T11-2019)。选育蜜环菌新品种“陕蜜2009”、黑木耳新品种“森盛1号”通过陕西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两年开展科技扶贫培训134场次,培训农民5000余人次。(二)经济效益方面。促成科技成果转化。累计促成长材类系列钢铁材料45#圆钢新品研发项目、优质抗病高产杂交油菜品种“汉油8号”高效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等7个项目落地转化,共计签约资金3275万元,2020年度被评为省级优秀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科技金融成效初现。积极运行绿色循环发展科技投资基金,投资高新技术领域项目3个,投资金额:2977万元。其中投资汉中燕航精工机械有限公司1000万元,促成20%的营收增长;西安交通“单晶金刚石”和“5G键合材料”成果转化项目预计投产后首年可实现年产值5000万以上。参与谋划重大项目。参与谋划2022年市级重大项目6个,总投资超过10亿元,预期经济效益可达15亿元以上。(三)典型案例。围绕当好创新服务金牌“店小二”,今年4月中心搭建“科技鹊桥”交流合作平台,畅通产学研合作通道。平台运行以来,促成3D打印金属、杜仲系列产品开发、大鲵精深加工等产学研合作项目签约。截止目前科技鹊桥交流合作平台现有注册企业40家,注册自然人12人,发布供需信息22条。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一是着眼全面建设区域科创中心战略目标,中心存在高素质科技创新人才缺乏的问题。二是中心科技创新服务能力系统化程度不高、专业化程度不深。(二)改进措施。今年利用高水平人才引进工作引进两名专业人才,促进科技情报研究和秦创原网络平台建设能力提升。同时组织现有专业技术人员参加技术经理人、科技统计分析等专业化培训,培育一支高素质、善服务的科技创新服务人才队伍,促进中心服务创新发展能力不断提升。下一步工作打算中心将着眼汉中高质量发展和全面建设区域科创中心战略定位,全面协同市科技局中心工作,进一步培育壮大高素质科技创新专业人才队伍,不断提升系统化、专业化科技创新服务能力,促进汉中融入秦创原工作纵深开展,抓好我市科技创新“1+1+8”政策体系的宣传和具体贯彻落实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