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汉中市> 汉中市天坑群地质遗迹保护利用中心

汉中市天坑群地质遗迹保护利用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4-24 19:15
单位名称 汉中市天坑群地质遗迹保护利用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实现汉中市天坑群地质遗迹的系统保护和科学利用。业务范围:编制天坑群地质遗迹保护利用规划;编制、申报、组织实施天坑群地质遗迹保护利用项目;开展地质遗迹资源宣传工作。
住所 汉中市汉台区民主街市政府院内市林业局
法定代表人 杨安发
开办资金 2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汉中市林业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49万元 5.13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1年工作开展情况及政治理论与业务知识学习。(一)工作人员积极组织学习相关管理办法、技术规范,地质遗迹保护与利用相关法律法规,为建立天坑地质遗迹公园提供理论支持。我单位深知“打铁还需自身硬”,在开展工作的同时,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是保证工作更快更好更高质量完成的必要条件。我单位每周力求举行一次例会对涉林法律、天坑相关条例法规进行专项学习,通过集中学、干部领学的方式,已学习《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自然保护区条例》《地质遗迹保护管理规定》等林业相关法律法规,确实保证干部队伍专业水平的提升。(二)为进一步加强汉中天坑群宣传和推介,全面做好汉中天坑群的保护性开发,全力推动国家乃至世界地质公园和自然遗产申报工作进程。我单位积极配合汉中市文旅体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与陕西顺通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通过与省地调院、市文旅局、自然资源局、林业局及相关省市县区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加强横向联合、通力协作、定期与不定期连续举行探秘、科考、研学等专项系列活动,同时通过举办特邀嘉宾论坛发言稿、学术观点、地质调研成果和在网络上集中发布摄影作品、文学作品等方式进一步提升“世界最美天坑群”在国内和国际上的影响力、感召力、知名度和美誉度。(三)我单位与陕西理工大学科研人员积极联系,配合陕理工专项课题研究小组进行“秦巴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市校共建”科研专项课题”申请,合作开展汉中市南郑区、宁强县和镇巴县天坑分布区的生态敏感性调查研究,提出保护性开发策略。(四)进知解活动是创新群众工作方式方法的具体探索,是公职人员深入基层,践行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更是贯彻落实“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理念的表现。岁末年初,进知解活动开展之初,我单位积极响应,第一时间安排工作人员参加进知解常态化管理平台使用培训,在后续活动开展中,我单位认真落实“六进六知六解”工作原则,结合工作实际,在对汉中天坑群保护利用开发建设有限公司的走访过程中,认真了解情况,详实记录问题,快速回复办理。首先沟通交流了公司2021年工作开展情况,对于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难处进行详细的询问和记录,然后宣讲了天坑保护利用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最后双方积极商讨了2022年天坑群保护利用工作开展规划和细则,为接下来进一步合作完成天坑保护奠定了坚实基础。用脚步丈量民情,以实干赢得民心不仅是活动的口号,也是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赴留坝江口镇柘梨园村实地走访过程中,工作人员充分发挥“店小二”精神,入户询问住户生活困难情况,将问题解决在一线,并结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购买农户自产农产品,以消费扶贫形式增加住户经济收入,积极推动活动往深里走,往实里做。(五)我单位工作人员在局领导干部的指示下,为进一步完善落实天坑保护工作细则,确保能够以理论联系实际的思路进行后续工作,集体前往宁强县禅家岩镇天坑群园区实地考察,同时与宁强县林业局负责人员面谈交流,了解实际保护情况和商讨2022年工作开展构思和设想。后续由局领导牵头召开会议,听取陕旅集团、镇巴县天坑办对汉中市天坑群镇巴县巴山林景区总体规划及重点区域开发建设控制性详细规划进展情况汇报,沟通交流下一步工作思路。二、工作开展取得社会效益(一)积极宣传天坑群的基础上,中外各地地质学家和探险队来汉进行学术交流和天坑探秘活动,极大的提高了汉中天坑群的知名度,也为未来天坑群地质遗迹公园带来了隐性的旅游效益。(二)我单位与陕西省地调院积极联系对接,建立汉中市天坑群国际研究基地,围绕天坑群研究,构建优质的学术氛围,同时共同编制天坑群地质遗迹保护利用规划,加强了对天坑群地质遗迹的保护,依托汉中市天坑群国际研究基地和我市科级资源等,共同建设“汉中市天坑群国际研究院”,在开展我市天坑群地质遗迹研究的同时,举办论坛和培训等学术活动,提高汉中天坑知名度。(三)结合进知解活动,积极向天坑群范围内的居民住户宣讲政策及地质遗迹保护的利害关系,加大了对天坑群的保护力度,预防了地质遗迹的人为破坏可能。三、存在问题和解决措施我单位2021年任务圆满完成,但也存在隐性问题,一是单位工作人员不足,二是对于地质遗迹的法律法规学习不够深入,三是掌握新政策和运用新政策能力不足。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的整改措施如下:一是积极向上级申请工作人员,充实队伍力量;二是进一步开展政治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从学习党史入手,寻找初心,树立本心,严守真心,熟练掌握中央新政策,深入学习改革新举措;三是以“明责、践诺、结果”学习活动为抓手,明确所内各工作人员职责,以规范的行为准则和工作制度践行承诺,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信念努力推动各项工作任务顺利落实。四、未来工作思路2022年,我中心将继续强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保护至上、保护优先的原则,加强对全市天坑群地质遗迹的保护利用。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继续围绕天坑群地质遗迹的生物多样性、景观资源保护利用现状、周边区域人文资源等方面开展调查监测、研究分析,全面掌握我市天坑群地质遗迹主要特点、重点问题。二是推进汉中天坑群省级地质公园保护地整合优化。待《汉中市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预案》获批后,及时启动我市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及总规编制,谋划汉中天坑群省级地质公园规划编制,推动编制成果尽早落地。三是落实天坑群地质遗迹保护管理。按照属地和职责管理的原则,强化天坑群地质遗迹资源的保护管理。充分发挥各级林(山)长和生态护林员的作用,积极开展天坑群地质遗迹的巡查管护。四是健全完善市天坑中心组织管理机构。抓好中心日常管理,强化专业人员队伍建设,在人、财、物方面给予支持和保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