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陕西省> 陕西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

陕西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4-24 16:14
单位名称 陕西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提高人民环保意识。环境保护宣传教育,环境保护技术培训,环境文化影视资料编写、制作,环境宣传教育网络体系建设的协调。
住所 西安市小东门外伍道什子南街32号
法定代表人 杨松峰
开办资金 664.49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陕西省环境保护厅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57.85万元 473.85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3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按照省厅年度工作任务分工中明确的各项工作任务及宣教重点工作计划,我们紧紧围绕生态环境中心工作,以践行生态文明思想,牢牢把握统一思想、鼓舞干劲、凝心聚力、促进发展的宣传理念,在环境新闻宣传、政务新媒体宣传、环境舆情监控、公众参与等方面开展一系列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现将中心主要工作总结如下:一、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一)传统媒体宣传工作整体推进管好宣传阵地,构建工作合力。在电视、报纸等主流媒体形成了强大的宣传攻势,采写了大批有深度、有质量的新闻稿件。通过策划专版、访谈、深度报道等形式,围绕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污染防治攻坚战、十三五回顾总结等工作进行了重点报道。全年组织新闻联络员专题会议9次,在《中国环境报》刊发新闻报道291篇,组织地方新闻版18期。陕西广播电视台环保类节目合计956条,其中《陕西新闻联播》212条。其余新闻栏目744条。陕西卫视《美丽三秦》栏目共播出制作32期,节目收视率在陕西卫视同类栏目中稳居前列。共制作完成各类环保专题片30余部。制作四集系列电视专题片《回眸“十三五”——展生态画卷谱壮美篇章》在陕西卫视黄金时段播出,取得较好社会反响。联合出品历时两年多拍摄的四集人文生态电视纪录片《汉丹清流》在央视一套综合频道《中华民族》栏目播出。纪录片播出后,受到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二)新媒体宣传工作融合发展2021年,在引导公众参与、加强政民互动、提升传播力等方面做了创新性尝试,增加原创图解、短视频、有声海报和互动抽奖等新媒体产品及活动策划的力度,提高图解、图说和一图读懂等的推送频次。较往年图解数量增加近1倍。增加微信的发布频次,从往年每天一次的推送频率增加到每天两到三次,全天共发布微信内容约12条,总体阅读量不断上升。双微平台发布各类图文信息8000条,日均编辑并推送30-35条信息,总阅读量突破1亿万次,粉丝量共计约115万。生态陕西APP共发布环保新闻案件、环保政策法规、环保工作成效、环保科普知识等各类图文视频信息12543条,共推送消息993次,接收群众报料投稿152次,总阅读量超3762万余次。(三)舆情收集研判工作平稳有序继续坚持对涉陕生态环境舆情每日全天候监测并及时转相关市(区)和厅相关部门核查处置。共制作印发《舆情日报》246期,采集生态环境舆情共计280条,处置回复率为94%;发送预警信息44条,重大预警信息8条,制作舆情专报4期。为做好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期间舆情应对处置工作,印发了《关于全力做好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的通知》,要求严格遵守信息发布审核程序,加强上下联动和左右互动,大力宣传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碳中和行动工作方案实施成效,积极倡导“绿色全运”理念。扎实做好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舆情管理工作,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第一时间监测发现、分析研判、应对处置负面舆情,及时报送处置情况。十四运期间,组织报送新闻宣传和舆情监控相关信息21期次。全力保障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舆论宣传工作自12月4日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陕西开展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以来,中心在领导班子成员只有一人在岗的情况下,还积极配合督察工作,由中心副主任肖颖同志领头,抽调三名工作人员,全程参与我省配合督察保障工作组的舆论宣传工作。每日监测省内外各类涉及生态环境保护和督察的负面信息,制成舆情日报,送协调联络组组长程福波副省长及有关领导,并以省舆论宣传组名义下发舆情涉及的市(区)及省级相关部门,目前已制作16期日报,2期专报。其中5期程省长专门进行了批示。每两日收集省级及各市(区)“一台一报一网”宣传报道边督边改、群众投诉信访件办理情况等有关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的新闻报道,送中央第三督察组。同时在督察组组长、副组长下沉督察调研阶段,全程参与摄影摄像及新闻报道工作。(五)环境宣传活动形式多样通过开展一系列线上线下系列宣传活动,普及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双碳知识,动员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事业,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一是举办2021年六五环境日系列活动启动仪式;二是在地铁二号线开通“生态环境地铁专列”;三是配合生态处完成5.22生物多样性日主题活动。配合生态处进行COP15线上展览的策划、筹备、上线工作,制作我省生物多样性成效宣传片,在COP15大会期间,在部双微及厅双微进行了大联展。四是配合排污许可处举办了2021年“全国低碳日”宣传活动,制作我省低碳工作十年主题宣传片,发布2021全国低碳日陕西倡议书和“低碳生活,绿建未来”宣传海报等。五是组织“走进环境一线,共卫绿水青山”环保设施单位向公众开放活动暨现场观摩主题学习活动;六是为献礼建党100周年,组织举办全省系统新媒体矩阵开展“党在我心中—红色基因引领绿色发展”新媒体视频联动展播活动;七是举办我省生态环境系统首届“绿色青山看陕西生态故事展风采”原创生态文学作品征文活动;八是举办第三届秦岭小卫士选拔活动。九是举办第三届陕西省生态文学大赛。(六)公众参与及志愿服务工作持续深化一是为推进陕西生态环境保护社会行动体系建设,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组织开展了2021年“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系列活动。二是进一步深化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工作。今年,在疫情防控的情况下,不断探索开放工作的路径办法,调研解决开放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梳理开放工作的经验做法,创新驱动、扬长补短,提升开放工作水平,增强活动质量和效果,持续推进开放活动。迄今共组织线上、线下四类设施向公众开放活动502次,参与公众156万人。其中线上活动30次,制作了新媒体产品18个,参与公众150余万人;线下活动472次,参与公众6.3余万人。三是举办环保社会组织能力建设培训。开展黄河流域生态环保社会组织能力建设培训班1次、利益相关方交流座谈会2次、法治保障普法宣传4次。(七)环境教育工作另辟蹊径一是探索联合教育培训模式。今年,中心与安全健康教育网陕西站携手,成立宣讲队伍,开展面向社会公众的“低碳环保,绿建未来”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宣讲培训。二是网络课堂《山水课堂》全面启动。在线下开展宣讲的同时,线上携手凤凰网陕西站开设《山水课堂》栏目,实现了栏目同步播发,资源共享,生态环境宣传教育传播能力和影响力实现了很大提升。先后开展了秋天的树叶、垃圾焚烧与空气污染、低碳双十一等专题宣传。采取了漫画图文的方式,适合年轻人阅读喜好,形式新颖活泼,阅读量大大提升。三是生态环境文化产品推陈出新。修订出版《公众环保知识系列读本-政策法规篇》。经过多次沟通修改完善,目前政策法规篇、基础知识篇两册读本的修订版已经定稿,正待出版印刷。二、工作亮点及主要做法。(一)高质量完成抓点示范项目--陕西生态环境保护成果展工作。为充分宣传“十三五”期间我省在绿色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工作成果,为“十四五”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按照省委、省政府领导批示,经厅党组同意,确定开展陕西省生态环境保护成果展宣传工作,建设陕西省生态环境保护成果展展厅,展览将通过线下、线上方式面向公众长期开放。展厅布展工作从2021年3月份启动,期间召开了28次专题推进会,文字及展厅设计稿经过40多次修改,共征集了2万多张图片资料、300段视频、收集实物展20个。同时厅领导多次莅临指导,也得到各厅局、厅各部门、各地市鼎力支持。目前展馆已建成,处于试运行调试阶段。(二)注重实效,不断创新,各类创新活动影响巨大,好评不断。“献礼一百年 巡礼十三五—行走三秦大地 建设美丽陕西”主题采访活动加大新媒体与网络大V的参与,影响力和覆盖面大大提升;改编制作的环保版歌曲和自导自演的环保MV、微电影等紧贴热点话题,引起热烈反响;结合公众参与等形式开展环境宣传教育活动,使环境宣传的范围更广、力度更大、效果更佳。(三)快捷及时、互动性强的新媒体逐渐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近年来,中心不断加快推动各类媒体融合发展,打造了一批具有一定影响力、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逐步形成了“三报两网两微两栏一端”的全媒体平台。尤其是双微、舆情监控、环保公众监督互动平台等都有了长足的发展,进入了稳定、成熟的时期,也逐渐被公众、领导、环保系统所重视和关注,并且在全国、省级部门的排名也都有不俗的成绩。三、下一步工作打算2022年,我们将围绕省厅中心工作,积极做好生态环境新闻宣传工作,统筹全省生态环境系统新闻宣传矩阵,牢牢把握舆论引导主动权,助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一)持续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核心要义和战略考量,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重大判断、决策部署上来,创新宣传形式,凝聚更多绿色力量,让生态环境宣传工作大格局日渐明朗。(二)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政务新媒体日常动态管理和常态化监管工作,主动担牢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健全机制,细化措施,持续做好政务新媒体安全隐患排查,并严格执行信息安全保密工作规定,密切与公众的沟通联系。(三)认真贯彻落实《涉陕热点敏感舆情应对处置工作机制》等文件规定,加强舆情监测和研判,提高舆情分析研判的能力,准确把脉公众关切热点,把牢舆论主动权。(四)加强社会宣传动员,精心组织六五环境日等节日主题宣传活动,组织和引导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努力提升活动的参与度和影响力。(五)广泛动员公众积极参与,持续推进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工作,拓宽开放领域和范围,提高开放频次,丰富开放方式,提升开放效果。(六)推进志愿服务队伍建设,培育引导民间志愿服务力量。积极搭建社会组织发展平台,推动环保公益事业发展。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