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黄陵县林业工作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保护辖区森林资源,促进林业发展。集体林区森林资源管理;森林资源保护;集体林区护林员管理;林地、林木及其他林权登记、流转等管理。 | |
住所 | 黄陵县北街 | |
法定代表人 | 郭卫卫 | |
开办资金 | 57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黄陵县自然资源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5.4万元 | 64.5万元 | |
网上名称 | 黄陵县林业工作站.公益 | 从业人数 2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我单位主要开展业务活动情况如下:一、2021年开展的业务活动:1.业务工作方面(一)宣教培训工作收效明显。一是积极开展涉林业务宣传。充分利用行业重要活动节日,如2·2世界湿地日、3·3世界野生动植物保护日、3·12植树节、4·11爱鸟周以及科技宣传月等时间节点,开展森防、野保、种苗、科技、古树名木保护等专题宣传,普及相关知识,营造良好氛围。共计悬挂宣传横幅5条,散发宣传册3000余份、挂图500张、便民手提袋200个,推送短信8万余条。二是聘请专家手把手科教惠农。3月18日,聘请杨凌果树专家对上官村樱桃种植示范户进行实地培训,从樱桃树的改型修枝、田间管理、科学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科普了樱桃种植管理技术,提升了广大林农的田间管理水平。三是加强护林员队伍规范化建设。分别在隆坊镇、阿党镇、田庄镇、店头镇举办村级护林员业务培训,累计培训村级护林员162人,并与全体护林员签订聘任合同,夯实了基层的管护责任。(二)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扎实有效。一是加强监测预报,实时掌握病虫害动态。进一步加强松材线虫病、美国白蛾、加拿大一枝黄花等检疫性林业有害生物及其它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控,执行每月监测巡查测报制度,做到早发现早防治。同时,加强网络信息化监测,落实专人负责全国植物检疫信息平台,及时查阅省外、省内调运木材和苗木信息,对调入木材、苗木进行核查和复检,年内共计检查调入检疫证14份。二是强化检疫执法,严防有害生物传播扩散。深入苗圃地、造林绿化工地认真开展种苗检疫检查,开展产地检疫753亩,办理检疫证21份,抽检苗木12530株,从严把控林木种苗使用关口。联合木材执法单位对木材集散地、木材加工厂、装潢门店、建筑工地、车站等重点部位进行执法检查,在春、秋两季集中开展林业有害生物专项调查,共计检查涉木企业31家,普查油松林18908亩、油松苗圃地753亩,未发现松材线虫病和美国白蛾疫情。同时,加大木材、苗木入境管控,完善了210国道黄陵至宜君线临时检查站的设置,购置了办公设备,规范各项规章制度,制作灯箱和公示牌匾,落实专职检疫人员上岗,认真开展入境车辆的检疫检查,严防林业有害生物传入我县。三是开展病虫害防治,保护森林生态资源安全。对巡查中发现的林木枯死情况进行调查诊断,积极制定方案,科学诊治。年内完成了桥山街道办道南村148亩侧柏枯叶病和韩塬村172亩油松林松梢螟虫害的防治工作,并进行了防治成效评估,达到了预期效果。(三)野生动物保护规范有序。积极开展打击各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专项行动,有效遏制乱捕滥猎和非法经营、加工、利用野生动物及其制品行为。对检查发现的黄陵森林公园、刘家川园艺场无证养殖野生动物行为,发放告知书和整改通知,督促其办理《野生动物人工繁育许可证》,并全过程监督落实。坚持野生动物病危受伤快速救助机制,凡日常巡查或群众举报发现的病危、受伤、迷途野生动物,均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开展救助。今年共计救助野生动物6只。结合非洲猪瘟防控工作要求,不断加强野生动物疫病监测防控,建立疫情监测微信群,设立5个固定监测点以及9条防控路线,绘制野猪资源分布图,建立全县本底台账,确保野生动物的种群安全。(四)种苗工作提质增效。经调查摸底,2021年全县育苗总面积1054亩、117.58万株。结合土地“非农化”“非粮化”政策,积极消化滞销苗木,引导群众合理间挖,提高产苗质量,提升出圃率。年内,腾退苗木用地489亩、消化苗木恢复耕地45亩,至年底剩余留床苗面积520亩;使用苗木14.5万株、消减苗木48万株,至年底剩余苗木55.08万株。积极进行探索引种实验,今年4月份,在咨询杨凌农科院专家,经充分论证后,从甘肃南部徽县引进800株红豆杉进行试验栽植,并进行科学管理,定期监测,目前成活率达100%。严格执行种苗质量抽检,在春秋两季造林季节检验林业、绿化工程使用苗木4.5万株,苗木合格率达95%。(五)科技推广工作收效良好。以马山核桃示范园和秦家塬、上官村樱桃示范园为切入点,加大产业培植力度,形成带动周边,辐射全县的良好格局。一是加强科学指导。在春季林业生产黄金季节,进村入园进行技术指导,宣传冻灾预防知识,为后期开花坐果打好基础。二是对标精准培优。外聘专家对上官村示范户进行技术培训,培养一批本土专家,形成以点带面、整体提升的良好格局。三是打造精品示范。今年春季,积极调运樱桃齐早、俄8等新品种对去年受冻灾的秦家塬、上官村30亩新建樱桃示范园进行补植,并扩建新园10亩,由全站干部职工与群众一道栽植,共同建园。(六)林业资源管护工作措施得力。一是积极开展古树名木保护。对全县244株古树名木(2021年补录9株)建立台账,对今年受汛情影响、受损严重的部分古树,采取支架、围护、拉枝、修剪等措施,保护复壮古树19株。二是积极调处林权纠纷。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对投诉上访及时查处。今年调处公益林纠纷2起,调处面积563亩;调处一般林地纠纷2起,面积488亩。三是开展林草生态监测评价。对5处林草监测点进行样地复位、生长量调查等工作。配合局机关做好2021年卫片执法现地勘验工作,完成勘验点140个。四是积极兑现涉林补助资金。兑现国家级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面积21.53万亩,补助资金331.34万元;天然商品林停伐面积2.28万亩,补助资金36.48万元。五是认真开展森林防火巡查。在清明节、五一等重点时段,对210国道及黄店路进行防火值班巡查,共出动巡查车辆15台次,巡查人员60人次。二、带来的社会效益主要为:经过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顺利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在工作过程中以科技为先导,解决林业工程实际问题和服务林农增收为目标。破解干旱和倒春寒困扰的难题,巩固了造林成果提高了造林质量;大力推广新技术、积极推广“深翻扩盘、科学施肥、整形修剪、嫁接改良、防治病虫”五项核桃经营管理技术,提高核桃的单株产量。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㈠、存在问题:1、劳动争议案件数量整体呈快速上升趋势。2、劳动合同签订率还未做到全面覆盖,部分用人单位对签订劳动合同重视不够,加大了农民工依法维权成本压力。3、劳动者的依法维权意识还有待提高,劳动法律方面的宣传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大。㈡、整改措施:1、抓好林业队伍建设,加强对技术人员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业务能力。2、加大执法力度,利用外业大力宣传森林法,野保法等法规法律。3、严格两证一签制度,规范林木种苗市场。四、2022年工作计划:我们在做好森防、种苗、林业科技推广、森林资源保护等工作的基础上,重点抓好3项工作:一是完成黄渠林业分站乡镇林业站标准化建设,迎接省市验收。二是依托松材线虫病精细化监管平台,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增设林业有害生物诱捕器,扩大监测范围。三是继续深入开展“521”科技推广工作,进一步做好红豆杉引种试验,留存详实的实验数据。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荣获2021年度“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