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雁塔区> 西安市雁塔区法律援助中心

西安市雁塔区法律援助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4-24 11:02
单位名称 西安市雁塔区法律援助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贯彻执行法律援助法律、法规和规章。受理审查和批准法律援助申请;组织、指派法律服务人员办理法律援助事项。
住所 西安市雁塔区电子二路32号
法定代表人 闫小刚
开办资金 19.1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雁塔区司法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8.01万元 8.01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认真落实《国务院法律援助条例》、《陕西省法律援助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在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下,在市援助中心大力指导下,以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保障司法公正为工作中心,坚持扶贫济困、服务社会弱势群体为根本宗旨,认真履行工作职责,积极开展法律援助工作。现将本年度法律援助工作总结如下:一、开展法律援助业务情况一是法律援助降槛扩面。完善便民措施,简化法律援助受理审查程序,开展法律援助“真抓实干、马上就办”行动,全面建成一站式服务,推行柜台式服务、预约服务和网上便民服务,实行法律援助审批家庭经济困难证明告知承诺制,继续落实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实行法律援助全市通办,对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军人军属免于经济审查,直接援助。对农民工申请欠薪、工伤法律援助免于经济困难审查,优先指派、优先办理。受理服务承诺制3起。认真做到应援尽援、应援优援,提升法律援助知晓率、首选率、满意率。二是法律援助服务上门。4月下旬,小寨司法所联系区法律援助中心称辖区内有一低保户因家庭纠纷想让法律援助律师提供法律服务,援助中心在了解到情况后,考虑到老人行动不便,决定上门为老人提供法律援助服务,在与援助律师的交流过程中,老人提起家庭矛盾多次哽咽,法律援助律师耐心的劝解老人,以专业的法律角度对老人提出的问题一一进行讲解。法律援助中心给老人送上伞、毛巾和《法律援助条例》等宣传品。临行前,老人激动地说“非常感谢你们。”通过开展法律援助面对面零距离自活动,为弱势群体提供便民贴心的法律服务。全年开展法律援助上门服务3次。三是法律援助便民利民。着力提升便民服务效率,全面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制定了法律援助十项便民措施,进一步优化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网络平台,大力推进法律援助信息化建设。结合市智慧法援管理平台,实现法律援助案件申请、受理、指派、结案、数据追踪等一条龙线上业务办理机制,有效提升法律援助管理服务效能。整合公共法律服务资源,在陕西法律服务网、“西安法援微信公众号”、“法治雁塔”微信微博等互联网平台上明示法律援助申请渠道、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等信息。设立“服务民营企业窗口,对民营企业困难职工申请法律援助,免于经济状况审查,并实行优先办理;每个工作日安排两名值班律师在法律咨询窗口开展现场咨询,实现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受理一体化结合。推动实现群众一个电话问清法律服务所有事,简化了申请法律援助的手续,真正让“数据跑路”代替“群众跑腿”。四是公共法律服务进大厅。2020年雁塔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搬迁至雁塔区政务服务中心。中心占地面积130平方米,划分为办公、服务、等候三个区域,场所布局采取前场后台模式。按照“前台统一受理,后台分流转办”的工作流程,积极打造“资源集聚、管理规范、运行高效”的平台服务方式。在全区八个街办建立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也是今年在营造良好法治营商环境、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创新举措。五是加强刑事法援力度。积极构建与法院、检察院、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等部门的联动工作机制。全面开展刑事案件法律援助工作,实现刑事案件认罪认罚律师值班和律师辩护全覆盖,确保刑事法律援助办案数量稳中有升。加强检察院、法院法律援助工作站规范化建设,积极推进法律援助值班律师工作。截至11月底,安排律师值班367次,办理认罪认罚法律帮助2082次,其中检察院阶段1437次;法院阶段645次。共有985名被告人获得刑事法律援助。案件指派率达到100%。 六是畅通农民工法援“绿色通道”。在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实体平台上专设农民工讨薪绿色通道,农民工可通过该绿色通道,进行讨薪咨询、求法援和问题反映,方便农民工获取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公共法律服务。对农民工的法律援助申请,免予经济困难状况审查,直接援助。组织法律援助工作人员、法律援助律师、法律援助志愿者开展以“法援惠民生·助力农民工”为主题的宣传活动2场次,解答群众咨询100人次,排查各类劳动合同和劳务用工违法违规情况,发放《法律援助条例》、《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等法律法规200份,展出法律援助宣传展板6次,悬挂法律援助宣传横幅2条。全年受理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27件。七是西北政法大学专家组调研雁塔区认罪认罚法律帮助工作。西北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调研刑事案件认罪认罚法律帮助工作,调研组首先实地查看了雁塔区法律援助中心驻检察院工作站办公场所建设,详细询问了工作站运行情况和律师值班情况,随后调研组一行来到雁塔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与法律援助值班律师代表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讨,并仔细查阅了值班律师认罪认罚相关工作台帐。调研组一行对雁塔区法律援助工作站日常运行、工作机制、作用发挥等方面予以充分肯定。八是市法律援助中心调研雁塔区法律援助工作。市法律援助调研组一行实地察看了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前台窗口及后台办公场所建设情况,了解了法律援助、法律咨询、公证、人民调解、“12348”热线5个窗口的设置以及工作开展情况。调研组对区法律援助中心落实同级财政经费是否保障、中省转移经费使用期限、经费使用的社会经济效益如何体现以及告知承诺制等工作开展情况给予高度评价。全年共计支出法律援助案件费律师值班费法律援助宣传费91.873万元。九是区人大常委会调研全区公共法律服务建设工作。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翟蒲娣一行调研全区公共法律服务建设工作。调研组一行先实地查看了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前台窗口服务区、后台办公区、法制宣传墙等区域,了解了法律援助等5个窗口的设置以及工作开展情况。对全区公共法律服务建设工作取得的成效给予充分肯定。十是开展法援案件评查。组织仲裁员、法律援助律师和法律援助工作人员对2019.7-2020.6结案归档的法律援助案卷进行了评查和优秀案例评选。通过评查,从中发现了一批优秀的法律援助案例和案卷。区司法局对陕西兆守律师事务所等8个先进单位和王珍妮等20名先进个人予以表彰。十一是开展法援宣传活动。继续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宣传推动作用,深度挖掘法律援助办案过程中出现的感人事迹和经典案例,利用微信、微博等平台传播,提高法律援助民生政策宣传的广度和深度;提高群众知晓率。共举办法律援助宣传活动6场次,悬挂标语8幅,发放各种法律援助资料12000余份,解答法律咨询1100余人次,法律援助宣传效果显著。二、取得的主要效益“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开展以来,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1539件。(全年目标任务1100件)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40℅。其中民事412件;刑事1123件;行政4件。接待来电来访8006人次;网上咨询124人次。其中“12348”热线接听来电咨询4430件,接待来访咨询3452人次,已答复网上咨询124件。满意度平均达到99%,回复12345便民服务中心法律咨询14件。为受援人挽回经济损失526.7万元。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1.受理民事法律援助案件数较少。2.法律援助结案案件归档不及时。针对这两个问题,后续将进一步加强加大民事法律援助宣传,定期督促法律援助律师及时将已结案的法律援助案卷提交归档。四、下一步工作计划1、在全区开展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和刑事案件认罪认罚工作。2、推进“情暖农民工法律援助”主题活动。3、进一步完善法律援助工作机制。4、强化公共法律服务供给,整合优化公共法律服务资源。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