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绥德县> 绥德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绥德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4-22 16:49
单位名称 绥德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和服务
住所 榆林市绥德县辛店乡龙湾村龙泉路103号
法定代表人 刘喜利
开办资金 90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绥德县卫生健康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37.5万元 591.1万元
网上名称 绥德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6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为民服务扎实实施妇幼健康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妇幼公共服务项目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重要措施之一,是维护妇女儿童健康的民生项目。1、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项目。根据叶酸项目成果显现不直观特点,面向群众采取多方式、多情感的健康宣传,切实提高目标人群服用率与依从率,结合孕产妇保健服务管理统筹推进。强化村级保健人员的专业培训,实现以乡镇、村医为主的多渠道主动跟踪发放,落实流动人口和外出人员发放管理工作,消除发放盲点,做好随访,完善信息登记,实行药品动态管理。2021年,全县育龄妇女增补服叶酸项目累计发放叶酸1862人,发放9424瓶,叶酸服用率98%,依从率88%,目标人群增补叶酸知识知晓率达92%。2、继续加强“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管理。为了切实加强该项目工作管理,一是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卫生宣传日,开展围绕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宣传活动。大力宣传“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发放各种宣传册、画报、宣传单等资料;二是利用孕产妇在医疗保健机构就诊或咨询时,向孕产妇传递同时提供自愿咨询与自愿检测服务。免费为孕产妇提供有关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咨询,传递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知识;三是对可疑病例建议到疾控中心进行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2021年,全县门诊接受艾滋病、梅毒、乙肝咨询2574人,检测孕妇2438人,未发现艾滋病及梅毒感染孕产妇,发现乙肝表面抗原阳性52人。全县1922产妇,仅产时检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产妇26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产妇分娩的38名新生儿在出生后24小时内注射了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3、孕产妇和0-6岁儿童健康管理项目。孕产妇和0-6岁儿童健康管理项目。孕产妇和0—6岁儿童管理项目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内容,是医改的重点,也是妇幼保健的基础工作。2021年为了确保把此项工作做实做到位,我中心统一部署,实行任务分解,落实责任分工,实现妇幼网络、QQ群及婚检中心平台信息共享,从婚检源头开始宣传妇幼健康政策,实施和宣传增补叶酸项目,实现“一条龙服务”。2021年全县辖区内孕产妇新建母子健康手册1792份,县医院产检2114人次,榆林市一院产检2890人次,绥德中医院产检413人次,和谐医院产检743人次。2021年全县辖区内活产数1493人,实际新生儿访视1488人,新生儿访视率99.67%;辖区内0-6岁儿童管理数16760人,实际管理儿童数16009人,儿童健康管理率95.52%;辖区内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数15952人,眼保健和视力检查覆盖率95.18%;辖区内应管理的0--36个月儿童数8265人,接受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0--36个月儿童数7130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率86.27%;孕13周之前实际建册并检查1461人,早孕建册率97.86%,实际产后访视1480人,产后访视率99.13%。4、进一步做好“两筛”工作。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是预防出生缺陷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重要措施和手段。“两筛”负责人员不定期对市一院、县医院、中医院、和谐医院进行督导检查,发现问题现场解决,使这项工作成为了医疗机构妇产科的常规工作。2021年全县助产医院活产数1931人,结案产妇数1919人。产前血清学筛查人数1594人,产前筛查率83%;其中免费产前血清学筛查1176人,唐氏综合征高风险143例,神经管畸形高风险50例,无确诊,随访管理193人。产前超声筛查人数1884人,产前超声筛查率98%;其中免费产前超声筛查2676人次,筛查出开放性脊柱裂1例,其他出生缺陷22例,转诊1例,随访管理23人。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1873人,筛查率97%,确诊3例苯丙酮尿症;新生儿听力障碍筛查1691人,筛查率88%,无确诊;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1772人,筛查率92%,确诊5例先天性心脏病。5、认真开展婚前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认真开展“优生促进工程”是保障家庭幸福和谐的必然需求。免费婚前、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活动是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重要途径。2021年全县结婚登记人数为1472对,婚检人数为1352对,婚检率为92%,检出疾病有2人,暂缓结婚2人。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计划人数2908对,截止目前已完成健康检查人数2822对,检出疾病9人,建议暂缓怀孕9人。通过婚孕前体检,达到及早诊断,及早治疗的目的,使我县出生缺陷率有所下降,有效保障了双方和下一代的健康。6、妇女促进工程项目。妇女健康促进项目是对原宫颈癌、乳腺癌检查项目与原母亲健康工程、“三查”服务进行有机整合形成的新项目。我中心通过加强宣传、放宽年龄限制、完善检查设备(购置价值165万元数字乳腺X射线系统,价值24万元生物刺激反馈仪一台)、与金域检验公司合作等多方式、多渠道、全方位提高妇女健康水平。有效降低农村妇女两癌死亡率,进一步提高全县妇女健康水平和群众健康获得感起到积极促进作用。2021年共完成筛查人数12187人,其中,液基细胞检查报告(TCT)检查12187人,异常853人,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367人,不除外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ASC-H)234人,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110人,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140人,鳞状细胞癌(SCC)2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分型检测(HPV)检测12187人,其中报告异常人数1185人。完成阴道镜检查人数760人,异常及可疑人数375人。完成组织病理学检查人数185人,其中: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瘤变(CINⅠ)72人,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瘤变(CINⅡ-CINⅢ)50人,宫颈浸润癌1人。生殖道感染中,滴虫性阴道炎696人,外阴道假丝酵母菌病163人,细菌性阴道病386人,外生殖器尖锐湿疣0人,粘液脓性宫颈炎427人,宫颈息肉177人,其他253人,子宫肌瘤579人,其它良性病变75人。乳腺癌检查总人数12201例,查出乳腺疾病1468例,通过随访确诊乳腺癌6例。7、避孕药具管理发放。进一步拓宽计划生育避孕药具发放渠道,满足育龄群众对计生药具的需求。2021年,共免费发放价值5.32万元的避孕药具,有效提高了艾滋病、性病等性传播疾病的科学防治水平,使计划生育药具发放紧跟服务型建设的步伐。2021年共召开了两次全县药具知识培训会,加强基层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业务技能,提升服务水平,使乡镇药管人员懂知识有技能会发放,充分做到不断供、不浪费、不乱用。8、托幼托育机构管理。我中心按城区和乡镇分两个班,对全县托幼机构七十多名保健员进行了集中授课培训。在春、秋两季开学前为全县幼儿园教师及保育员进行了健康体检,共计检查1121人,发现梅毒1例、经化验梅毒携带者已有抗体。9、《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工作。《出生医学证明》是人生第一证,我中心即是管理单位又是签发单位,在具体办理过程中,严守《母婴保健法》相关规定,严把手续关,政策关,杜绝出现假证、错证。建立健全各项相关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及要求;管理人员、签发人员签署了责任承诺书,并存档,为规范管理出生医学证明提供了保障。落实空白证件的管理,专人管理,落实“两锁三铁”。2021年,共计发放《出生医学证明》1988份,作废2份,换发14份,补发24份,未发生违规现象。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是党和国家关注贫困地区婴幼儿的民生工程。我中心高度重视,积极宣传,规范营养包发放体系,保障营养包能够到达目标人群。2021年,应领29592盒,实际领取营养包27625盒,发放27625人次,发放率93%。取得的社会效益2021年我中心工作在全体领导干部的努力下,得到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我中心坚持以保健为中心,保障妇女儿童健康为目的,进一步控制了妇女患病率,提高了母婴保健技术服务能力,降低了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降低了我县出生人口缺陷的发生,大力提高了出生人口素质,赢得了全县人民的高度赞誉!三、存在的问题1、妇幼保健项目经费投入不足,办公场所面积狭小,使一些妇幼保健新技术、新项目及部分常规项目不能全面开展,已经无法满足群众的服务需求,同时也影响了全县妇幼保健事业的进一步发展。2、我中心基础设施简陋、设备不足,乡镇卫生院妇幼卫生技术人员短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县妇幼卫生事业的发展。3、单位整合,编制缩减,专业技术岗位严重短缺,专业技术人员结构不合理,导致专业技术人员职称晋升困难重重,业务骨干存在消极情绪,极大影响了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4、业务宣传力度不够,覆盖面不够广泛。四、下一步工作计划1、积极筹划我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引进先进设备,同时加大基层妇幼卫生技术人员培训力度。2、通过多种渠道、媒体及方法,加大妇幼科普知识覆盖面,提高宣传力度,从而传达对妇女儿童的支持与关爱。3、系统、全面的组织开展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技能水平,调动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4、多部门协调,向人事组织部门申请解决编制及专业技术设岗问题。5、大力倡导婚检,继续实施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落实出生缺陷三级预防措施,建立覆盖城乡,涵盖孕前、孕期、新生儿各阶段的出生缺陷防治服务制度,有效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6、加大妇女常见病防治力度,逐步扩大妇女“两癌”检查项目覆盖范围,提高宫颈癌和乳腺癌的早诊早治率。7、加强儿童疾病防治和意外伤害预防。大力推行母乳喂养,开展婴幼儿营养与喂养、生长发育及心理行为指导,扩大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和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覆盖范围。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登记号:43679596761082611C1009有效期2019年8月28号至2022年8月31号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