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绥德县农业机械化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负责农机化科研、教育、宣传、信息以及承担农机安全生产服务、农业机械的安全技术检验、注册、互助保险、核发牌证等工作。 | |
住所 | 榆林市绥德县千狮路14号 | |
法定代表人 | 贺鹏林 | |
开办资金 | 190.3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绥德县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04万元 | 753万元 | |
网上名称 | 绥德县农业机械化服务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62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具体业务完成情况:(一)、现代特色农业机械化生产、合作社装备提升、农机化工程项目完成情况。1、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2021年我县承担农业生产托管项目,服务10个乡镇27个村,小农户392户,作业服务面积2万亩,承担托管任务的5个服务型合作社田间作业总量约提高20%,增加收入10%;农户增收约20%,农户亩增益约25%。2、绥德县合作社装备提升项目。2021年下达我县合作社装备提升项目2个,最终确定申报扶持绥德县金良农牧业专业合作社和绥德县国光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绥德县金良农牧业专业合作社装备项目共计使用资金29.4万元(市级财政资金10万元,中省县补贴资金7.095万元,自筹资金12.305元)。绥德县国光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装备提升项目共计使用资金21.49万元(市级财政资金10万元,中省县补贴资金3.998万元,自筹资金7.492万元)。项目资金主要用于购置农机具,同时中、省、县累加补贴不能超过购机价格的70%3、农机深松整地项目。2021年绥德县任务目标是深松面积3万亩,现完成深松面积0.92万亩,项目共动用深松机械24台,农机深松整地作业主要在名州镇、艽园、四十铺镇、崔家湾镇、满堂川镇、中角镇、吉镇镇、张家砭镇、田庄镇等镇开展,根据全区土壤状况、种植要求、经济水平、经营规模,选择单一深松作业模式。(二)、农机购置补贴项目。2021年下达我县购置补贴中央资金240万元,上年结余0.183万元,超录资金106.308万元,2021年县级配套资金22万元,2020年结余县级配套资金8.1732万元,共计可使用资金270.3562。2021年超录机具受益户602户,完成购置补贴机具692台(套),超录资金全部兑付完成。(三)、农机化科研、教育、宣传、信息等工作完成情况。1、新机具研发。2021年下达我县新机具研发项目,该项目共使用资金33.5万元(市级财政资金20万元,自筹资金13.5万元),资金主要用于研究改进适宜丘陵山区农机具“山川耕地机”。2、信息宣传及安全教育。深入乡村宣传农机购置补贴机具与相关产品,组织群众现场观摩耕作机具操作演示,发放指导教材6800余份,并使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多种形式进行展示和指导。同时充分利用安全生产宣传月,采取各种形式进行农机安全宣传教育,并且还制作了印有宣传知识的水杯、脸盆、笔记本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品进行发放。截止目前,开展安全宣传13场次,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受益群众10000人次。(四)、农机工业新产品示范、推广、普及、技术改造工作完成情况。2021年通过优势(特色)产业红薯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红薯栽植面积以全部实现机械化,使用机械化整地、播种(覆膜起垄、开沟、插秧)、高效植保、杀秧、收获等技术示范推广,积极推进红薯生产全程机械化,有利于充分发挥农业机械集成技术、节本增效、推动规模经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五)、农机安全生产服务、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农业机械的技术检验、注册、互助保险、牌照核发及农机驾驶操作人员考试等工作完成情况。2021年全年未发生农机责任事故,签订安全责任书46份,全年登记注册拖拉机15台,联合收割机1台,检验合格农机30台,办理互助保险42份。2021年举办拖拉机驾驶员培训1期,共核发农机驾驶证30个。(六)、农机违章行为查处,事故处理前期服务性工作。今年我中心配合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开展农机隐患排查5次,出动工作人员30人次,排查拖拉机518台,排查隐患1个,整改1个,隐患排查率100%。(七)、农机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完成情况。2021年下达绥德县农机化推广体系建设项目,省级补助资金5万元整。资金主要用于农机手机械作业培训考核、宜机化改造、农机政策安全宣传培训、生产观摩现场会、农机监理装备及应急事故演练及相关工作设备更新升级等。项目现已按时完成。(八)、农机化信息收集、分析、处理、发布等工作完成情况。2021年农机化信息工作已按时完成收集、分析、上报等工作。同时我中心于2021年3月正式开通微信公众号,主要用于农机安全宣传教育,农机信息发布等,现已发布信息23条。(九)、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农机使用及驾驶操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完成情况。1、2021年11月我中心开展了两期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分别为新型经营主体种植专业和种养加技能提升班,共培训151人,认定150人。2、2021年我中心共开展了2次拖拉机培训考试,内容有道路交通安全、农机安全法律法规和机械常识、操作规程等理论知识和场地驾驶及道路驾驶技能等科目。考试启用了红外线感应设备,共有67名拖拉机驾驶培训学员参加了考试。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1、社会效益。由于农业机械的替代作用,不仅可以大大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解放劳动生产力,而且可以节省大量劳动用工,可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2、经济效益。通过现代特色农业机械化生产,示范推广新技术、新机具,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作业质量和产业效益,加快各产业的快速发展,从而促使农民增收,逐步走向致富路。三、存在的问题。农机培训任务重,经费不宽裕。一是农业工作是一个季节性和有峰值的工作,忙时大量的工作便摊在一起,对于培训工作我们既有经费的问题,也有设备条件的限制。二是由于工作经费的不足,有些工作难以正常及时地开展,所以有些好的农机具、好的项目不能得到及时地向广大农民推广,这就慢慢地削弱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这种情况也影响了农机工作的开展。改进措施。1、抓住机遇推进农机装备提升,加快农机装备更新换代和结构优化,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供高效优质的农机化服务技术支撑。2、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大农机适用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工作,引进推广特色农业机械化技术。3、加强农机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农机服务产业化。以市场为导向,用政策引导、项目带动、资金支持等措施,支持农机大户和农机服务组织发展,增强服务功能。4、抓好农机化宣传和信息传递工作。利用各种媒体宣传农机化法律法规政策,宣传农机化新经验、新技术、新机具为农机化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五、下一步工作打算。1、着力提升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为粮食稳产高产提供支持。紧紧围绕机械化耕种技术,加大农机化技术推广普及力度。2、加快服务组织发展。大力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通过服务组织发展,实现农机化的合理布局、市场组织化程度的提高和农机经营效益的提升,最终促进农机化的又好又快发展。3、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农机监理工作,继续巩固国家级“平安农机”示范县创建成果,同时抓好农机监理业务的整顿和规范,加大农机安全监管力度,认真落实好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开展好农机专项整治、监理规范化建设,确保农机安全监理步入良性发展轨道。4、抓自身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农机人员的整体素质。根据农机化事业持续发展的需求,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能,全面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5、认真抓好农机规范化培训。继续加大农机培训力度,创新培训方式,强化培训措施,为我县培育更多的实用人才。2022年计划培训农机操作人员30人,高素质农民150人。6、认真搞好农机购置补贴工作。严格按照相关流程和制度做好农机购置补贴任务,进一步规范审验程序,加大监管力度,加快农机购置补贴工作进程,力争超额完成农机购置补贴任务。7、社会化服务建设项目。2022年计划完成“宜机化”改造300亩,完成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面积3万亩左右,打造三个千亩新型农业主体发展基础好,主导产业明确的全托示范点。同时,为进一步推进我县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促进农业耕、种、收、防的规模化、机械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计划发展2家社会化服务承接主体,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8、认真完成县委、县政府和县农业农村局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2022年1月被榆林市农业机械服务中心评为《2021年度农机化工作先进单位》。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