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安康市中心医院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护理保健服务。医疗与护理<预防保健科/内科/外科/妇产科/妇女保健科/儿科/小儿外科/儿童保健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皮肤科/医疗美容科/精神科/传染科/肿瘤科/急诊医学科/康复医学科/职业病科/麻醉科/疼痛科/重症医学科/医学检验科/病理科/医学影像科/中医科/中西医结合科/输血科/营养科/健康体检/腔镜治疗/血液透析/高压氧治疗/肿瘤内科化疗/冠心病、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及永久起搏器植入/深静脉营养/合理用药咨询>等医学教学医学研究卫生医疗人员培训卫生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保健与健康教育 | |
住所 | 安康市金州南路85号 | |
法定代表人 | 杜清华 | |
开办资金 | 5040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差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安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0253.42万元 | 64528.61万元 | |
网上名称 | 安康市中心医院.公益 | 从业人数 269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度,我单位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各项指标完成情况。2021年完成门诊诊疗人数108.28万人次,体检43050人次,出院患者人数5.10万人次,手术工作量3.09万余台次,药占比28.53%,抗菌药物使用强度38.74DDDs;总收入11.34亿元(含医废中心),同比增长9.35%,其中医疗收入10.08亿元,同比增长6.34%。(二)工作任务完成情况。1.精准管控,疫情防控常态有序。一是落实落细常态化疫情防控任务。全年医院召开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会议17次,迎接省市疫情督导检查5次,开展应急演练4次,选派6名工作人员分赴咸阳机场、石家庄市支援疫情防控工作,调派109名医护人员驰援西安全员核酸和医疗救治,抽调3名控感专员帮扶指导区、县疫情防控。二是严格落实发热门诊及病区管理责任。优化发热门诊流程,强化预检分诊,推行分段预约诊疗,确保各项疫情防控措施落实到位。三是继续做好核酸检测工作。紧急采购2个核酸采样舱。2.聚焦重点,质量安全稳中有进。一是狠抓医疗质量管理,制定临床医技科室安全考核标准,建立业务院长分片包抓管理机制,在全院范围内开展医疗隐患排查整改工作。持续规范病历书写,严格开展质控督查。二是推进依法执业管理,出台《医院依法执业自查工作方案》及患者诊疗信息管理“七不准”,认真开展专项整治活动,按时完成医师电子注册和电子证照申报工作。三是加强手术与疑难危重会诊管理,修订手术分级管理目录。四是调整医院感染管理三级组织,完善制度建设和流程设计,开展感控质量督导200余次,组织区域管理及环节感控、应急预案推演10次。五是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全院药占比、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有效降低;六是医保政策宣讲培训走进科室,常态化开展“四合理”检查、药品处方点评等工作,不断规范医保患者计费、药品、耗材管理。3.激发活力,优质护理不断提升。一是深化优质护理服务,成功举办首届“护理健康教育微视频竞赛”活动,创新开展“磁性护理”“蜂巢式管理”等护理管理模式,全年评选优质护理服务标兵175人次。二是狠抓患者身份核查、安全用药、临床用血、围手术管理等关键环节护理质量,制定修订各类手术护理管理制度,开展重点不良事件专项质量改进活动,继续推进省护理质控中心“动脉采血护理质量改善专项行动项目”。三是成立急诊急救、营养支持和防跌倒三个专科护理小组,调整急诊急救、糖尿病等5个专科小组成员,10个专科护理小组开展58场次专项护理活动,专科护理水平不断提升。四是加大护理人才培养力度,全年共开展院内培训22次,选送42名护理人员外出进修,124名护理骨干外出参加短期学习。五是加强护理科研教学工作,成立护理科研小组,开展评选“十佳创新项目”。4.融合优化,医教科研步伐稳健。一是启动药物临床试验机构(GCP)项目,25人通过网络培训并取得GCP证书。二是加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学员督导管理工作,扩大技能中心建设,建立腔镜培训室,CCMTV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系统运行顺畅。三是接纳高校实习生136人到岗实习,接收基层进修医师149人,完成基层卫生人才能力培训40人、骨干乡村医生培训11人。四是完成申报2021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奖5项、第十二届宋庆龄儿科医学奖项目1项、陕西省社会发展领域技术需求2项,安康市科技计划立项8项,19项省、市级科研项目及富硒专项研发项目顺利结题,荣获2021年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第十五届安康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特等奖”1篇,一等奖5篇,二等奖7篇,三等奖9篇,获得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2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51篇,其中SCI收录10篇。5.紧盯目标,学科建设精准发力。一是完成“十四五”学科建设发展规划编制,成功争取陕南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落地。二是继续推进“三大中心”建设,制定和完善创伤中心、卒中中心建设管理方案,胸痛中心顺利通过国家胸痛中心总部组织飞行检查,全市卒中急救地图2.0版顺利发布,创伤中心通过省级验收。三是“IS015189”实验室制度体系初步形成,认证工作全面实施。四是开设眩晕门诊,整合烧伤整形外科与手足显微外科,搭建学科发展平台。五是组织申报生殖医学中心建设项目,积极推进产前诊断中心建设,实现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产前无创DNA检测统一管理。六是制定心血管医院、消化病医院建设方案,组建安康市中心医院脑科医院,积极申报安康市脑科医院。七是一批特色前沿技术得以开展。心内二病区完成全国首例运用氧化膜单铆室间隔缺损封堵器进行室间隔缺损封堵手术,成功实施全市首例不开刀置换主动脉瓣手术,消化内科经内镜幽门括约肌切开治疗胃轻瘫及新生儿先天性幽门肥厚患者,普外二病区开展全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6.根植沃土,引才育才协同推进。一是出台《安康市中心医院人才引进及培养管理实施办法》,召开高层次人才座谈会,建立院领导联系高层次人才制度,为医院人才队伍建设打造良好发展平台。二是主动对接市委编办、市人社局等部门,修订完善医院“九定”方案,夯实人才发展政策基础。三是启动人才培养选拔“311”工程,完成第一届“学科领军人才、骨干人才、启明星人才”选拔工作,全年评选三类人才109名。四是扩宽引才渠道,全年引进34名高层次人才,柔性引进西安交大第二附属医院知名专家1名,招聘49名医疗卫生人才,招募36名导诊见习生。五是不断加大现有人才培养,全年分期选派70中层干部赴常州市人民医院交流学习,派出68名学科带头人到北上广深等地三甲医院跟班学习,优选138名业务骨干人员到省级医院进修学习。7.加快工期,重点项目取得突破。一是南院区综合能力提升工程“新建门急诊综合楼项目”按期完成基础开挖,主楼地下两层至地上八层完成施工。二是“市传染病院改扩建项目”完成全部拆除及基础开挖,提前开展结构施工。三是北院区血液透析中心室内装饰装修项目按期完成施工图纸设计、装修消防图纸联合审查、预算编制及投资评审工作,加快进场施工。四是南院区过渡门诊顺利搬迁,急诊采血窗口、门诊电梯、大会议室改造等各项配套服务设施按期落地。8.创新模式,加强上下沟通联动。一是实施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增量,与安康市高新医院签订安康市中心医院高新分院合作协议。二是高效推进专科联盟及医联体建设,与上海冬雷脑科医院合作建立联盟单位,与汉滨区第一医院签订医联体合作协议,与旬阳市中医院签约成为“党建+专科联盟”,继续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三是创新医防融合体建设,与旬阳市疾控中心签约建立医防融合体,推行医防融合健康积分制管理,被纳入国家慢病示范区复审创新引领案例,被陕西省卫健委确定为省级基层慢病医防融合县区。四是夯实对口支援工作,帮扶三家县级医院。五是开设社区名医门诊工作室,帮扶果园、老城社区。9.多措并举,综合管理再上台阶。一是顺利召开第五届第八次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医院新绩效改革方案。二是持续开展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依托微信小程序开展网上预约挂号、缴费、查询、病案预约复印及邮递服务,实行医保一站式结算。三是务实推进院内考核改革。深化质量数据定期分析研判机制,引入武汉雕龙数据质控机构等对医院病案首页、DRGS等数据调研指导,推动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成绩持续向好。四是组织开展“经济管理年”活动,进一步强化内控管理。五是上线HIS和EMR新系统,开通手麻管理系统,推进三级等保建设,护理管理系统继续深入推广。六是出台《医学装备管理办法》,完成在供医用耗材贯标,持续巩固药品耗材两票制成果。10.惠民担当,社会责任不断彰显。一是高质高效完成省委巡视组、高考、十四运等重要活动医疗保障任务共35场次;完成陕南三市2021年度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任务共计2092人次;开展全国十四运急救技能系列培训活动10场次。二是积极组织专家进村入户,完成岚皋县、宁陕县5000余名残疾人的医学残疾评定工作。三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选调两名高素质年轻干部驻村工作,认真开展脱贫攻坚“三排查三清零”问题整改。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21年医院完成门诊诊疗人数108.28万人次,体检43050人次,出院患者人数5.10万人次,手术工作量3.09万余台次,药占比28.53%(不含4+7药品),抗菌药物使用强度38.74DDDs;卫生材料收入占总收入15.31%,同比下降2.48%;门诊次均费用302.6元,同比下降15.97%。总收入11.34亿元(含医废中心),同比增长9.35%,其中医疗收入10.08亿元,同比增长6.34%。医院与安康市高新医院签订合作协议;与上海冬雷脑科医院合作建立联盟单位;与汉滨区第一医院签订医联体合作协议;与旬阳市中医院签约成为“党建+专科联盟”;帮扶了三家县级医院,开设了社区名医门诊工作室。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一是医院环境秩序改善进展较慢;二是医院服务效率还需提高。(二)改进措施:一是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工程,通过改建、扩建,改善就医环境;二是加快医院信息化建设,加强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培训,提升整体工作效率。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医院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二)深化三医联动改革,构建公卫防控机制,提高科学管理能力,坚持高质量发展;(三)以坚如磐石的信心、踔厉奋发的劲头、笃行不怠的毅力,全力推进陕南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落地落实。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登记号:43613517661090211A1001有效期:2016年5月18日—2031年5月18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2021年6月被市卫健委表彰为“市妇幼健康技能竞赛优胜团体金奖”;2021年6月被市卫健委表彰为“市妇幼健康技能竞赛优秀组织奖”;2021年5月被省卫健委表彰为“省抗疫工作护理先进集体”;2021年5月被省卫健委表彰为“省优质护理服务先进集体”;2021年3月被团市委表彰为“共青团工作优秀奖”;2021年5月被团市委表彰为“五四红旗团委”;2021年1月被团省委表彰为“省青年文明号”。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