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镇安县农业农村环境保护与能源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推广农村能源新技术与农业环境保护。组织农村能源项目实施,开展农村能源技术培训,组织开展农业面源污染调查、检测、监管和处置。 | |
住所 | 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永乐街道办后街82号 | |
法定代表人 | 刘俊 | |
开办资金 | 2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镇安县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4.65万元 | 40.34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度,我单位在镇安县农业农村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执行本单位章程及规章制度情况。严格按照《章程》规定,建立了相关的会议制度、议事决策规则,召开决策会议7次,进一步完善了单位各项管理制度,健全管理机制,规范单位正常运行,并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开展业务活动,无违法、违纪情况发生。二、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了以下几项业务活动。(一)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监测工作扎实推进。根据省市反馈的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点位,开展农产品和土壤样品采集、制备、流转及报送工作。2021年省市分配我县国控点1个、省控点6个,市自布点5个,按照省市交给的地理坐标及时找到监测地块并于农户对接,于8月—10月完成12个点位的土壤样品和作物样品采样,11月完成了土壤样品和农作物样品制作,于11月11日将12个点位的土壤-农产品协同样品送交市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中心。(二)扎实开展秸秆资源情况调查工作。根据《商洛市2021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方案》的要求,我中心干部分东中西三片,入户抽样调查120户,结合统计公报数据,摸清了全县农作物秸秆底数,科学测算秸秆采集量和利用量,并做好秸秆资源台账数据填报、审核和上报工作,为提高农作物秸秆的“五化”利用奠定坚实基础。(三)农用地土壤环境保护力度逐年提升。一是推行配方施肥。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测土配方施肥卡的形式,根据作物对养分的需求搞好氮磷钾肥合理搭配,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提高到80%以上,化肥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二是科学使用农药。加强高效低毒新型农药推广,搞好统防统治,同时扩大光诱、性诱、色诱等物理防治措施和生物防治措施的运用,减少农药施用总量,提效防治效果。(四)完成对养殖小区沼气工程的日常监管的工作。强化对养殖小区的日常管理,八月份安排了对各村安全用气进行了大排查,并广泛宣传,通过印发宣传单、张贴宣传标语等形式向群众广泛宣传,积极宣传沼气工程项目安全知识。同时要求中心包片干部和各镇农牧站的干部认真负责地对各辖区内的沼气户进行一次彻底大检查,通过开展检查活动,深入查找安全薄弱环节,确实解决突出问题,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五)全面推进农膜污染防治工作。根据省市要求,为切实做好全市农膜污染防治工作,着力解决农田“白色污染”,提高农膜回收利用水平,实现农业绿色发展。我中心积极开展农田残膜检测,在市级技术指导组的指导下,完成了3个监测点任务,并完善农膜回收利用台账数据填报,确保农膜污染防治工作顺利进行。三、取得的主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年来,在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1、社会效益:2021年我单位先后结对帮扶大坪镇龙湾村和小河子村,结合帮扶村工作实际,我单位深入帮扶村开展调研,与帮扶村“两委会”共同研究,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发展规划或年度计划和实施方案,促进帮扶村经济社会发展。针对龙湾村遭受强降雨影响造成重大灾害实际,积极发动企业及爱心人士捐款、捐物,共募集到现金74000元、物品折价11860元。另因小河子村三组产业基地道路受损严重,造成群众生产生活极为不便,我中心积极扶持基础设施建设,补助3万元用于2021年三组水毁产业路修复工作,为村集体经济规范发展助力加油。2、经济效益:2021年已完成全县耕地安全利用数量3956亩,占任务数比例95%。重度污染耕地退耕还林还草面积巩固数量143.1亩,种植结构调整面积数量13亩。四、目前存在的问题。一是防控机制有待健全。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土壤污染治理“土十条”要求,建立健全我县土壤污染防治责任考核体系,加强督促检查、考核评估,对工作不力的单位或镇办进行问责,通过落实各方责任,形成政府领导、各单位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土壤污染防控工作格局。二是工作经费不足。农业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涉及面广,工作内容多,工作质量要求高,中、省、市各级政府对环境污染方面的工作都高度重视,需要投入的人力与精力都比较大,但是目前相关工作经费不足,不能保证基本的工作需求。三是专业人员缺乏。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专业性强,对相关技术要求高,县一级农村环境保护机构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对工作进行具体指导,造成有些工作进展缓慢。整改措施。一是多与上级单位沟通解决相关资金问题。二是提升专业素养,多研究土壤污染防治方面的知识,多向专家请教。六、下一步工作计划。2022年我中心将紧紧围绕全县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成果,加快推进受污染耕地的安全利用,从源头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从以下四个方面推进受污染耕地治理工作。1、强化防治宣传培训。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加大相关土壤污染防治法律法规的宣传培训力度,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树立和践行“两山”理论,提升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耕地安全利用技术水平,打赢净土保卫战。2、强化防治技术支撑。加强与县市业务单位联系,争取技术支持和技术培训,指导基层技术人员和农民掌握技术要领。聚焦重点区域、重点作物、重点问题,加强技术攻关,不断优化现有技术和模式,努力形成污染减量、成本低、易操作、无二次污染、可持续的治理技术体系。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