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略阳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略阳县妇幼保健院)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以提高全县妇女、儿童健康素质,降低孕产妇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减少疾病的发病率为目的。开展预防保健,内、外、妇、产、儿、中医、婚前检查、健康教育、咨询、B超、X光、检验、住院治疗等业务。 | |
住所 | 陕西省汉中市略阳县兴州街道办中学路原县医院住院部前楼 | |
法定代表人 | 胡德华 | |
开办资金 | 30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略阳县卫生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29.4万元 | 332.08万元 | |
网上名称 | 略阳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4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核准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2021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围绕重点,不断推进妇幼工作。1.全力保障母婴安全工作。全面开展妊娠五色分级风险筛查评估及分级管理,精准识别、细化高危孕产妇管理个案,严格实行跟踪动态监测管理,利用微信群健康讲座及儿童健康体检等方式全面开展预防5岁以下儿童意外伤害宣传培训工作,孕产妇死亡率、婴幼儿死亡率有效控制,掌握出生情况,避免信息数据漏报;落实母子健康手册全覆盖,全年共新增孕妇882人,建立母子保健手册882本,手册使用率达100%。2.促进儿童健康全面发展。加强儿童新生儿保健和高危儿管理,不断提高儿童生长发育监测、口腔保健、视力眼保健等服务质量。继续做好做实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确保实现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覆盖率达97.93%以上的工作目标,检查阳性率达到2.48%以上,并及时做好转诊治疗及随访工作。3.全面落实“两纲”工作指标。继续开展2021-2030年妇女儿童《两规》评估工作,认真对照“两规”确定的任务目标,加大工作力度,强化目标管理。4.继续实施好妇幼公卫项目。以2020年各项目任务目标为基准,通过县、镇、村三级医疗妇幼保健机构紧密配合,全面完成了上级下达的“两癌”检查、避孕药具、免费婚前、孕前、增补叶酸、产筛、新筛、三病、儿童营养改善、儿童、孕产妇健康管理等妇幼项目工作。5.全面推行婚前医学检查。全县全年结婚登记1620对,接受免费婚前医学检查1344对,婚前检查率较上年同期增长7.04%,对于检出疾病人员均给与相应指导,有效控制了传染病及遗传疾病的发生。6.落实例会督导检查制度。按月召开妇幼工作例会,强化妇幼业务指导和培训,通过妇幼工作例会进行知识强化、测试考核、经验交流探讨等方式,提升妇幼业务人员服务能力。7.加大宣传科普工作。一是充分发挥母亲健康快车作用,先后开展宣传和义诊、咨询活动,同时结合制作宣传单、小册子等宣传品,全年累计发放各种宣传资料4.3万余份(个),展出宣传展版60余面,受益3.1万余人次,全县宣传覆盖面达98.5%以上;二是利用县融媒中心、公众号等方式,积极宣传婚检、孕前、孕期、产后、儿童保健等妇女保健知识,增加了群众对妇幼保健知识的了解。(二)强化监督管理,保障办证入托规范化。1.强化托幼(育)机构卫生保健监督。严格执行《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加强托(育)幼机构卫生保健管理工作,对幼儿园工作人员和卫生保教人员进行儿童保健知识及流行病学知识培训;多部门联合的督导检查,对提出问题督促限期整改;指定中心业务骨干,担任城区5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副园长和卫生保健指导员,保证了卫生保健工作规范化;简化新入托体检流程、并将儿童园内健康体检转变为家长带孩子进科室体检,家长现场了解儿童健康状况以及生长发育情况,及时矫正缺点或治疗疾病,并将儿童健康体检情况录入体检妇幼臻鼎系统,保证了信息管理的时效性。全年对1929名新入托儿童进行了入园体检,对2103名在园儿童进行了健康体检,发现缺点对象1008人;评估新设立托幼机构8家,培训卫生保健员59名。2.加强出生医学证明管理。严格落实《陕西省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办法》,规范对出生医学证明申领、发放、使用、存放和管理等各个环节要求,专人管理、双人双锁、证章分开、两锁三铁等各项规定,严格机构外出生审核签发出生医学证明,开展多部门联合入户核实,有效保障证件签发的真实性。全年共签发全年共领取空白证1000份,共使用663份(其中:首次签发643份、补发8份、换发10份、作废2份,费证率为0.3%)。(三)强化内部管理,提升基础设施条件。1.加快HPV基地构建项目实施。与重庆医科大学、超声医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深度合作的HPV基地构建项目于9月16日全面启动,借助重庆医科大学、超声医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专业团队优势,全面开展宫颈癌的预防、筛查、诊疗等技术服务,打造宫颈癌预防、诊疗、科研为一体的宫颈癌诊疗服务中心,目前,HPV初筛2615人,发现HPV阳性506人(其中高危型419人、低危型87人)感染率19.3%,确诊宫颈癌IA期2人、2b期1人,接受治疗率36%,随访率53.4%。2.加大投入,提升基础设施条件。近年来,先后通过市、县卫健部门落实项目建设资金80万元,在单位经费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又自筹资金80万元,新建PCR实验室、成人智慧化预防接种门诊,购置了彩超、聚焦超声等大型医疗设备,进一步拓展服务领域奠定了扎实基础。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一)重要工作指标完成情况全年孕产妇早孕检查率为97.54%,产前检查覆盖率为100%,产后访视率为97.74%,高危孕产妇管理率为100%,住院分娩率为100%,孕产妇死亡率0;7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为97%,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96.8%,母乳喂养率为89.43%,纯母乳喂养率为77.5%,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6.16‰,婴儿死亡率3.08‰,新生儿死亡率1.03‰。(二)公共卫生项目完成情况1.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项目。全年共有产妇962人,孕产妇健康管理962人,健康管理率100%,高危孕产妇管理351人,管理率100%。2.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项目。全年共有活产974人,0-6岁儿童总数10116人,实际接受健康管理9822人,健康管理率97.09%。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服务9822人,视力检查覆盖率97.93%。3.0-36月龄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项目。全年0-36个月龄儿童服务人次5228人,服务率96.7%。4.药具免费服务管理情况。全年共计放环232例、取环69例、皮埋11例。发放避孕套25件5000只;口服短效避孕药275盒,避孕膜65盒,壬苯醇醚凝胶75盒,栓50盒,宫内节育器80套。5.妇女健康促进项目。宫颈癌检查方面,全年共完成妇科检查2504人,完成率100%,目前低级别病变28人,高级别病变15人,确诊1人;乳腺癌检查方面,共完成乳腺触诊和乳腺彩超检查2504人,完成率100%,其他进一步检查正在进行中。6.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全年叶酸新增服用1071人,服用率99.44%;叶酸依从973人,依从率90.84%。发现出生缺陷1例(其中神经管缺陷0例),出生缺陷率为1.02‰。7.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工作。全年产前筛查916人,其中:唐氏高风险77人,转诊77人,确诊2人;神经管畸形高风险3人,转诊3人,确诊0人。共有973名新生儿进行了代谢性疾病的筛查,筛查率为99.89%;复采G6PD(蚕豆病)1例,确诊1例;TSH(促甲状腺激素)复采18例复查正常,无确诊患儿;苯丙酮尿症复筛4人,无确诊患儿;新生儿听力筛查973人,筛查率为99.89%;新生儿心脏病筛查940例,筛查率96.5%,确诊3例,随访率100%;贫困地区新生儿筛查任务580人,筛查580人,完成率为100%。8.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工作。全年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1802人,完成率100%,健康教育3604人次。9.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全年共发放14087盒覆盖受益儿童1787人,覆盖率98.94%。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专业技术人员短缺,技术力量薄弱。一是中心专业技术人员少,因编制问题无法引进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人员结构不合理,业务量逐年增加,导致多项保健工作无法开展。二是镇、村级妇幼队伍不稳定,部分卫生院妇幼工作人员更换过于频繁,导致镇、村级网络薄弱,服务能力不强。2.服务人群不稳定,项目推进艰难。人员流动性较大,服务对象管理难度大,外出务工人员的逐年增加,加大基础数据的收集难度,导致孕产妇管理等公卫项目推进艰难,孕产妇死亡率和新生儿死亡率反弹风险加大,个别项目服务仅能保证任务指标完成,在项目规范化要求上有一定差距。3.医疗设备陈旧,服务功能局限。一是办公场所面积不足,使一些妇幼保健新技术、新项目及部分常规项目不能全面开展,已经无法满足就医群众的服务需求;二是辅助检查设备陈旧。整合3年以来,虽然多方筹措资金购置了部分基本设备,但多数设备已严重超期服役,功能衰减、分辨率低、耗材量大,无法满足辅助诊疗工作要求和群众保健与医疗需求,严重制约了全县妇幼保健事业的发展。(二)改进措施:1.因专业技术人员薄弱,结合西北妇幼、苏陕协作专家的对口帮扶,加强妇幼保健人员的业务培训力度,强化业务培训,提高技术水平,强化责任心意识,提升服务能力。同时也希望认识部门给予专业人员调配。2.加强与各医疗机构、各镇卫生院相互沟通,协作配合,确保基础数据的收集准确,做好属地化管理。3.请求上级部门给予医疗设备配置及相关资金的支持,更新部分医疗设备,以适应业务发展要求。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拓宽服务领域,保证各项工作运行。继续拓宽筹资渠道,配备妇女保健、儿童保健相关设施设备,增设中医、妇科保健等方面的业务。(二)强化机构职能,抓好妇幼保健管理。持续抓好妇女婚前、孕前健康检查工作,将被动服务变主动服务,做好孕产妇健康管理,重点对高危对象进行专案和孕产期跟踪管理,全方位保障母婴安全。(三)加强内部管理,改善服务质量。严格执行考勤管理、业务学习等制度,结合工作实际,建立绩效考核激励机制,提高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四)加强人才引进,优化技术人才结构。力争专业技术人才引进,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提升服务能力,优化服务流程,确保各项妇幼保健服务规范实施。(五)加强服务管理,保障医疗质量安全。继续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强化医疗服务行为,杜绝事故纠纷,确保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稳步提升。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登记号43607731661072711G3001)自2021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有效。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