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培养高等专科学历财经人才,促进经济发展。会计电算化、财务会计、财政学、计算机应用技术、市场营销、保险、电子商务、财政税务、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财务管理、物业管理、物流管理、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审计实务学科高等专科学历教育;相关专业科学研究、继续教育、专业培训、学术交流。 | |
住所 | 陕西省咸阳市文林路1号 | |
法定代表人 | 程书强 | |
开办资金 | 47073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陕西省教育厅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4096万元 | 45614万元 | |
网上名称 | 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 从业人数 49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聚焦党建引领,筑牢思想根基(一)开展党委理论中心组集中学习17次,研讨交流5次,专题报告4场。组织教职工全年集中理论学习平均每人16次32学时,共计7900人次。(二)全年中心组党史专题学习15次、研讨交流4次、外出研学2次,班子成员讲党课10余次,支部书记讲党课30多次,组织网络培训2次,在开展各项实践活动中,累计为师生办实事62项,其中2项长期推进。在相关网站和媒体上宣传学院党史学习教育60余次。(三)召开党委会20次,研究党建事项15项、党风廉政建设事项5项、干部人事事项11项、“三重一大”事项22项。党委班子联系指导基层党组织90余次、讲党课10余次,院系领导干部联系指导师生党支部200余次、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联系学生2000余人次。党委书记、院长带队拜访企业共计327家。(四)各支部党员参加集中学习培训32学时以上,支部书记线上线下讲党课累计90余场。拥有19个场景和100个资源。全年发展460名预备党员。“党旗飘扬工程”在全省高职院校党建工作典型案例评选中荣获一等奖。(五)组建500人的学生教学信息员队伍,严防和抵御意识形态渗透,确保校园政治安全。(六)开展了“德润三秦、清风陕财”家风实践教育活动、廉洁家风大讲堂等10项活动。妥善处置问题线索1件。(七)截至年底完成14项,1月底前完成1项,3月底前完成12项,6月底前完成1项,长期推进3项。(八)开展343场次主题活动,14580人次参与,评选4名先进典型,慰问了11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帮扶资金1650元。二、聚焦内涵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学院在武书连全国高职高专综合实力排名159位。(一)全年招聘53人。1人获“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1人荣获“2021年陕西省五一劳动奖章”,1人受邀担任“十四运”火炬手。(二)天津滨海迅腾科技集团等20余家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两家公司5年内向学院赞助2930万元,成功获批全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获批工信部“数字财税校企协同就业创业创新示范实践基地”百所建设单位之一。(三)已成功申报省控专业4个,国控专业学前教育已递交教育部审批。专业拓展至财经商贸、电子信息、交通运输、旅游、文化艺术和土木建筑等8大类32个招生专业,建成6个具有特色、服务区域经济的专业群。(四)学院申报1+X证书试点32个,申报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6门,拍摄在线课程15门,建设院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20余门。2021年陕西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中获得二等奖1项、三等奖5项。(五)学院申报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获陕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项。(六)学院共申报立项教育部课题1项、省级课题6项、厅局级课题12项、“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课题”1项。被评为陕西省第二十九届“科技之春”宣传月活动先进单位。在2021年陕西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绩效评估中获评A等。(七)学院选派20名教师参加“中澳国际化双语双师建设项目”,选派6名优秀学生赴韩国大邱大学进行短期交换学习,遴选10名教师赴国外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学院荣获“2021年陕西教育系统外事(港澳台)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八)学院成功申报了陕西财经职教集团。(九)录取新生共计6280人,报到5904人。建立优质生源基地16个,与15所学校签订“3+3”中高职合作办学协议。(十)学院实现毕业生年底去向落实率95.19%。其中,2021年专升本上线1317人,全国排名第60位。成立了校友会秘书处,12000多名校友认证加入。三、聚焦立德树人,发挥育人作用(一)建立校外“向日葵”育人计划实践基地8个,全年围绕六大目标开展各类实践活动150余次,申请专利6个。“向日葵”育人计划作为全省高职院校唯一入选“全省首批高校团建创建工作案例”项目。(二)开展思政课教师“大练兵”活动,推选3人进入省赛网评阶段。推荐《财务会计》《国学经典》2门课程申报省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三)开设建设《地方传统工艺概述》与书法选修课,建成模拟幼儿园、陶艺坊等7间实训室。获批“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传承创新基地院校”“陕西省技能大师工作室”“关中麦秆画非遗科普基地”。(四)2021年各级各类师生竞赛中共获奖50余项,省级及以上获奖39项。(五)组建了18支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13支大学生“返家乡”实践团队,线上发布日志6859篇,多家媒体报道200余篇。开展15000余人次的志愿者活动,106名志愿者助力十四运,600余名志愿者投身疫情防控。学院“三下乡”工作连续6年获陕西省委教育工委等五委厅表彰,荣获省级“优秀组织单位”荣誉称号和省级“标兵团队”,两支团队荣获省级“优秀团队”。(六)累计为1152名学生办理生源地贷款678.3万元,为4893人发放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助学金等1655.74万元,走访30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并提供临时困难补助。组织国家助学金受助学生完成20小时的义务劳动,发放勤工助学津贴20万余元。(七)13294人次参加第六届“阳光护航”心理育人宣传季活动,开展2021级4690名新生心理测评,全年开设心理健康课2720课时。(八)开展图书捐赠等活动,累计收到师生捐赠图书1669册,总价值53000余元。动员学生“传承红色基因——学习百年党史线上知识竞赛”,被陕西省图书馆学会评为优秀组织奖。(九)女子足球队获高职高专女子组第二名,瑜伽队获得高职院校组单项多个前三和团体第二名,在陕西省校园冬奥知识竞赛中获得总成绩第一名及“先进单位”称号,两名学生在“一带一路”陕西2021宝鸡鳌山滑雪公开赛中获团体总分第五名。(十)组织举办大学生校园文化艺术节一系列品牌性校园文化活动40余场。打造了省部级活动品牌1项,形成省部级成果1篇,获批“全省首批高校团建工作示范院校”称号,商学院团总支荣获“全省首批高校团建工作标杆院系”称号。四、聚焦师生关切,管理服务提档换速(一)投资2000余万完成校园环境整体提升工程。(二)与咸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初步达成征建1000亩左右土地的意向。(三)2021年废、改、立制度31部,其中新立制度18部,废止制度7部,修改制度5部。301部行为规范、党务管理、教学管理、行政管理、学生管理、后勤管理6大类制度。荣获“全省教育事业统计先进单位”称号。(四)。全年收入屡创历史新高,从2018年的不足1.5亿增加到2021年的2.1亿,增幅45%。(五学确定银行金融定点服务项目和电信网络运营商定点合作项目。增选了3家招标公司,完成150项采购任务,年初预算项目完成率98%。(六)学院将门诊部升格为一级综合医院,疫苗接种8000余人;当年体检4702人。食堂饭菜价格保持稳定,师生就餐满意率达到82%以上。日常维修工作全面提升,满意率达到90%以上。(七)将带宽扩充至6070MB,学院被省教育厅评为智慧校园培育校,获全省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先进个人1人。(八全年举办社会培训千余人次,社会考试5万人次。免收200余名柞水籍贫困生学费,捐赠价值10万余元的电脑、打印机和空调。全年助销142.2万元农产品,学院“三下乡”工作连续六年获五委厅表彰,连续四年被授予“双百工程”工作先进单位。(九)开展各类安全教育活动8次,应急逃生演练2次,线上讲座学习2次,制作宣传展板100余张。(十)校园网新闻中心审核发布信息3009条、微信510篇、微博217篇,抖音147条、今日头条150条。《陕西日报》2篇、《三秦都市报》3篇,西部网、三秦网等主流网站刊发报道350篇。2021年学院在主流媒体宣传报道350篇(次),教育厅网站刊发70篇。五、聚焦疫情防控,全力筑牢安全防线(一)学院认真贯彻落实陕西省教育系统和当地政府疫情防控部署,制发通知文件20多份。抽调精干人员成立疫情防控工作专班,组建疫情防控党员干部突击队,“嵌入式”参与疫情防控各项工作。(二)物资供应运输车辆等出入严格管控,加强门卫力量,抽调各级行政工作人员轮流值班。(三)一购置25.9万个口罩保障师生员工,储备30300瓶消毒液。二抽调车队、后勤人员组成校园消杀队。三保障后勤各项工作运转。四是家属院设立蔬菜水果供应点。五给住校教职工配发饭盒,给坚守一线的临聘人员每天补贴10元生活补贴。(四)学院相关部门建立信息报送制度,开通了24小时心理服务热线,校园网免费对学生开放,宿舍用电全天供给。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2021年,我院在“中华会计网校杯”第十一届全国校园财会大赛陕西赛区复赛获一等奖;我院在2021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喜获全国一等奖;我院荣获“2021年度大数据专业最具发展潜力和创新力高校奖”一等奖;我院获批“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传承创新基地院校”;我校关中麦秆画非遗科普基地获批“陕西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我校获批工信部“校企协同就业创业创新示范实践基地”建设单位。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