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安康市渔业生产工作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全市渔业发展提供服务。参与拟订生态渔业发展规划、计划和政策措施,参与编报渔业项目,渔业产业发展服务,拟订渔业生产技术规范、标准并组织实施,渔业优良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全市渔业生产技术服务队伍建设、培训,水产原良种及苗种管理的技术服务,渔业资源养护、生态修复和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技术服务,水产品养殖环节质量安全的检测、监测和强制性检疫的技术服务,渔业生产疫病监测、预报、防治和处置。 | |
住所 | 安康市汉滨区新城东井街19号 | |
法定代表人 | 任康 | |
开办资金 | 70.73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安康市农业农村局(市茶叶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66.11万元 | 70.73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于2021年11月按规定申请变更登记了开办资金。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我单位在安康市农业农村局(市茶叶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项目建设注动力,夯实发展基础。全年共争取渔业发展资金1846万元,培育创建石泉迎丰渔业现代园区等6个市级现代渔业园区,市级渔业园区达到53家。11个县级循环养殖示范园如期建成,镇坪丽源现代农业示范园5个市级良种繁育示范园完成提升改造。建成汉阴洞河、旬阳双龙湖2个大水面生态渔业示范点;支持五福鲜、汉源等企业加强水产品初加工和仓储保鲜能力建设,提升我市水产品加工水平,带动产业整体升级。(二)科技支撑挖潜力,推动提质增效。坚持科技兴渔,依托校地合作平台和科技创新联盟平台,继续大力实施校地、院地合作,支持中科院桂建芳院士专家工作站、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安康水产试验示范站开展科研攻关,实施了集装箱循环水养殖技术与产业化开发项目等项目。组织开展大水面养殖技术等培训,培养渔业产业发展带头人、土专家120余人。启动智慧渔业试点项目建设,探索建立智慧渔业信息化服务管理平台,提升渔业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全市水产系统2名同志分获得神内基金推广人员和农户奖,为全省水产系统唯一。(三)品牌创建增活力,促进融合提升。坚持强链补链延链,大力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实施品牌引领带动,着力提升品牌知名度、影响力和溢价能力,实现了“好水养好鱼、好鱼卖出好价钱”。成功创建“安康汉水鱼”区域公用品牌,持续提升“安康汉水鱼”品牌价值,“安康钱鱼”“安康花鲢”获批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安康花鲢”收录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发布了安康富硒鱼标准;同时,抓好品牌运营,深挖市场需求和富硒特色,龙舟文化园“中国·安康汉水鱼品鉴示范街挂牌运营,培育“安康汉水鱼”品鉴店17家,建成“安康汉水鱼配送中心”3家。(四)监管服务强定力,助推产业发展。认真做好渔业安全生产、水生生物保护、水产品质量安全等工作,为生态渔业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保障。开展了“全国放鱼日”同步放流、“放鱼净水、助力全运”等增殖放流活动11次,放流鳙鱼、多鳞白甲鱼等鱼苗共计199.5万尾。组织开展“关爱水生动物共建和谐家园”水生野生动物科普宣传月活动,发放宣传册页2000余份,赠送环保购物袋1000个。2021年救助放生野生大鲵6次,社会上关爱水生动物的良好氛围正逐步形成。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创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14个,培育用药减量技术示范基地5个。3个县区建成水产苗种检疫系统,培训认定渔业官方兽医56人。全年共抽检水产品104批次和养殖用水11批次,全部达标合格。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21年,全市克服疫情灾情的双重影响,完成水产品产量41671吨,水产品产值达到20.6亿元,实现稳中有增。新挂牌“安康汉水鱼”品鉴店7家,品鉴店数量达到17家。陕西万阳实业公司等3家企业被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局认定为第七批珍稀濒危水生动物增殖放流苗种供应单位;紫阳小河生态渔业示范园区等3个园区入选全国农业创业创新园区;镇坪县饮源公司成功申报认定为多鳞白甲鱼省级原种场;五福鲜公司被命名为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岚皋绿水公司成功创建全市首个市级渔业航母园区。新发展稻渔综合种养面积5500亩,完成集中连片养殖池塘改造和养殖尾水处理达标面积2700亩。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一是项目和资金被整合,但很少用于渔业发展,渔业基础设施建设缓慢。二是品牌建设缺少高水平策划和经费扶持,扩面难,聚力难,处境尴尬。(二)改进措施:一是积极争取中省市渔业专项资金,用于渔业产业发展,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快步前进。二是以安康汉水鱼区域公用品牌为抓手,提升安康汉水鱼品鉴示范街创建水平,争取经费扶持用于品牌推介活动及广告宣传,做优做强“安康汉水鱼”品牌。四、下一步工作思路2022年,安康生态渔业将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步伐,推动生态渔业全产业链发展,产业规模和质量效益力争实现新提升。(一)确保渔业经济稳中有增。按照《安康生态渔业全产业链链长制方案》,着力推动建链、补链、延链、强链。培育岚皋绿水、汉滨五福鲜等链主企业,夯实一产、壮大二产、提升三产,全市水产品产量稳定在4万吨以上,产值达到25亿元。(二)夯实渔业发展基础。加快培育规模体量大,融合程度深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培育创建市级渔业园区3个,县级循环示范园12个;新发展稻渔综合种养面积6000亩,全市稻渔综合种养面积突破3万亩。培育大水面生态渔业示范点2个,完成集中池塘改造和养殖尾水处理达标面积1000亩;推动石泉启动“渔业+农机”试点,支持汉阴潜虾、紫阳祥丰等企业,加强水产品初加工和仓储保鲜能力建设。(三)提升渔业科技化水平。依托桂建芳院士工作站、刘家寿专家工作站、西农水产试验示范站等科研单位,开展校地合作,推动科技兴渔;完成智慧渔业试点建设,提升渔业智能化水平;开展渔业产业带头人培训;积极引进新技术和新品种;做好技术推广与服务。(四)加强水生生物保护。开展鱼类增殖放流活动5次以上,投放各类鱼苗共计在75万尾以上,进一步修复水域生态环境,巩固“十年禁渔”成果。积极争取全省水生野生动物科普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在安康举行。积极争取筹建全市水生野生动物救护中心。(五)严格水产品质量监管。积极推动岚皋县创建国家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培育养殖尾水达标排放示范点3个。全年抽检水产品50份以上,合格率98%以上,继续推行“一鱼一标”扫码溯源试点。(六)做优做强生态渔业品牌。以安康汉水鱼区域公用品牌为抓手,新培育2家安康汉水鱼县级配送中心。培育安康汉水鱼品鉴店5家;申报注册“安康花鲢”“安康钱鱼”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筹拍“安康花鲢”“安康钱鱼”宣传纪录片;完成全市渔文化普查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2021年1月被市农业农村局表彰为“目标考核先进单位”“全市产业扶贫先进单位”“农业农村信息宣传工作优秀单位”。2021年7月被市农业农村局机关党委表彰命名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