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榆林市第四中学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实施高中学历教育、初中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高中、初中学历教育(相关社会服务) | |
住所 | 榆林市榆阳区校场路2号 | |
法定代表人 | 李渊 | |
开办资金 | 1402.31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榆林市榆阳区教育和体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6440.19万元 | 17273.1万元 | |
网上名称 | 榆林市第四中学.公益 | 从业人数 11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我校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开展业务情况。1、贯彻一个主题——加强党员带头作用。以党建带团建,以党建带群建。深化党群共建活动。校党支部进一步深化骨干教师、党员教师“双带头”“双培养”机制,培育青年教师再升级,促进教学新动能;组织了师德师风自查自纠活动。常鸣警醒之钟,规范行业之风。举办了“不忘初心,立德树人”师德师风演讲比赛。擂起奋进之鼓,坚持砥砺前行;进一步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激励全体师生坚定理想信念,強教风、正学风。2、坚持一个根本——强化学校德育工作。转方式,变瓶颈为抓手,强化班主任队伍建设。德育处狠抓作风,着力提升班主任责任意识。建全制度,强化班主任考核体系建设。夯实责任,强化班主任工作目标任务落实。探索班主任队伍建设“新思路”。培养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班主任队伍。张显老师获得榆阳区“模范班主任”称号,曹利荣获得榆林市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比赛二等奖,王喜荣获得“榆林市名班主任”称号,李卫国获得“陕西省德育先进个人”称号。强监管,变粗放为精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始终坚持“育人先育德,成才先成人”的主导思想,多角度多渠道开展德育教育。以“严”字为首,以激情跑操为抓手,以“勤奋好学、文明有礼”为具体要求,以“八大习惯”养成教育为要素,从吃、穿、言、行等方面进行以小、细、实为特点的规范化教育。以“阳刚美、精气神、正能量、大视野”为目标,每学期开展爱国、爱校、感恩、文明、自信、理想、诚信、励志为周主题的思想教育。开展了武术、健美操、篮球、足球、书法、绘画、剪纸、等个社团活动。勤联系,变分散为聚集,形成家校教育合力。本学期召开了以班级为单位的线上家长会,组织了以年级为单位的“三长”见面会。关注“衣食住行”,抓好“家庭教育”;关切“学习习惯”,强化“监督管理”;聚焦“习惯培养”,保障“学风校风”。形成了更多的育人共识,增强了家校共育的凝聚力,提升了家长责任意识。3、注重一个关键——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聚焦教研,突出创新,组织教研活动。“点”上强龙头,从示范课上下功夫,引领教学新风尚。“线”上抓延升,从青蓝工程上提要求,促进青年再成长。“面”上求突破,从六项技能大练兵上亮本事,增强教师综合素养再提高。还组织了新媒体新技术应用大赛、信息技术培训、公开课、教研组会等多种业务提升活动。活动多样,内容丰富,有效提升的教师的专业能力。落实教学,提升能力,学习全新理念。在“教”字上做文章,广泛带动全校教师积极学习先进教学理念、提升教学艺术、反思教法学法的业务研修新风尚。在“研”字上求突破。4、突出一个重点——落实教育教学改革。落实“双减”政策,深化教学改革,提升课堂质量。紧盯“大事要事”,打“双减”持久战。学习“双减”政策,转变教学观念,强化教师责任担当;教务处制定了作业管理细则,探索“作业管理”新思路。管控总量,检测质量,提高质量;教研室落实“双减”,组织教师学习培训,撰写心得体会。召开“双减”会议,广泛征集广大教师意见;多管齐下,打出“作业管理”组合拳,促进了学生学习效率。开展“五项管理”,明确目标,力求突破。紧盯“急事难事”,打“管理”攻坚战。结合“双减”落实作业管理,制定作业管理细则,管控作业总量,检测作业质量,提高了作业设计质量,促进了学生学习效率。丰富班级图书柜,加强读物管理。开展千人诵读红颜,弘扬正能量,培养阅读习惯。做好家校沟通,保证学生睡眠时间。加强引导教育,建立班主任沟通热线,限制手机进校园。丰富社团活动,开展拔河比赛、校园篮球足球联赛、“奔跑吧少年”河滨公园越野赛,着力提升学生体质健康。做好“课后服务”,对标高位,站稳排头。紧盯“利民大事”,打“服务”保卫战。我校率先实行课后延时服务工作,力求做到定位准、管理实、服务高、考核硬。课后延时服务得到家长和社会的认可,受到上级部门的表彰,成为榆阳教育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并应邀到省上做了经验推广报告。5、夯实一个基础——抓好学校后勤管理。认清形势,全力保障校园师生安全。精心组织、统筹安排、物资储备、责任压实、层层加压做好疫情防控。齐抓共管,携手保障传染病防控安全。德育处、总务处、保卫科、医务室,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班主任、安保人员统一思想,协调配合。突出重点,强力推进校园安全。落实了扫码登记、执行病因追查、坚持网格报告、保证消毒通风、加强晨午测温。坚持校园安全为先,安全工作常抓不懈。强化门卫责任意识,落实找谁谁签字登记制度,定期进行违禁物品大检查,防患于未然。坚持食品安全为重,餐饮安全紧盯不放。强化了食堂工作人员晨检制度,加强餐饮卫生工作的监督,坚持做好食品留样工作。坚持消防安全为要,检修工作紧抓不懈。及时做好日常维修、隐患排查工作,做到了有计划、有安排、有落实、有检查。6、打造一个亮点——创建安全文明校园。坚持安全工作不放松。落实安全监管责任,夯实“党政同责,人人尽责”的安全责任体系,推行党员领导节假日值班,中层以上领导和科任教师行政日导护值周,保卫科巡逻视察,班主任护岗,优秀学生轮流值周等安全管理模式,对班级的安全进行量化考核;组织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活动,通过校园安全教育,班级主题班会课教育等形式,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普及安全知识,尤其是消防、急救等方面的知识;加大对全体师生、学校安保人员、食堂工作人员等教育管理力度,提高安全的应急处置能力。组织开展校园及周边安全隐患的排查,确保校园师生的安全工作的高效、有效落实。积极创建省级文明校园。学校历来重视环境育人,文化育人,通过校园横幅、橱窗、宣传栏等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倡导学生讲文明话,做当代文明的中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学校通过监督管理,定期开展卫生大扫除,教育学生爱护校园卫生,不抽烟,不乱扔垃圾,进一步美化了校园环境,并对各个班级进行文明、卫生的量化考核,德育处每周公布考核优秀的班级,授予流动红旗,表扬先进,激励落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创建了优美的校园育人环境。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成效。本学年共有8个市级课题结题,8个校本研修市级立项,9个市区级课题研究申报。我校2021届中考再创辉煌,其中王子轩、张宇同学分别以821分、800分成绩被一中录取。刘厚业、薛倩倩、乔美玲荣获了区级教学能手称号;王晓雯荣获榆林市名教师称号,李渊校长获得榆林市“名校长”称号,王喜荣获得“榆林市名班主任”称号,王燕、高秀霞老师荣获榆阳区“优秀教师”称号,王燕获得榆林市思政课大赛三等奖、张田田获得榆阳区新媒体新技术大赛一等奖和榆林市三等奖。毛军飞、张田田分别获市级微课大赛二等奖。王加爱、马虎军获得“新时代好教师”。李卫国获得榆阳区“教书育人楷模”。王加爱获得区级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李建东获得区教体工会优秀工作者称号、李鹏飞获得区教体工会优秀职工称号,王燕、毛军飞、获得榆阳好人称号,张彦平获得榆阳文明家庭称号。三、存在问题。本学期,我校各项工作都顺利开展。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党员教师业务重,思想政治学习不够扎实。部室开展工作,创新力不强,组织活动不够严密。四、下一步工作打算。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回顾2021年,我们的成就硕果累累,展望2022年,我们的未来曙光照耀。新的一年,一同携手,站在新起点,开启新征程,书写新篇章。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未成年人教育先进集体;2020年度工会工作先进集体;全市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2021年度教育工作先进集体。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