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临渭区> 渭南市临渭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渭南市临渭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4-21 10:35
单位名称 渭南市临渭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全区中小微企业的创立发展提供系统性、公益性的综合服务,并给予政策引导和扶持,使其健康成长并不断壮大。
住所 渭南市临渭区东风大街83号区行政服务中心1号楼4楼
法定代表人 王渭杰
开办资金 3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渭南市临渭区工业和信息化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0万元 2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渭南市临渭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于2021年11月8日完成法人注册登记。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业务开展情况及成效(一)积极的服务企业。依托省中小企业协会服务平台、市工业经济推进中心平台,适时将中省市的相关政策信息推送到区中小企业技改群微信平台,今年以来及时更新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累计30余条。同时对接区工商银行、西安银行等,配合区工信局不定期的召开政企银企座谈会,有效地缓解了企业融资难问题。2021年,落实信贷资金900余万元。(二)有序推进区属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工作。一是与区国有资产管理中心紧密配合,摸清区属国有企业的底数。全区共有49户国有企业,其中9户区政府直属公司正常运行,其余40户国有企业中70%的企业已经停产停业。二是按照市改革办的要求,在今年七月初,由区工信局牵头组织有改革任务的行业部门和涉改国有企业,召开了我区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的动员会,对全区的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工作进行了业务培训和部署。三是对接协调相关行业部门,合力推进公司制改革工作。截止2021年11月底,区直属9户公司已经按照公司制规范运行,8户国有企业完成了公司制改革更名,23户企业完成了企业名称预先核准,1户企业进入破产清算程序,4户注销了企业名称,4户企业由于政策和行政许可等原因,申请保留了原企业的名称。(三)积极推进服务中心正常运转。一是及时向区政府机关事务服务中心申请,对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的公共服务平台搬迁改造,9月初形成了书面报告。二是在11月份完成了服务中心法人注册,目前正在联系区财政局开设银行账户。三是结合服务中心人员年龄结构不合理的现状,分别与区编办和区人社局协调,计划通过招考或区内调动专业管理人才,进入中心工作,促进中心服务工作有序开展。二、取得的成效1、通过开展走访和网上平台服务,及时把各项惠企政策宣传到位、落实到位,达到为辖区企业纾难解困的目标。2、摸清了我区40户国有企业底数,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奠定了基础。3、服务中心效益成员各负其责、尽心尽力,较好的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得到了中小微企业的认可,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1、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公共服务平台维修改造,虽然列入了计划,但现在仍未实施。下一步继续与相关部门联系协调。2、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为新成立单位,但人员年龄结构偏于老化,无法适应岗位工作,需补充专业人才力量。3、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的职责职能不明晰不具体,区局应加强指导,重新明确和优化。四、下一步的工作打算1、积极构建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打造标杆服务体系积极争取区委、区政府的支持,在区工信局的强力支持下,借鉴学习省市和周边县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标准和经验,加快我区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建设步伐,力争三年时间打造出我区服务中小企业的公共服务示范平台。2、以创新服务为抓手,深入企业开展大走访活动计划走访100多家企业,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着力解决问题和制约企业发展的难题。计划送政策到企业,让企业全面了解中省市区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同时建好企业服务微信群,方便企业了解各级的政策方针。配合区工信局积极协调银企座谈会,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协调各类社会服务机构,形成服务的合力,帮助企业创造价值。3、全力抓好企业成长工程,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着力优化企业环境,培育创业主体,加强创业服务,推行技改和创新,建好我区规上企业培育库、专精特新培育库、两化融合培育库、质量标杆培育库等。4、建设区中小企业人才库,全力抓好企业家队伍建设为企业所需的各类型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寻求有效的人力资源,通过统筹人才服务,使企业得到最快捷的专业服务,着力培养一支具有创新精神、创业勇气和创业魄力的企业家队伍,为我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