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蓝田县卫生监督所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卫生监督保障。卫生行政许可;公共卫生监督;医疗卫生监督;卫生监督信息收集、核实、上报;突发卫生事件处理;卫生法律法规宣传。 | |
住所 | 蓝田县县门街中段 | |
法定代表人 | 杨西武 | |
开办资金 | 147.71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蓝田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5.91万元 | 24.9万元 | |
网上名称 | 蓝田县卫生监督所.公益 | 从业人数 2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职责开展各项卫生监督工作,没有涉及变更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我单位在县卫健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现将全年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开展的主要业务1.强化业务培训,提高卫生监督能力。做好卫生监督员业务培训是提高卫生监督执法能力的有效措施,坚持定期培训与按需培训相结合的培训模式,逐步使卫生监督员从单一的业务型向综合型转变,强化了卫生监督员的知识结构,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提高了卫生监督执法能力。2.开展普法宣传,营造良好工作氛围。利用“国家宪法日”、“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等时机,在县内重点区域设立宣传点,普及卫生法律法规和卫生知识。在信息平台、蓝田县政府网、自媒体平台,向群众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和卫生知识。在“蓝田县卫生监督所微信公众号”平台发布有关卫生法律、卫生知识和卫监工作动态信息。在开展日常卫生监督检查时,卫生监督人员点对点地开展相关卫生规范和标准的宣传教育,实地指导被监督单位按有关规范和标准要求,依法依规经营。在旅游产业重镇,会同镇街政府、卫生监督协管室及行业协会组织,采取“培训+观摩”等多种宣教模式,开展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的宣传教育,以强化主体单位的守法意识和责任意识。全年,共制作宣传横幅8副,宣传展板10块;发放宣传彩页5000余份、宣传手提袋2000余个和纸杯15000余个;举办各类培训宣传8期;刊发各类卫生监督信息和工作动态100余篇。3.开展稽查督导,保障卫生监督质量。全面提高卫生监督队伍素质、强化内部制约机制,规范卫生监督执法行为,保证各项卫生监督工作落实。根据《卫生监督稽查工作规范》,定期对所内各科室工作和人员的风纪风貌情况及执法责任进行监督稽查,实行行政执法缺位倒查制度,规范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对执法责任的监督稽查,发现有执法盲区、盲点、执法不力的人和事,追究相关责任,杜绝不文明执法行为,严防失职、渎职等违法违纪案件的发生;在监督稽查时制作“卫生监督稽查笔录”,下发“卫生监督稽查意见书”,要求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以信息平台为抓手,对各科室的卫生监督执法工作进行稽查督导,充分发挥科室信息员的作用,提高卫生监督信息报告率和卫生监督工作质量。4.开展协管指导,提升协管服务水平。加强卫生监督协管服务水平,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卫生监督协管“前哨”和公共卫生服务效能作用。全年举办了四期卫生健康监督协管员线上培训;对2021年新入职的卫生健康协管员开展一对一的业务培训指导;对新增“陕西省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平台”的上报程序进行培训,开展半年和全年卫生健康监督协管员考核工作,将考核结果以文件形式下发到各镇街卫生院;卫生健康监督协管室按时上报月信息报表及信息平台相关数据。取得的社会效益将推行“双随机、一公开”作为卫生监督工作的改革方向,全力推行实施。2021年国家下达“双随机”监督抽检任务共113家,对抽取的113家单位进行了监督检查,经核查:有效任务112家,关闭1家,对发现问题的下发卫生监督意见书,督促整改落实,完成率100%,完结率99%,行政处罚33家,罚款3.02万元。2021年我县省抽“双随机”事项9个,抽取监管主体共300家,对抽取的单位进行了全覆盖监督检查,对检查中发现存在问题176家,下发卫生监督意见书,提出了整改意见,行政处罚143家,罚款18.63万元。全年,共开展监督检查1239家,其中,医疗机构634家、消毒产品生产经营单位51家,公共场所195家、供水单位39家、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2家、学校及托幼机构185家、用人单位(含放射卫生)133家;下发卫生监督(巡查)意见书4331份,行政处罚175件,罚款43.26万元,没收违法所得2.9万元。三、存在的问题一是人员严重不足,硬件建设落后;二是人员结构老化,专业人才较少,执法能力不高;三是机制、体制不够顺畅,镇街卫生计生办公室还未承担起卫生监督职能,镇街卫生协管员更换较为频繁,人员稳定性差,我县卫生监督人员未实行参公管理,与行政执法工作不相适应。四、整改措施1.争取上级和相关部门在人才招录、经费、车辆、设备等方面的支持,加强卫生监督执法能力建设,理顺县、镇卫生监督体制体系,健全县、镇、村三级卫生监督网格化体系。2.加强业务能力培训,紧盯监管重点领域和执法薄弱环节,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培训方式,提高卫生监督人员监督能力、办案能力和服务水平。3.以公众健康为中心,依法监督,规范执法,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抽检任务,利用政务诚信体系和信用信息平台,强化市场主体自律意识,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从严查处严重扰乱医疗卫生等市场正常公共秩序的违法违规行为,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健康利益。五、下一步计划牢固树立“执法为民,护卫健康”的初心使命,抓业务打基础,明责任重落实,盯风险点位,强化监督问效,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和上级卫生健康部门的工作部署和要求,谋划2022年的工作,争取多方支持,全力做好我县的卫生监督执法、卫生监督保障工作,为保障我县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权益与生命安全做出应有的贡献。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行政执法委托书,证书号:1000,有效期限:长期。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