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陕西省> 陕西省农村合作经济工作站

陕西省农村合作经济工作站

发布时间: 2022-04-20 16:46
单位名称 陕西省农村合作经济工作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农村合作经济发展服务。综合研究全省农村经济体制、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和农村社会管理等农村改革和发展问题;为全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制定农村经济政策、农村经济发展战略和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提供决策咨询和对策建议;开展农村合作经济政策宣传、人才培训等工作。
住所 西安市习武园27号
法定代表人 刘亚军
开办资金 522.7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陕西省农业农村厅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91.95万元 479.32万元
网上名称 陕西省农村合作经济工作站 从业人数  1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我站在厅党组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厅目标责任考核重点工作,对标目标责任书,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一、重点责任指标完成情况(一)加强农业农村经济重大问题调查研究1.开展全省“三农”重大问题专题研究。重点开展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研究、农业社会化服务和设施农业规模化种植等重点课题研究,其中配合厅合作处完成了《推进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调研;配合厅种植业处完成《关于提升我省现代种业发展水平的调查与思考》调研;重点利用4个月时间开展了《我省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调研与思考》课题研究,针对我省不同地域,分别在汉中市、渭南市、榆林市选取经济基础、地理条件不同的22个村组,通过问卷、座谈、实地调研,同时组织到贵州省、四川省考察学习,对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总结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9种模式,探索出6条发展路径,形成5条意见建议,为我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提供了思路和经验。2.依托全省农业农村经济技术体系,开展农业农村经济关键问题课题研究。完成课题报告8篇(《陕西省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的测算》;《陕西种业产业化模式研究》;《陕西果业数字化发展现状调查》;《科技支撑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模式与路径——基于“高校+合作社+农户”产业模式的案例分析》;《2020年陕西省农业农村经济定点调查数据调查报告》;《陕西农业农村经济结构分析调研报告》;《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承担主体研究——以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为例》;《关于激励农业科技人员服务乡村振兴的调研报告——来自农业农村经济技术体系的报告》);提交政策建议书3篇(《发展低碳农业促进我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全力确保粮食安全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陕西省农业托管社会化服务政策建议》)3.组织开展全省农村经营管理工作大调研活动。印发《关于开展农村经营管理工作大调研活动的通知》,下达调研任务,明确任务要求,加强跟踪指导,共征集调研报告185篇。评选出优秀调研成果46篇,并编印了《2021年全省农经工作大调研优秀调研成果集》,加强调研成果转化。4.参与省人大常委会农工委牵头的《加快推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课题调研。为省人大常委会提供政策咨询服务2次,形成了《关于我省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推动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工作的报告》。(二)开展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能力和管理水平分别在西安等6市区举办新型经营主体培训班8期,培训学员1000余人,培训针对学员需求,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家庭农场负责人及财务管理人员进行专题辅导,提升了新型经营主体规范化运行和管理水平,推动了新型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三)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力度,激活农业农村内生发展动力1.以土地流转和仲裁体系建设为重点,不断加强农村承包地管理。一是配合厅政改处解决涉及土地承包、流转等方面的信访10起,积极为群众解决政策疑惑和矛盾纠纷。二是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能力建设,印制发放《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宣传资料1000余册,提高了农民依法维权意识。三是参与指导西安市阎良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到期延包30年政策试点,为稳定我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关系、全面推行到期延包相关政策制定提供试点经验。2.配合厅政改处全面完成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积极参与组织筹备全省“三变”改革现场会3次。截止目前,全省共完成产权制度改革集体经济组织18884个,确认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数2770万人,量化集体资产总额776.1亿元,颁发股权证(份额)的集体12757个,占改革村总数的68.9%,颁发股权证书485.2万本。(四)加强新型经营主体规范发展和典型宣传,推动新型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1.制定农业生产托管服务《运行规范》,加快托管服务规范化建设。组织业务骨干深入基层,征询经营主体带头人、农业技术人员、“土专家”、普通农户600余人次,研究制定了《陕西省粮油作物农业生产托管服务运行规范》及小麦、玉米、水稻、马铃薯、猕猴桃等9大作物托管服务技术规程。2.深入开展法律法规政策宣讲工作。印制发放《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办法》单行本1500余册,深入合作社经营场所宣讲30余次,强化经营主体带头人和农户的依法维权意识。3.推进农民合作社信息宣传服务平台建设。扎实推进农民合作社信息宣传服务平台录入工作,举办了两期各市、区县农民合作社信息宣传服务平台管理人员培训班。加强督促指导,提升工作进度,截止11月底,农民合作社信息宣传服务平台完成录入11786家,提升了合作社规范化、系统化、精细化管理水平。4.建成陕西农经公众号。收集发表(原创和转载)各类文章610篇,关注人数达到3375,公众号成为农经法律、法规和政策学习宣传的便携箱和随身宝。(五)开展财务审计,提高农村集体财务管理水平1.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两办的要求,加强村两委换届期间村级财务审计工作。下发了《关于做好村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通知》,全面安排部署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对标审计工作要求,督导各级农经系统深入开展工作,完成“两个全覆盖”(村委会主任和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离任审计全覆盖)目标任务。2.开展村级财务审计业务骨干培训工作。举办2期农村财务审计培训班,培训县乡两级农村财务管理和审计人员350人次,发放审计证295本,解决了村级财务审计人员资格问题。(六)加强服务指导,提升农经系统服务管理水平一是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强统筹协调扎实做好农村经营管理工作的通知》(中农发﹝2020﹞2号)和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陕西省关于加快健全农村经营管理体系的十条措施》(陕农组发〔2020〕5号)两个重要文件精神,加强市县机构、队伍建设,健全农村经营管理体系。汉中和延安两市农经站分别提升了规格,充实了人员。二是深化农经系统职称改革。积极协调相关单位,首次在高级职称评审中,将农经专业纳入农艺师范围,实现以评代考,并出台农经相应优惠条件。三是推进农经工作成果总结与评价。协调相关单位将农村改革、农业经济纳入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奖范畴,全省农经工作方面有两个项目有望获得二等奖,40多名同志有望解决申报职称无技术成果的问题。四是开展农经工作绩效考评。共评选4个市级综合优秀,38个县级优秀单位,65个优秀个人。五是组织全省50名农经干部赴川贵考察集体经济发展,解放了思想,开拓了眼界。与中国农科院合作,组织54名干部外出培训。二、日常责任指标完成情况(一)加强科学管理,提高站内管理水平1.积极做好年度和季度目标责任考核和公务员考核工作。对标目标任务,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目标责任完成情况工作会议,通报任务完成情况,对因其他原因未按时完成的任务,责令相关科室及负责人在规定的时限按期完成;干部选拔任用始终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提高干部选拔任用的透明度。今年,我站有一名同志成为副处级领导干部,两名同志职级晋升,大家反响较好。2.加强财务管理,严格规范项目资金管理使用。项目支出能严格按照项目资金用途和管理规定使用资金,对专项资金实施专账管理,无挤占挪用专项资金、自行改变项目内容和资金使用范围的情况。加强财务内控制度的落实,开展年度自查,自查得分87分。3.规范站内日常行政事务、工作纪律和业务管理工作;档案归档严格按照收发、登记、整理、立卷、归档制度执行;在重阳节等传统节日慰问退休老同志。4.组织全站人员学习保密工作相关法规、政策,严格落实保密工作相关规定,全面做好信息审核把关,坚决做到“涉密信息不公开,公开信息不涉密”;建立健全领导责任机制,明确责任主体,落实工作职责,全力抓好政务公开工作。(二)加强业务学习,提升能力水平1.进一步完善学习制度,落实每周一业务学习制度。抓好党员专题教育学习,共开展专题学习9次,集中讨论5次。积极组织业务学习,围绕乡村振兴战略通过陕西干部网络学院开展慕课学习,做到全员参与,应学尽学,学以致用,形成学习心得16篇,人均学习课时在56课时以上。2.鼓励大家参加各种途径培训学习,努力提升素质水平。今年,我站一名同志通过在职研究生考试,三名同志参加全国资产评估师资格考试,单位学习氛围浓厚。三、党建工作情况今年以来,我站党支部着眼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加强自身建设,突出党支部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建设,以争创五星级党支部建设为抓手,重点开展了以“班子建设星、学习教育星、制度落实星、党员队伍星、工作业绩星”为主要内容的“五星级党支部”创建活动。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