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宁强县>
宁强县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办公室
宁强县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22-04-20 16:35
单位名称
宁强县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办公室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为全县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提供服务保障。业务范围: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相关配套政策;开展电子商务行业统计、检测和分析;指导全县电子商务发展;督促各镇办和成员单位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协调落实目标责任考核评价工作。
住所
宁强县汉源街道办河滨路
法定代表人
郑侠
开办资金
18.93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宁强县经济贸易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8.93万元
18.93万元
网上名称
宁强县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办公室.公益
从业人数 1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1年目标任务完成情况2021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经贸局的大力支持关心下,我办紧紧围绕“巩固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主题主线,以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为依托,聚焦产品上行、路径拓展,狠抓主体培育、网货开发、业态创新,全县电子商务呈现“总量扩大、规模提升、业态刷新”良好态势,2021年元截止至现在,全县共有网商1977家,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8.32亿元,同比增长24.59%;网络零售额4.91亿元,同比增长21.75%;其中实物型网络零售额4.43亿元,同比增长20.27%;位居全市第2位;农产品网络零售额1.17亿元,同比增长55.95%。发展限额以上电子商务企业7家,年销售1000万以上的电商企业3个。县级公共服务中心功能进一步完善,镇村电商服务站点运转良好,培训直播电商人才400余人次,建成县镇村三级物流体系,元至12月实现快递上下行7.5万余件。建成巴山网红镇电子商务服务中心,给永定农场安装产品溯源系统5套,组织开展农特产品展示展销活动4场次。通过开展“宁商回归”招商引资活动,引进以直播电商为主要业态的浙江团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落户宁强,建成宁强县网红培育基地。引导电商企业创新营销模式,主动学习运用短视频、直播电商的新模式,一批以“艾美亭”“九台连云”为代表的网红在社交媒体上应运而生。宁强土蜂蜜、菌汤包等网货在抖音等社交媒体上迅速走红,宁强直播电商异军突起。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村级电商服务站运营效果不佳。虽然建成不少乡村级电商服务站,但大部分站点业务内容单一,发挥作用不大,仅从事网上代购、充值等便民服务,开展网上代卖和网销农副土特产品、旅游产品工作不多,增收渠道狭窄,运营效益不高,为民服务和带动农户发展特色产业致富增收的作用有限。(二)物流配送通达率不高。作为山区县的宁强,地广人稀,加之青壮年人群外出打工,留守人群消费力不足,形成的物流快递业务量小,物流快递运输成本高,利润空间小甚至亏损,特别是物流快递企业不愿下乡进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不健全,服务覆盖面有限,电子商务进农村最后一公里问题难于破解,直接制约了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的深入推进。(三)企业集约化发展程度低。电商企业规模较小,各自为营,产业发展对传统路径依赖程度深,创新发展思维不足,集群集约效应尚未发挥电商企业营销能力不强。虽然有“老农人”、“艾美亭”等省内较知名电商企业,但整体规模依然偏小,全县尚无年销售额过亿元的电商企业,辐射带动力不强。现有大多数电商、网商开展网上营销的意识和能力欠缺,缺乏产品的策划、设计、包装、宣传等技能,难以形成网上营销影响和竞争优势,缺乏营销竞争力。(四)电商龙头化带动程度底。电子商务缺乏龙头企业带动,电商企业“接地”不足,实体企业“触网”不深,“互联网+”在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中发挥的作用不明显,产品网货化程度低。宁强农特产品散乱、网货化开发滞后,产品特色不明显,市场占有份额较低,电商品牌质量难以保证,绝大多数电商基本上都是直接代销合作社、农户、种养殖大户和小微企业的产品,或者临时收购组织货源,然后进行简单的分装包装后即上线销售,没有自己的产品生产基地、加工基地、品牌、生产许可证暨QS认证,原料及产品供应、产品质量没有保证,质量信誉也无从保障。三、2022年工作思路与措施2022年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序衔接乡村振兴的重要一年,全县电子商务工作继续坚持以电子商务进农村为抓手,深入推进县镇村三级物流服务体系建设,精心打造电商助力乡村振兴的示范标杆,加快农特产品上行销售,抓好农村电商人才培训,强化市场主体培育,推动电子商务集群集约发展。确保全县电子商务交易额年均增长20%,达到9亿元;网络零售额年均增长25%以上,达到5亿元;农产品网络销售额年均增长25%以上,到2026年达到1.25亿元。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高点规划,建设电商产业园区。依托县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写字楼,紧跟战略,前瞻布局,结合园区功能定位,精心策划县电子商务产业园项目,完成电商产业园区规划设计,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确保年内启动建设。抓好电商仓储物流园项目论证和前期工作,完成方案编制和规划设计。二是补齐短板,完善电商服务体系。抓好县镇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管理,组织开展农村电商人才培训400人次,完成宁强网货产品目录编制和数据库建设,优化提升镇村电商服务站功能,抓好巴山镇电商服务中心运行管理,打造“农村电商+乡村振兴”示范标杆,积极组织开展产销对接活动,确保全年农产品网络销售额达到1.25亿元以上。三是培育孵化,提升市场主体规模。实施“小微电商企业”壮大提升工程,引导电商市场主体建基地、育产品,提升产业产品化、产品网货化程度。引导传统企业运用电子商务转型升级,深度“触网”“用网”,鼓励和支持电商企业创新创造,大力发展直播电商业态和网红经济,不断提升宁强电商知名度和影响力。全年新培育限额以上电商企业2户。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