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铜川市> 铜川市第一生态环境监测站

铜川市第一生态环境监测站

发布时间: 2022-04-20 15:46
单位名称 铜川市第一生态环境监测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监测保障。耀州区、新区各种环境要素常规监测分析;区域内重点单位污染物排放监测,建立健全污染物档案;区域环境监测计划制定,生态环境技术评估与咨询;环境质量评价、环境质量报告书编写;区域内环境执法监测、应急监测
住所 铜川市耀州区药王路81号
法定代表人 田娜
开办资金 309.5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铜川市生态环境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59.7万元 221.07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在铜川市生态环境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完成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主要业务开展(一)提质增效履职责,强基固本显担当。一是服务大局,当好生态环境“守门员”。如期完成常规地表水、降尘降水、全国农村环境质量试点、“千吨万人”饮用水源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污染源监督性执法监测以及尾气遥感检测等常规监测工作任务;二是勇于担当,做好生态铁军“警卫兵”。主动助力全市污染防治攻坚战,积极配合中、省环保督察及市、区生态环境执法工作,开展燃气锅炉抽测、在线设备比对、应急加密等各类执法指令监测。三是求真务实,把好监测数据“质量关”。修订完善质量体系文件,强化日常质量监督,下发全程序空白、平行样、加标回收及盲样测试等质控措施,共发放密码样92支,达标率98%以上,深入开展内审及管理评审,自查自改各类问题,多措并举严守监测数据质量“生命线”。四是厉兵秣马,夯实监测业务“奠基石”。全年组织、参加各类培训班共计30余次,新增内审员2名;考取5大类222项次上岗证,做到全员上岗;修缮实验楼、改造微生物实验室,新购监测仪器共计11台(套)。(二)争先创优展风采,亮点纷呈显特色。一是以练为战砺精兵。顺利通过第五次资质认定复评审及省9部门“双随机”监督抽查评审;在全省214家生态环境监测机构检验检测报告评审中获得“良好”格次;在全省各项能力验证考核中均取得“满意”结果;全省监测执法联合网络答题活动中荣获集体第六名,8人分别获二、三等奖。二是统筹谋划强保障。统筹谋划经费,能省则省,能简则简,确保资质认定复评审、监督抽查、环保督察配合监测等重点工作顺利完成;争取冬季清洁取暖项目资金46.44万元;完成拟新建实验楼项目可研报告编制及方案初审。三是精神抖擞展风采。乘势申创“市级文明单位”,多策并施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创建活动30余次,网络测评排名持续稳居全市文明单位前列。四是顾全大局显担当。一年来,顾全大局,坚决服从市局党组工作安排,先后抽调25人次圆满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二、取得的主要经济社会效益(一)按照《2021年铜川市生态环境监测方案》要求,紧扣时限、高标准完成区域内常规地表水水质监测及降尘、降水监测,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农村“千吨万人”饮用水源地监测,污染源监督性执法监测以及尾气遥感检测等常规监测工作任务,并及时上报数据,累计上报监测数据约111783个。在全市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力配合中、省环保督察及市、区生态环境执法工作,累计开展各类执法指令监测98次,上报监(检)测报告、报表175份,全体干部职工冲锋在监测一线,发扬环境监测铁军精神,积极践行“监测为民”、“为民监测”,持续做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各类投诉执法监测工作。向各级环境管理部门及时掌握区域环境质量变化情况提供科学依据,为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了及时准确的技术支撑和保障。(二)一年来,全体干部职工积极主动筹备第五次资质认定复评审并顺利通过,多次在省能力验证考核中取得满意评价,通过2021年度上岗证考试,做到全员持证上岗;同时修缮实验楼、改造微生物实验室,新购水质多参数便携式分析仪、十万分之一天平等监测仪器共计11台(套);多样化质控措施,强化质量监督,确保监测数据“真、准、全”,全年无一例监测及安全事故发生。通过外强硬件、服务,内强本领、质量,不断强化基础、提质增效,持续为我市生态环境改善助力添瓦。三、存在的问题(一)监测能力提升迫在眉睫。按照省厅相关文件要求,目前我站实验用房、资质能力及仪器设备等与监测工作绩效考核和能力评估的要求差距较大,亦不能有效服务于当前各级环境监管的服务需求;实验楼也已远不能满足监测场所条件需要,重建手续正在办理之中,需项目支撑。(二)专业技术力量及水平不足。现有专业技术人员结构、能力等尚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监测工作的需求,业务培训及能力提升亟待强化。四、改进措施(一)积极向上级部门申请对老旧化验楼进行重建项目,研究我站项目资质扩项任务;(二)加强对专业技术人才培训,制定2022年度培训计划,通过内部培训与外聘专家培训等方式提高专业素养。五、2022年工作计划一是采取全员参与、重点集训等方式,加强练兵,不断提升全站整体业务水平;二是积极争取项目资金,购置必需的仪器设备,组织开展提质扩项;三是按期完成办公楼节能改造项目建设,强力推进拟新建实验楼项目立项规划等前期审批相关手续和项目申报。2022年,我站将紧紧围绕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这一目标,脚踏实地、乘势紧追,竭力提升监测能力和服务质量,在锤炼监测本领上求实效,在助力治污攻坚中显作为,走好新时代环保人的赶考之路,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更为坚强的技术保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1.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证书编号:212712053010)。有效期至:2021年11月19日至2027年11月18日。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