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岐山县> 岐山县面食产业发展服务中心

岐山县面食产业发展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4-20 15:10
单位名称 岐山县面食产业发展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岐山面食产业发展提供指导和服务。承担面食产业发展的技术咨询、协调服务、规范运行、数据监测等相关工作;研究拟定县域经济面食产业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工作方案等;完成县委、县政府及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任务。
住所 岐山县城北大街19号
法定代表人 杜卫东
开办资金 15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岐山县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0万元 6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我单位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是印发了《岐山县做大“一碗面”经济2021年工作要点》,分解了2021年度全年工作任务,明确了各成员单位全年承担的15项重点工作和78项重点项目任务,实行县级领导联系包抓“一碗面”经济企业和重点项目制度。二是多次协调召开“一碗面”经济发展座谈会、调度会、协调会,解决“一碗面”相关企业面临的土地、资金、技术、人才、项目建设、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协助成立了岐山县“一碗面”产业联合会,加盟“一碗面”会员158个。三是全县将做大“一碗面”经济纳入“十四五”规划,积极与省市发改部门对接,按照《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要求,围绕一园三区建设,积极申报了陕西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项目,今年实施“一碗面”项目共47个,目前已建成36个。四是大力实施农业特色产业“3+X”工程,加快优质粮食、设施蔬菜、绿色养殖、特色果品四大主导产业建设。使益店、蒲村、青化优质小麦专供基地优质小麦面积达到了12.6万亩;重点镇凤鸣、蔡家坡、雍川镇蔬菜种植面积4.8万亩,建成水泊村、宋村、小营村等20个专业经济村。五是强化宣传推介。中省市新闻媒体宣传15次,陕西电视台今日点击栏目做了专题报道,省市各级部门来岐山调研8次;组织秦忆浓、百年美阳、德有邻、天缘醋业等多家企业,参加了第十三届西安国际食品博览会、第五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暨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农民丰收节、杨凌农高会等展会。六是加快实施“百城千店”工程。建成“一碗面”体验中心、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七是制定标准,作亮品牌。出台了《岐山县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用管理办法》,发布了岐山臊子面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申报了岐山擀面皮、手工空心挂面、锅盔、醋粉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2021年全县面食产业发展取得了较好成效,据初步统计,综合一二三产,“一碗面”市场总产值达到140亿元。其中:发展电商企业137户,农村淘宝电商服务站70个,电商个体853户,“一碗面”电商交易额突破9亿元。秦忆浓、天利花、美阳等龙头企业新开设臊子面、擀面皮旗舰店、连锁店13家,岐山人走出去在深圳、武汉、长沙、兰州及西安、榆林等地开设臊子面、擀面皮旗舰店、连锁店1000多家,外出从事“一碗面”餐饮服务人员达1.4万人,年人均收入可达6万元以上,实现了线上与线下并行,相互融合、互为依托的营销格局。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一是发展规模小、市场份额小。由于受销售环境制约,企业加工设备落后,面食生产日产量低;二是连锁经营网点发展缓慢,以面皮为例,受传统观念影响走不出岐山,在外经营店面就更少;三是品牌效应发挥不充分,岐山擀面皮至今没有注册商标。销售企业之间各自为阵,生产和发展潜力不够,不能适应和满足千变万化的市场多种需求。(二)改进措施:一是统一规划引导面试产业发展,壮大优势产业规模。研究制定发展扶持政策和措施,设置配套资金,建立产业园区,加强对外联动模式,解决发展资金、场地、技术等方面难题。二是发挥行业协会作用,规范原料使用,制作工艺,统一品质等,严把质量关口,避免恶意竞争。三是建立品牌形象,增加销售收入;加大“千城百店”推广力度,下大力气进行品牌形象推广,增加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形成抱团发展、互惠共赢的良好局面。四、2022年度计划我们将深入贯彻县委十八届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关于做大“一碗面”经济的实施意见》要求,以实施五大工程为抓手,全面落实十八项重点工作,全力推进“一碗面”经济工作高质量发展。一是实施农业提质增效工程。以2打造2推进为抓手,聚力打造产业专供基地。确保20万亩优质小麦、10万亩蔬菜、10万亩果品、20万头生猪长期稳定发展。二是实施工业标准化建设工程。以4加快为抓手,突出食品工业园核心支撑地位,加快建设臊子面标准化孵化基地,实施标准化厂房项目,加快食品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升设备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引导延伸企业产业链,促进经营多元化、规范化和现代化。加快标准化建设。指导行业协会和食品企业建立原料配料质量标准和制作标准。完善“一碗面”系列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健全岐山民俗食品地理标志体系。加快集群化发展。建设“一碗面”经济企业集群和产业园区,实施“一碗面”经济省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和“一碗面”国家级农业全产业链型县建设项目,规模以上面粉、面条等系列产品深加工企业培育增质增量。三是实施品牌化建设工程。加快“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复合品牌体系建设,建设“一碗面”公用品牌统一认证管理平台,以公用品牌提升整体知名度,以企业品牌打造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扩大“一碗面”影响力。实施产品标签标识管理。设计“一碗面”产品公共标签标识,通过补助补贴形式管理推广,在县域内“一碗面”产品上统一标签县政府推荐产品标识。构建多元销售体系四是实施“百城千店”工程,推广“百城千店”模式。支持首店经济及连锁加盟经营发展,鼓励企业在商业街、车站、海空港等场所开设美食体验中心,在京东、天猫、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开设旗舰店、自营店,做到产品质量统一、服务标准统一、宣传形象统一。五是实施招强引大工程。以商引商、定点招商、委托招商,招引规模以上龙头企业、总部企业,以大带小发展“一碗面”经济。制定县级“一碗面”经济扶持政策,落实500万元的“一碗面”经济扶持资金,积极落实对“一碗面”经济企业在用地、用电、用水等方面的优先支持政策,促碗面”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