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西乡县> 西乡县水土保持局

西乡县水土保持局

发布时间: 2022-04-20 09:56
单位名称 西乡县水土保持局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促进水土保持,维护生态环境。业务范围:水土流失监测;水土保持政策法规建设;水土保持项目管理;水土保持质量监督与建设成果管理;水土保持宣传与人员培训。
住所 西乡县城关镇鹿龄村一组
法定代表人 赵发祥
开办资金 30.53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乡县水利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6.11万元 5.37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我单位在县水利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严格按照本单位《章程》和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2021年度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1.加强执法队伍能力建设。一是充实执法队伍,安排12名同志参加了水土保持执法培训,核发了执法证。二是组织全体执法人员参加市水利局举办的业务培训,提升工作能力。三是加强了执法人员的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教育,要求做到文明执法、严格执法,善于执法、敢于执法、规范执法、依法办案。2.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水保法制意识。一是充分利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一法一条例”宣传月、法制宣传日活动,提高全县广大群众特别是开发建设单位的水土保持意识和法制观念。全年发放宣传资料50多份、水保法手册30册、挂图40份,进一步增强了社会公众的水土保持法制观念,形成全社会关心、重视、支持水土保持工作的良好氛围。3.加大监督力度,扎实落实“三同时”制度。以辖区内开发建设项目监管“全覆盖,零死角”为目标,推动“三同时”制度的贯彻落实。一是主动作为,积极与发改局、自然资源管理局、环保、城建等部门沟通衔接,对全县范围内新开发建设项目或在建项目的数量、水土流失和方案实施情况及时进行摸底登记,更新台账,做到对象明了,有的放矢;二是实行不定期的巡查巡检制度,发现违法行为及时纠正;三是建立项目实施的跟踪督察制度,实行项目开工前、施工中、完工后全程跟踪,每个阶段都要按要求落实相应水土保持措施,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四是与税务部门加强沟通,督促建设单位依法缴纳水土保持补偿费,确保水土保持补偿费及时征缴入库。五是重点查处水保违法案件。4.按照水利部要求,大力推进“天地一体化”动态监管工作,复核疑似图斑13个,全面完成省市下达的任务,大幅提升监管效果和水平,做到重点生产建设项目动态监管全覆盖。(二)水土保持治理方面。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为持续改善脱贫村农业生产生活条件,继续将坡耕地项目、涉农整合资金项目向脱贫村倾斜。工程实施过程中:一是对项目资金实行统一管理,专款专用。二是从规划到项目实施、竣工验收,都严格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和有关规定进行管理。三是项目实行了公开招标,工程建设过程管理、竣工决算均严格按照合同约定执行。四是我局向各项目区派驻了建设单位现场代表,项目所在镇村组派出了相应干部,监理单位派驻了总监理工程师和监理工程师、监理员,三方人员同时进驻施工现场,从工程投资、质量、进度、资金到位使用情况进行全方位监督,确保项目能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五是将建成并验收合格的水保工程及时交付当地村组管理使用,明确了产权,并协助村组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落实管护责任,确保工程正常运行,长期发挥经济和生态效益。(三)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一是提升水土流失监测管理水平。针对目前在职的监测人员知识结构单一,综合技能欠缺和实战经验有限的状况,选派业务骨干参加市站业务培训,提高技术人员业务素质。落实两人专门负责监测和数据收集整理,鼓励监测人员使用新的设备和软件,与上级监测机构勤联系、常交流,增加监测人员实践和接触业内有经验的专家、学者的机会,以提高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效率以及科技含量。按照市站要求建立和完善水土保持监测数据库,开展监测并上报数据。全年全面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任务45km²。二是积极申报樱桃沟水土流失监测站二期工程建设项目,落实二期工程的配套资金和监测网络的运行费,以保障二期工程的顺利实施和监测网络的正常运行。进一步加强数据库的建设、应用系统的使用,力争尽快实现我县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规范化。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1.加强监督执法,推动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和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制度的全面落实一是积极推动北部矿区整合工作,多次召开整合推进会议,推动整合进程进入实质性挂牌阶段。二是对国家环保督察反馈的问题和隐患进行认真梳理,建立专项整治台账,逐点落实了监管责任人、整改措施、整改标准,确保限期整改消号。三是配合县行政审批局做好生产建设项目水保方案审批工作,督促交通、城建建设项目编报水土保持方案,落实了企业水土保持治理主体责任。全年征收水土保持补偿费62.47万元,完成了非税征收任务。四是全力参加环保督察反馈的鑫丰和振楠整改。鑫丰公司目前完成治理面积104亩,振楠公司目前完成治理面积120亩。2.以项目为支撑,助力乡村振兴2021年水土保持保项目总投资1250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1000万元,地方配套250万元),完成坡改梯2500亩、配套沟渠3.77km、田间道路3.08km,治理程度达80.19%。项目的实施有效改善了项目区的生态环境,拦蓄地表径流,减少了洪水流量,增加了长年水流量,减少了泥沙下泄,降低了侵蚀模数,提高了地面植被覆盖度。效益期内共保土0.98万吨,蓄水10万m3。侵蚀模数一由治理前的2775t/km2·a降低到886t/km2·a。项目区人均基本农田增加0.87,人均基本农田达到1.13亩,人均产粮达到549㎏。项目的实施,提高了生产用地的产出率,增强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促进了项目区群众的增产增收,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3.开展水土流失监测,为宏观决策提供依据按照市站要求建立和完善水土保持监测数据库,开展监测并上报数据。全年全面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任务45km²。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个别建设单位对水土保持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水土保持法制意识还有待加强。2.部门联合执法长效机制需健全。3.水土保持队伍素质与新时代要求有差距,执法精细化程度有待提高。(二)整改措施:1.继续加大水土保持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宣传力度,增加水土保持宣传投资,采取水保法律进单位、进学校等有效形式,更广泛、更深入的水土保持宣传活动,增强全社会的水土保持法制意识。2.进一步健全部门联合执法长效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一起把水土保持法律法规执行到位,落到实处。3进一步加大水土保持机构能力建设力度,一是保持执法监督队伍稳定,并充实专业人才。二是改善工作条件,保证水土保持工作“硬件”投入,使其正常运转。三是加大培训力度,提升队伍整体素质,以适应新形势下水土保持信息化及办公自动化的要求。四是对县域内所有生产建设项目进行全程跟踪、规范管理,确保水保方案全面落实到位。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以“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兴水方针为指导,按照水利部“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总基调,紧紧围绕“监督执法、重点治理、科技监测”三大任务,立足实际,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监督管理方面。一是大力宣传贯彻落实水土保持“一法一条例”及系列配套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做到水土保持执法监督和开发建设项目监管全覆盖,及时查处水保违法案件,二是完成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任务60万元。(二)生态治理方面。完成2022年度小流域治理35平方公里,总投资2340万元。(三)规范站点管理,开展监测工作,为实施重点治理和上级决策提供科学、准确的水土保持依据。全年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45km2。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