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西乡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宗旨:推广种植业技术,促进农业发展。业务范围:种植业技术试验示范、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农业植物病虫害监测、防治、农业植物检疫、药械管理;土肥水技术推广资源监测、技术培训及开发服务。 | |
住所 | 西乡县城关镇鹿龄路西段 | |
法定代表人 | 曾宏宽 | |
开办资金 | 134.8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西乡县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16.55万元 | 99.66万元 | |
网上名称 | 西乡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4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我中心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严格按照本单位《章程》和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1、粮油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推广:实施油菜绿色高质高效示范1.02万亩,节本增效252.66万元。实施水稻绿色高质高效示范1.04万亩,节本增效213.65万元。实施水稻提质增产扩能示范工程2.06万亩,项目推广区总增产77.044万公斤,总增产值208.02万元。实施稻渔共生2040亩。积极参与陕南水稻绿色高质高效竞技活动,培育粮油基地,推广粮油轻简化栽培集成技术。上半年全县油菜由于种植面积增加,总产量仍达2.069万吨,比去年增产13.19%;小麦总产量达到0.55万吨,比去年增产0.78%。下半年秋粮生产较去年稳中有升,全县水稻平均总产量达6.71万吨,比去年增产0.43%。玉米平总产量达4.03万吨,比去年增产0.07%。全年开展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示范250亩,推广马铃薯地膜覆盖高产高效技术2.62万亩。2、农药减量及植保新技术推广:大力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面积43.58万亩,累计挽回粮油损失7417.82吨。全年建立农药减量控害示范点3个面积380亩;建立茶叶绿色防控融合示范点1个面积1500亩;在水稻生长后期推广枯草芽孢杆菌、短稳杆菌、苏云金杆菌(Bt)等环境友好型农药0.08万亩;在茶园安置可降解黄板1万张,在稻田安装二化螟诱捕器300套;累计发放茶网蝽应急防控药剂324公斤、小麦条锈病应急防治药剂314公斤、稻水象甲应急防控药剂3.59吨、电动喷雾器120台。全年农药使用量143.26吨,较2020年减少3.21吨,减少2.19%,达到了推广植保新技术、减少农药用量、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高农业整体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目的。3.草地贪夜蛾监测防控:自今年6月份草地贪夜蛾在我县发生以来,迅速行动,由植保站负责,其他站室及各镇(办)配合,召开专题工作安排部署会议5次,召开现场会4次,视频会议1次,县镇两级累计派出技术人员458人次,宣传车115台次,以玉米为重点,普查17镇(办)159个村(社区)5128块田,普查面积5012.3亩,累计发生草地贪夜蛾41.8亩。对重点发生区域的23个村3个专业合作社发放应急防控药剂227.34公斤,由村两委组织开展防控160.4余亩,其中统防统治面积150亩,有效保障了农业生产安全。4、耕地地力提升及化肥减量增效:在全县水稻、玉米、油菜上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38.5万亩,配方肥使用面积24万亩,全县实现节本增效1343.65万元。落实减肥增效示范片1万亩。建立水稻配方施肥示范片5000亩,农企合作发放配方肥120吨;建立油菜配方施肥示范片8个,面积3000亩。在杨河、柳树、沙河及桑园镇部分村冬闲田落实绿肥紫云英示范种植300亩,猕猴桃企业套种毛苕子示范330亩;指导猕猴桃企业堆制有机肥2800吨,采购发放商品有机肥67吨。在杨河镇、沙河镇发放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商品有机肥1500吨。采集调查耕地质量等级评价点等土样145个,完成全氮、缓效钾、有机质等指标检测832项次,抽取40个土壤样品进行微量元素等十二项指标检测480项次,采集试验植物样品36个,完成样品全氮、全磷、全钾测试108项次;完成全县7个耕地质量监测点土样采集调查及资料归档工作。6.植物检疫工作:根据《植物检疫条例》规定,对堰口、峡口、高川等4镇9个村杂交油菜制种进行了苗期、花期和收获期三次产地检疫,涉及油菜品种19个,面积2760亩,均未发现检疫对象,共签发《产地检疫合格证》17份,依法签证调出油菜种329.4吨。全年签发《植物检疫要求函》30份,查验《植物检疫证》123份,涉及调入农作物种子147.338吨,其中水稻8.93吨,玉米109.05吨,小麦50吨,未发现携带检疫对象等违法调运行为。二、取得的主要效益一年来,全体农技人员的共同努力,中心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通过大力整治农资市场,积极开展新技术指导,全县粮油再次获得增产丰收,确保了粮食安全,也筑牢了食品安全的第一道防线。通过科技创新项目实施,积极探索农作物秸秆利用新途径,强化农村新能源开发利用,促进了全县美丽乡村建设。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问题:专业技术人员缺乏,一些专业技术人员被借调至其它单位工作,技术骨干匮乏;干部队伍知识面窄,不能很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2.改进措施:加强对工勤技能人员的岗位技术培训,提高农技推广能力,弥补专技人员不足的短板;抓好农技人员的知识更新和再教育工作,提高农技人员的综合素质,适应农业生产的需要。四、2022年工作计划1、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党建及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干部职工的凝聚力和为民服务能力。2、认真做好主要农作物农情监测,开展好相关田间试验,总结农作物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办好《病虫情报》和《西乡农技》。3、扎实开展进村入户科技指导、农技人员能力提升、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和科技示范基地建设。4、大力开展农药、化肥减量行动。积极推广农机农艺一体化技术、稻养共生技术及轻简化栽培技术,确保全县粮油生产安全、品质优良。5、继续抓好猕猴桃、蚕桑等特色产业发展,加大果树、蔬菜及中药材新技术推广力度,促进农业提质增效。6、积极开展耕地地力提升,抓好农业耕地污染监测与防控技术指导,夯实农业增产基础,促进美丽乡村建设。7、积极做好农作物种子产地检疫,做好全县农作物疫情普查和防控工作。8、抓好农业信息宣传工作,保持各级业务网站上稿量稳步增长。9、认真完成上级部门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