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西乡县> 西乡县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中心(西乡县动物疾病防疫防控中心、西乡县动物卫生监督所、西乡县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办公室)

西乡县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中心(西乡县动物疾病防疫防控中心、西乡县动物卫生监督所、西乡县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22-04-20 09:39
单位名称 西乡县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中心(西乡县动物疾病防疫防控中心、西乡县动物卫生监督所、西乡县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办公室)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为畜牧业健康发展提供服务管理保障。业务范围:动物防疫、检疫、疫情监测;动物卫生监督,动物药品质量安全监督;畜牧技术和畜禽良种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饲草饲料的监督管理;生猪定点屠宰管理。
住所 西乡县城关镇北马路110号
法定代表人 姚保东
开办资金 174.9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乡县农业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0.08万元 35.45万元
网上名称 西乡县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2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县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中心在县农业农村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严格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工作,主要情况如下:一、2021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1.狠抓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全年无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发生。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春、秋两季动物集中免疫工作,全面完成了集中免疫任务,春防期间实免猪、牛、羊、禽分别为5.92万头、3.96万头、3.58万只和33.12万羽,秋防期间免疫猪、牛、羊、禽分别为5.75万头、2.86万头、2.64万只和33.32万羽,免疫犬0.96万只,免疫密度100%。免疫密度和挂标率均达到了省、市规定的标准。开展疫情监测全年共采集猪血清240头份,牛血清100头份,羊血清80份、羊棉拭子160份,鸡血清80份、鸡棉拭子200份,犬血清80份,实验室检测抗体水平均合格,为因病设防提供科学依据;全年开展非洲猪瘟PCR荧光检测1641批次,共抽样生猪2.3万头,未检出阳性样品;开展了动物防疫大清洗大消毒专项行动,发放过硫酸氢钾复合粉、复方戊二醛、戊二醛、聚维酮碘、复合酚等各类消毒剂0.85吨;继续加强布病、结核病、狂犬病等人畜共患病防控工作,保持与县疾控中心开展联动交流,互通信息,密切监测我县布病、结核病、狂犬病等人畜共患病发生情况。为落实《汉中市养犬管理条例》,制定了《西乡县犬只狂犬病免疫管理办法》,统一印制了免疫证,明确以村为单位设立免疫点,确保犬只免疫到位。扎实开展非洲猪瘟防控工作,加强宣传、强化消毒、严禁泔水喂猪、全县备案牲畜运输车辆57台,对重点场户开展检测等措施,确保我县无重大疫情发生。防疫信息化建设工作全面铺开,举办两期专题培训,对全县所有镇(办)及规模化养殖场进行指导,完成663户备案录入,完成部分免疫信息上传300家,其中猪11.3万头,牛1000余头,羊1355头,鸡10.3万羽,防疫信息化建设逐步步入常态化运行。2.畜牧技术推广助推畜牧业增产增效。一是继续发挥技术服务“110”队伍作用,13名“110”技术人员开展咨询服务,进行现场技术指导,解决生产中的难题,共上门服务131户,电话咨询服务257人次,开展畜牧养殖技术培训9场、360余人次,参加全市基层农技员培训班1期5人;举办基层农技员防疫信息化建设、遗传资源普查、畜牧信息统计监测等专题业务培训班3期,培训120人次;举办兽药、饲料质量安全专题培训班1期,培训从业人员30人次;二是选派2名科技特派员,与养殖企业结对指导,结合生产实际,针对存在问题,确定了服务项目,开展面对面指导和服务,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提高了标准化养殖水平;三是协助办理生猪政策保险相关事宜,确保应保尽保,应赔快赔,有效降低养殖户因死猪带来的经济损失;四是继续加强畜牧统计信息监测,全县共确定监测村10个,确定专职信息监测员10名,按月如实报送监测信息,为上级准确掌握、科学决策畜牧业生产提供依据;五是继续巩固我县部分省部级标准化示范场创建成果,督促养殖场落实各项制度,指导养殖场按标准化科学生产,为陕西震丰公司西镇牛遗传资源保护开展技术指导,抓好选种选配,新血统更新,规范系谱建立,疫病防控和净化工作,积极指导西镇牛保种项目实施;六是积极支持配合县上乡村振兴产业投资“云养殖”项目,抽调2名同志专职配合专班开展工作,支持我县重大项目建设;七是开展了畜禽养殖场污染整治“回头望”,对全县41个规模以上养殖场开展了畜禽养殖场污染整治情况检查。3.加强动物卫生监督,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全年无肉食品安全事故发生。一是产地检疫生猪5.57万头,禽类6.88万羽,兔2.19万只,屠宰检疫生猪3.01万头,检出病害猪5头,无害化处理三腺及病害产品9210公斤;二是加强养殖场监管,全年养殖环节累计审核申报无害化处理补助503头,与规模养殖场签订了《动物卫生责任书》和《产品安全承诺书》56份;三是依法对全县28家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的企业进行了年审;四是抽检猪尿样1032头份,未发现非法添加“瘦肉精”现象;五是积极配合县农业综合执法队开展了打击生猪违规调运“百日行动”;六是完善动物免疫信息化体系建设,开展了陕西“智慧动监”平台运用培训,指导养殖场(户)利用陕西“智慧动监”平台,完善动物免疫信息,可追溯体系进一步健全。4.屠宰管理工作。一是安全生产工作常抓不懈,经常性开展安全生产检查,特别是压力容器、消防设施等安全检查,加强肉食品安全监管,未发生不安全事故,开展了新《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和屠宰企业安全生产培训;二是严格执行生猪屠宰前停食静养,未发生灌水猪和注水肉现象;三是加强屠宰环节非洲猪瘟自检制度落实,对屠宰场动物防疫条件进行规范,指导屠宰企业化验室正常开展检测工作,不定期采样送检,监督屠宰场严格落实各项制度,屠宰视频监控系统正常运行,屠宰场规范化程度和监管水平进一步提升。5.兽药、饲料、兽医医政管理。一是继续加强兽药生产、经营、使用环节监管,大力宣传实施《兽药管理条例》、《兽药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管理办法》,加强对通过兽药GSP的兽药经营企业的监管,开展兽药市场专项检查3次,检查兽药生产、经营、使用企业45个次,配合省市对我县4个兽药经营企业的12个兽药产品进行抽样监测,配合省市采猪肉样32份、猪肝样20份、猪尿样10份、鸡肉样14份、牛肉样10份、羊肉样6份、鸡蛋样28份,进行兽药残留和“瘦肉精”及肉样水分检测;二是开展饲料专项检查2次,检查饲料生产、经营、使用企业30余个次,对我县3个饲料生产企业开展了饲料行业科技人员投身饲料工业高质量发展情况调查;三是严厉打击非洲猪瘟假疫苗有关违法行为,成立了3个小组,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拉网式专项排查,公布了投诉举报电话,编制了《严厉打击非洲猪瘟假疫苗明白纸》,广泛宣传假疫苗危害,我县未发现假疫苗;四是开展了“瘦肉精”专项大排查整治行动,对全县养殖、屠宰、饲料生产环节开展大排查,对养殖场(户)的猪、牛、羊尿样和饲料样进行“瘦肉精”抽检,专项整治期间共抽检猪尿样150份、牛尿样102份、羊尿样51份、饲料样10份,未发现阳性例;五是开展了乡村兽医备案登记,对全县71名乡村兽医进行了资格审查和备案登记。6.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工作。为做好全国第三次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工作,我们成立了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组建普查队伍46人,成立了2个指导组,组织开展普查人员业务培训2次,印制普查宣传画300张,普查手册200份,按照区域内行政村全覆盖工作要求,对全县17个镇办215个行政村逐户进行普查,全县共普查出畜禽资源4个畜种8个品种,群体数量共7897头,普查1个蜂资源,北方中蜂共13600箱。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或者经济效益1.全年开展各类技术培训13场次、培训及咨询指导510余人次,发放各类技术资料500余份,使养殖场户科学养殖理念和生产技术水平进一步提升。2.畜牧业生产继续保持在全市第一方阵,全年生猪总饲养量达100万头,出栏68万头,肉类总产5.4万吨,畜牧业增加值增长4.7%。畜牧业生产继续保持稳定、健康的发展势头。3.加强检疫,强化屠宰监管,养殖、屠宰环节“瘦肉精”抽检、非洲猪瘟自检,兽药残留抽检等措施落实,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进一步提升,全年无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4.兽医实验室职能进一步完善,开展抗体检测、疫病检测分析,为全县加强免疫及疫病防控工作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为全县畜牧业生产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5.2021年度我单位积极开展文明创建工作,顺利通过“县级文明单位标兵”复验,我单位王朴生同志被评选为“西乡县最美科技工作者”,获得“汉中市五一劳动奖章”,受到了汉中市总工会的表彰,进一步弘扬了正能量。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的问题一是部分专业技术人员业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部分小型养殖场及散养户动物防疫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2、改进措施一是通过加强培训不断提高干部职工业务素质和履职能力;二是加强宣传工作,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增强养殖场(户)防疫意识,指导养殖场(户)标准化生产,倡导科学养殖,提升养殖场(户)抵御疫病风险能力。四、下一步工作打算2022年,我们将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中、省、市、县关于发展畜牧产业的方针政策,以畜牧业健康发展,畜产品质量安全为目标,大力推广标准化养殖技术和动物疫病科学防控措施,狠抓动物疫病防控、动物卫生监督、动物检疫、屠宰管理和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监管等工作,狠抓非洲猪瘟防控各项措施落实,推动畜牧业健康发展,确保无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发生,无重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