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西乡县> 西乡县水产工作站(西乡县渔政监督管理站、西乡县水生动物防疫检疫站、西乡县石泉水库水产管理处)

西乡县水产工作站(西乡县渔政监督管理站、西乡县水生动物防疫检疫站、西乡县石泉水库水产管理处)

发布时间: 2022-04-20 09:38
单位名称 西乡县水产工作站(西乡县渔政监督管理站、西乡县水生动物防疫检疫站、西乡县石泉水库水产管理处)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水产技术推广,保护增殖渔业资源,为渔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渔政监管保障,促进全县渔业发展。业务范围:渔政管理,渔业技术服务,渔业行政执法,养殖环节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保护、增殖渔业资源,捕劳许可审批及渔业船舶检验监管。
住所 西乡县莲花路十字
法定代表人 贾晓钟
开办资金 58.0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乡县水利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9.61万元 6.04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没有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业务开展情况(一)大力推进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一是,出台政策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结合乡村振兴,突出为群众谋福利、为民办实事主题,我站大力推进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起草了《西乡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实施方案(试行)》,后经县政府常务会议审定通过并印发,该方案对2021—2023年全县各镇办的稻渔产业任务进行了细化和安排,对稻渔产业项目政策进行了详尽表述,对稻渔产业的发展做了详细规划。二是,提高思想,统一认识,推进稻渔产业任务落实。为落实2021年稻渔产业任务,我站积极配合县农业农村局开展稻渔产业宣讲会和培训会议。按照稻渔产业发展思路,先确定一批基础条件较好的镇办进行试点发展,然后再进行全县推广。2021年4月12日,先对城南、城北办,堰口镇、柳树镇、峡口镇、杨河镇等9个镇办召开稻渔产业启动会议,落实了2021年我县稻渔产业发展的具体任务,并对各镇办分管领导和业务骨干针对稻渔产业发展的基本政策和相关业务进行了专题培训,保证了稻渔产业项目顺利推进。三是,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开展技术培训和业务指导。自2021年4月我县稻渔产业项目任务下达各镇办后,我站将稻渔产业项目发展放在工作首位,积极组织业务技术骨干对2021年稻渔产业实施主体逐个进行指导,由于稻渔产业项目受节令限制,我站业务骨干冒风雨、战酷暑,深入田间地头进行现场指导和服务。从田间工程施工,苗种投放,病害防治,饲料投喂等进行全面讲解,对个别疑点和难点召开专题会议进行专题解答,无法到达现场的问题通过微信群进行积极讲解,以解决经营主体的后顾之忧,前后历时一月,稻渔产业发展任务顺利完成。期间累计开展稻渔产业项目专题培训会3次,培训人次达100余人次,现场指导达到80余次,共计发放稻渔产业宣传资料200余份。四是,实地验收,兑付资金,完成任务。由县农业农村局,县水产工作站,镇办分管领导等机构组织人员对全县涉及稻渔综合种养产业的7镇16个村16个项目经营主体逐一进行验收。验收采用现场调查、查阅档案、抽查资料、现场定位、现场构图等方式。2021年,全县共计完成稻渔产业项目面积2730亩,验收合格面积1675亩,共计补助资金660万元,于2021年11月底全部兑付完毕。(二)加强渔业安全生产。一是,积极开展渔业安全生产培训。我站结合当前渔业养殖现状和养殖户安全意识,针对性的开展渔业安全生产培训。培训主要内容为:养殖投入品使用安全,不得使用违禁违规药品,严格遵守休药期规定;渔业生产机械使用安全,做好投饵机、增氧机等渔业渔业机械用电安全,禁止非法接电、接线造成不安全事故发生,做好池塘日常巡检安全,定期对池塘四周进行巡查检查。全年,我站针对渔业安全生产,共指导苗种生产企业8次,指导养殖企业和合作社70余次,累计指导面积8600余亩。举办科技服务现场会议50余次,参加人数350人次。召开养殖技术培训会议6次,培训人员180余人次,发放《水产品质量安全相关法律法规资料汇编》100余份,发放、张贴《用药明白纸1号2号》技术资料400余份。二是,做好渔业养殖监测户的管理和水产品质量安全抽检。我站从年初就制定了《水产品质量安全实施方案》,对全县20个监测点签订了《水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定期对《养殖生产记录》和《投入品记录》进行检查指导,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协助养殖户依法依规养殖,确保我县水产品质量安全零事故。同时对水产品质量开展常规安全检测,除了日常例行抽检工作以外,针对法定节日特别制定抽检计划,保障全县人民节日吃鱼安全。全年完成水产品快速抽检任务24次,抽检合格率100%,涉及有鲤鱼、草鱼、鲢鳙鱼、鲈鱼、大鲵、小龙虾、虹鳟、鲟鱼等10余个品种。三是,做好渔业安全生产指导,降低渔业灾害损失。积极做好养殖技术指导和服务工作,特别针对养殖技术水平较低,池塘条件老旧,淤泥较厚,水位较浅,进排水不便的池塘做好技术指导,积极引导养殖户通过养殖机械、化学改底、生态调控等技术提前做好预防,防止高温时节出现浮头和泛塘,确保渔业安全运行。做好雨季防灾减灾工作。2021年,我县降雨量同比往年偏大,雨季周期偏长,给渔业养殖造成较大阻碍,尤其是8.22暴雨过后,我县池塘养殖和稻渔产业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失,我站立即组织业务人员对全县渔业养殖重点镇办、重点养殖户进行灾后重建和渔业养殖指导工作,避免次生灾害发生,并将受灾信息及时统计上报上级渔业部门,尽最大能力协助养殖户挽回最大损失。(三)落实渔业发展项目资金,推动我县渔业绿色发展。积极落实中央油价补贴资金和省级财政渔业绿色发展项目。我站结合上级文件精神和县域渔业发展现状,制定了《西乡县2021年中央财政成品油价格调整对渔业补助资金的实施方案》及《省级财政渔业绿色发展项目实施方案》,印发了项目申报通知文件,由县内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进行申报。经过遴选,最后确定对西乡县华强水产养殖有限公司等32家经营主体进行奖补,项目采用先建后补,报账支付的方式。项目建设主要内容为:池塘标准化改造,尾水排放治理及渔业智能设施配置,池塘循环水养殖、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示范等。共计落实项目资金206万元,其中稻渔产业项目资金1500亩60万元;渔业绿色发展项目资金140万元(池塘标准化改造781亩16000平方米60万元;循环水养殖300亩60万元;新品种引进试验29亩10万元;冷水鱼养殖基地建设10000平方米10万元);产地检疫系统建设2万元;国家级健康养殖示范场奖补4万元。这些资金的落实,拉动了渔业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从业的积极性,建立了渔业绿色发展的示范基地,符合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方向,对推动我县渔业转型升级有积极作用,降低了养殖成本,减少了渔业病害的发生,保障了水产品质量安全,增加了渔民收入。(四)做好全国第一次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工作。按照《汉中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第一次汉中市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我县渔业养基本情况,制定《西乡县第一次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实施方案》,明确了普查意义,主要目标,确定了重点目标,普查范围、普查期限和进度安排,并且成立了普查机构,确定了普查人员。我站立即组织人员开展工作,结合我县重点养殖区域、养殖模式、养殖品种,经过筛选报上级业务部门确认,确定了101个养殖主体为普查对象。由于普查任务重,单位普查人员少的情况下,普查人员知难而上,克服困难,认真按照普查方案对确定的主体逐个进行普查,做到一个不漏,一个不错,全部完成普查任务,上报上级业务部门进行审核。(五)加强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工作,做好养殖服务。一是,利用“科普宣传月”开展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活动,积极宣传和普及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科普知识及法律法规,特别是加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的宣传。通过发放传单、张贴横幅等方式上街宣传,提高社会公众保护水生野生动物意识。共计发放传单200余份,悬挂横幅20余条,张贴科普彩页50余张。二是,受疫情影响,大鲵销售受阻,我站组织技术人员深入企业、养殖场进行现场指导和服务,调研销售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协助大鲵养殖户标识系统更新工作,解决无法标识而销售受阻等难题。积极配合县行政审批局,协助养殖户完善各类证照,充分利用线下和线上等方式进行销售,扩大销售渠道,解决销售难题。累计现场勘验办理《水生野生动物驯养繁育许可证》5本,《水生野生动物经营利用许可证》3本。二、取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全县完成水产品产量6200吨。2、完成稻渔综合种养产业面积2730亩,兑付稻渔产业奖补资金660万元。3、完成水产品快速抽检24次,任务完成率100%,抽检合格率100%;确保了我县水产品质量安全,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4、开展养殖技术培训6次,培训人数180人次。5、完成全国第一次水产种质资源普查任务。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的问题(1)专业技术人员严重匮乏,单位职工年龄断档严重,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质量与当前的渔业发展要求差距较大。(2)当前渔业从业者创新意识不强,资金匮乏,渔业新技术、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工作难度大,发展缓慢。(3)稻渔综合种养产业任务重,部分镇办在落实任务时认识不到位,滥竽充数,虚报面积,影响产业发展和结果验收。2、改进措施(1)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及主管部门支持,配备人员和落实经费,促使各项工作顺利开展。(2)结合我县水产品实际养殖情况,加强名特优水产品养殖推广,做好技术指导和跟踪服务。(3)持续推进稻渔综合种养,加强学习研究,引进好的思路和方法,夯实任务完成。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完成水产品产量6350吨;发展稻渔综合种养产业任务1500亩。2.加强水产品质量监管力度,全年完成水产品快速抽检24次以上,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3.做好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养护工作,加大资源养护力度。4、做好渔业产业发展工作,加强渔业特色产业项目管理,落实资金技术等支持,为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提供产业支持。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