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西乡县> 西乡县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

西乡县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4-20 09:29
单位名称 西乡县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为全县交通运输事业发展提供服务。业务范围:交通运输市场运营维护;交通运输行业从员人员培训管理;交通运输行业技术推广;运力组织协调;交通运输行业调查与统计。
住所 西乡县上渡街中段
法定代表人 肖祥红
开办资金 17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乡县交通运输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7.51万元 2.67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4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的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在上级各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我单位能够克服困难,稳步发展,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全年工作开展情况总结报告如下:一、业务工作开展情况1、完成了客运企业的质量信誉考核工作。对全县1家道路旅客运输企业、2家出租汽车公司、2家公交企业、1家汽车客运站的企业管理、安全运营、运营服务、社会责任进行考核,根据获得分数的多少评为A、AA、AAA三级,作为车辆更新指标和企业优先发展的重要依据,考核结果上报后向社会公示。2、对1062名从事营业性经营的机动车驾驶员进行了诚信考核,分为A、AA、AAA三级,根据从业人员在本年度的投诉率确定等次,作为运输企业驾驶员的依据,从业人员的诚信度有所提高;配合市级业务主管部门对281名从事营业性经营的机动车驾驶员开展交通运输行业管理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培训。给642名从事营业性经营的机动车驾驶员的从业资格证到期后换发了新证。3、完成了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学校的质量信誉考核工作。对全县3家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学校的企业管理、安全运营、运营服务、社会责任进行考核,分为A、AA、AAA三级,将考核结果上报向社会公示,供新学员报名时参考。同时加强对驾校的日常管理,对服务质量和学员完成学时进行抽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通报督促限期改正。4、完成了机动车维修企业的质量信誉考核工作。根据机动车维修企业的企业管理、安全生产、服务质量、社会责任进行考核,分为A、AA、AAA三级,将考核结果上报向社会公示,作为车主和政府采购的依据。日常主要抽查机动车维修企业的服务质量和安全操作规程,督促其按照行业标准对车辆进行维修保养。会同环保部门对从事发动机修理的企业产生的废油的贮存进行指导,要求维修企业必须同具有危险废物处置资质的企业签订处置合同,并做好移交废油登记,不得擅自乱倒或者卖给无资质人员。指导28家从事喷漆的机动车维修企业安装了光氧催化新设备,使其达到排放达标。5、开展交通运输行业法律、法规宣传。充分利用各类宣传载体,多角度向群众宣传交通运输法律法规,促使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了解自己的乘车用车受法律保护,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发放宣传册达2800多份。督促各交通运输企业积极开展从业人员的法律法规培训,特别是客运公司、公交公司和出租汽车公司制定全年培训计划,对司乘人员除了对行业法律法规培训外,进行企业内部管理规定的培训,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明显增强,职业道德稳步提升。6、积极推广新技术。认真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35号)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实施意见》(陕政发[2015]56号)文件精神,指导公交公司更新纯电动公交车方便群众绿色出行。引导出租汽车公司使用3G视频,监控系统,在出租汽车上安装3G视频,有利于乘客物品丢失后的查找和驾驶员不打表乱收费、服务态度恶劣等违规行为调查取证。7、认真做好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抽调三人到县疫情防控指挥部交通组配合工作,负责全县疫情期间交通运输防控工作的组织协调。驻站工作人员配合汽车站对进出旅客实行登记和体温检查,并监督汽车站每天的消杀工作。服从上级统一调度,配合相关部门单位在高速公路出入口设置检查站,对进入车辆的驾乘人员进行登记测温,对车辆进行消杀,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二、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问题:交通运输行业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不够,仅仅抓住了从业人员的培训,基层群众了解不多,维权不多;新技术的推动有待加强,3G视频还未普及到所有客运车辆。2、改进措施:积极与各镇(办)衔接,利用逢场等人员较集中的活动,宣传交通运输行业法律法规,让广大人民群众学法、知法、懂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通过媒体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的知晓率。积极推动3G视频在行业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今年力争将3G视频普及到每辆客运车辆。三、下一步工作打算围绕改革后的工作职责,积极推动新技术的应用,提高行业谋划水平。督促运输企业认真完成县上的指令性计划和重大活动的运力调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要求,配合环保部门依法规范机动车维修行为,使其达到规定的排放标准。通过质量信誉考核、继续教育和诚信考核,进一步加强道路运输经营活动的日常事务的管理,提升道路运输经营者的职业能力。充分利用媒体和其他措施加大交通运输行业法律法规的宣传,使广大人民群众了解支持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