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靖边县> 靖边县草原和草业工作站

靖边县草原和草业工作站

发布时间: 2022-04-20 09:13
单位名称 靖边县草原和草业工作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全县草原和草业提供服务。草原和草业先进技术、新品种引进推广和试验示范;草原和草业调查、监测和勘验;草原生态保护和利用;草原鼠兔虫病害预警及防治。
住所 靖边县北街16号
法定代表人 许立胜
开办资金 152.98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靖边县林业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06.4万元 174.7万元
网上名称 靖边县草原和草业工作站.公益 从业人数  2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年来,我站在县委、县政府和县林业局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市、县和林业局工作会议精神,立足工作实际,坚持生态建设保护为基础、建设为重点、管理要加强、利用要合理的草原管理方针,认真履行职能,扎实抓好各项工作。通过全站职工的共同努力,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一年来工作总结如下:一、草原建设保护工作(一)全年,人工种草任务是8万亩,今年我站工作人员从3月份开始下乡,下乡人员深入田间给种植户指导施肥、翻地、种植等技术。每周一汇报种草进展情况,投放各类草种3950斤,全年完成人工种草9.3万亩,其中种植紫花苜蓿0.6万亩、沙打旺0.4万亩、青贮玉米7.2万亩、甜高粱0.6万亩,其他种草0.5万亩,超额完成任务的16%。(二)我站积极推广优良牧草新品种,引进推广牧草新品种有WL323、北极雄、大力士甜高粱、美国WL45、科多2号私用玉米等5个品种,推广种植600亩,分别在黄蒿界镇、东坑镇、海则滩等镇推广实验,效果显著。(三)配合能源办、发改局、林业局草原现场勘验8人次,严格按照国务院关于征占用草原的审核审批管理办法,由分管副站长带队,采取现场勘验地形地貌、打坐标等方式对延长、长庆、国电、华电等国有企业和我县境内的个人和企业临时占用草原,依法完成草地审批工作,全年没有未批先占现象,草地审批规范有序。(四)为了切实做好防虫灭鼠工作,以监测预警为主,确保草原生态安全。按照虫害、鼠害的的具体危害情况,今年我们投资10万元购买了雷公藤、c型肉毒素、甲氨磷、d型肉毒素、溴敌隆、毒鼠强、吡虫啉、溴氯菊酯、苦参碱、绿僵菌、白僵菌等防虫灭鼠药品,同时配备电动喷雾器20台和相应的物力人力,并制作操作手册和投药袋,发放相关操作手册2500份,投药袋2800个,共完成灭鼠虫面积20万亩,(虫害11万亩、鼠害9万亩)。(五)今年我站认真组织落实,强化措施,增加草地建设投入,积极推广饲草加工利用技术,指导养殖场、养殖户、贫困户青贮等提高饲草利用技术5场,170人次,向养殖户发放饲草加工机械20台,并派专业技术人员到户指导柠条拉丝技术,全年收获青贮氨化农作物秸秆17.8万吨;饲草加工利用率提到62%以上,从而普及饲草综合利用技术,饲草利用率得得到了有效地的提高,为我县养殖业提供了物质基础。(六)我站认真开展以“保护草原生态、建设绿色靖边”为主题的普法宣传活动,利用集市、庙会、进村入户,发送手机短信和手机微信等狠抓草原普法宣传工作,全年普法宣传共7次,发送短信、微信12000条、宣传资料5700份,宣传手袋3000个,宣传围裙500个,宣传帽子500个,固定宣传牌3块,通过宣传进一步提高全县广大人民群众依法保护草原和合理利用草原意识法律意识和生态意识。(七)、完成2020年京津风沙源工程建设任务:新建人工饲草基地3000亩,饲舍暖棚建设45000㎡,青贮窖2200立方。工程总投资749.4万元,工程涉及梁镇、东坑、席麻湾、王渠则、杨桥畔、海则滩、红墩界、镇靖、张家畔、中山涧、青阳岔等乡镇,该项目在实施中。该项目已全部完成.项目的实施即可丰富了我县的牧草资源,提高了人工草地和天然草场经济效益,促进草食畜牧业的发展,又可改善我县的生态环境。(八)、乡村振兴工作,按照县委、政府、县林业局乡村振兴会议精神要求,我站积极配合县委,县政府、县林业局的扶贫工作,包抓东坑镇黄家峁村,了解、核实贫困户家庭基本情况和致贫原因,按照乡村振兴的目标,结合包扶村以及贫困人口的实际情况制定可行性、长远性的脱贫项目,充分结合我站的工作实际发挥服务作用,达到及既为贫困户“提路子”,又要为贫困户“提服务”的目的,确保扶贫项目尽早服务于贫困户,使他们早日脱贫致富。全年为贫困户修羊棚14处,发放草种1200斤,发放柔丝机42台,扶持资金得10万元以上,全年完成了本年度的乡村振兴工作。二、取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综上所述草原生态和饲草利用有效地提高,草原资源质量明显改善,进而更好地发挥草原的多种生态效益,同时提高我县牧草种植企业及个体的积极性,间接的对草原生态和农户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为保护和改善区域经济和生态环境发挥重要作用。三、存在的问题1、经费投入不足,产业建设滞后人工种草机械化程度低尤其是收割方面更突出,这就直接导致运输成本高、销售难、种草效益低。建议上级部门应加大对牧草种植、收获机械化生产资金的投入,支持龙头企业和农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要结合生态建设项目,加大对人工种草、饲草料基地建设、青贮窖建设和机具配套资金的投入。优质牧草试验推广、草产业保护建设工作、草原生物灾害防治专项基金的设立等经费不同程度的短缺,也同样制约各项工作开展。草原监测专项经费不到位,监测设备无法购置导致工作开展缓慢。2、从事草业生产一线人员和技术干部知识仍待更新随着当今牧草产业化程度的提高,优质牧草规模化和标化生产以及高效利用成为不可扭转的发展形势,从事草业生产者要跟上和适应现代草业发展的步伐,唯一的办法就是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建议上级部门制定中长期草业知识培训计划,避免我县草业发展再走弯路错路。总之,我们虽然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离上级部门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下大力气,艰苦工作,为全县草牧业科学持续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四、下一年工作计划(一)工作思路下一年,我们将结合我县林业局发展的总体思路,通过优化牧草种植结构、强化牧草种植环节、狠抓牧草科学管理、打造牧草龙头企业、疏通牧草购销渠道来加强我区牧草体系建设、保障草畜平衡,来达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共赢的最终目的。(二)重点工作1、加强草原保护建设宣传,增强人们合理利用,保护建设草原意识。2、全面开展人工种草及优质牧草品种试验示范推广工作,提高规模种草产业化水平,同时积极做好其他项目的技术服务工作。3、完成2021年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退化草原修复的各项工作。4完成2021年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荒漠化治理的各项工作站。5、做好天然草场更新改良补播、草地监测和鼠虫病害的防治工作,促进草畜平衡。6、强化培训工作,组织开展牧草种植、管理、加工、储备技术培训等。7、按照上级的工作安排,认真做好下达的各项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