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麟游县农村公路发展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公路畅通提供养护与路政管理。贯彻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政策法规;对管辖区的公路实施养护;拟定年度日常养护和养护工程计划并组织实施;负责农村公路路政管理。 | |
住所 | 麟游县杜阳路35号 | |
法定代表人 | 李红忠 | |
开办资金 | 293.51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麟游县交通运输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18.86万元 | 309.07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我中心在县交通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的规定,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圆满完成年度工作和章程规定的内容,没有违纪违法情况发生。现将业务开展情况报告如下: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严格考核,科学管护,路况质量稳步提升1.加强队伍建设。组建养路队13个,制定养护人员聘用办法,择优招聘养护人员76人,投资3.5万元,对阁头寺、两亭,丈八养路队队房进行安全鉴定,制定改建方案。2、持续开展常态化养护。今年来,累计清扫路面5645297平方米,清理边沟874750延米,清理路面堆积物121处100.2立方米,整修边坡724000平方米,疏通涵洞91道63.01立方米,人工清清理塌方203处1779立方米。县、乡、村道技术状况指数MQI分别达到80.4、79.9、80,实现农村公路路况质量稳步提升。3、加大路面病害处置。制定病害道路维修计划,投资10.7万元,购买路面冷补料32吨、切割机1台,平板夯1台,分散到各养路队,对县乡道路面小面积坑槽进行修补,全面提高道路通行安全性和舒适性。4、开展路域环境整治。制定印发了整治方案,安排养护人员清理公路“三堆”,捡拾沿线垃圾,修剪行道树,清理枯枝落叶,维护附属设施,有效制止占用公路打场晒粮、摆摊设点等行为,促进路域环境明显改善。5、加强桥涵检测维护。建立桥梁工程师制度,对县乡道桥梁进行排查,及时处置隐患,完善相关标志,投资29.5万元,对全县农村公路112座桥梁进行安全检测,落实监管维护措施,全力保障桥梁运行安全。6、严格村道养护管理。大力推行“路长制”管理机制,投资2.47万元,新增镇级路长制公示牌7付,按照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理“1+9”实施细则,将村道养护与公益性岗位整合,全县通村公路列养率达到100%,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的交通保障。(二)典型带动,示范引领,服务功能日趋完善1.健全创建机构。制定印发了《麟游县创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实施方案》,成立创建机构,明确创建任务,落实专职人员,制定爱路护路乡规民约,农村公路管理机构设置率和正常运转率均达到100%。2.强化日常管理。建立“路长制”管理机制,落实县有路政员、镇有监管员、村有护路员的路产路权保护队伍,全面加强对辖区内农村公路有效监管。3.加强道路养护。坚持群专结合,有路必养的原则,实行日常养护与季节性养护相结合,各行政村建立了村道管理议事机制,制定爱路护路村规民约,落实通村公路养护人员165人,积极开展通村公路路域环境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观。4.提升服务水平。实施隐患整治工程3条10.8公里、养护工程11条46公里、完善工程5条9公里、安防工程13条21.7公里,全县自然村实现了水泥路全覆盖和建制村通路、通车、通邮的目标。5.严格创建标准。深入推进“双文明”创建,打造崔西路文明路段24.4公里,施划路面标线约5189平方米,减速震荡线548平方米,维修损坏的波形护栏20处184米。投资58.5万元,对洪泉养路队进行提升改造,全力打造高标准文明养路队。(三)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安全生产平稳向好1.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了安全生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2021年安全生产工作要点》,全面落实重预防、抓源头,重管理、抓日常,重过程、抓细节的安全防范措施,有效保障安全生产工作平稳向好。2.加强安全宣传。组织干部职工观看安全教育专题片2次,开展宣传7次,发放宣传资料530余份,全面营造人人讲安全、抓安全、管安全的良好氛围。3.完善管理制度。定期组织工程管理人员进入在建项目施工现场进行检查,投资18500元,为一线养路工更换养护标志服90套,确保生产作业现场安全。4.开展隐患排查。组织人员排查农村公路安全隐患105处,排查校园周边道路安全隐患查隐患路段6条,投资8.39万元,栽设标志牌44付,施划标线140平方米、减速标线247.8平方米,不断提高道路安全水平。5.加强防汛防滑。投资3.8万元,新购发电机1台、油锯1台、铁梯13个、高枝锯13把、推车13辆、沙袋500条、细砂10立方米,防汛物资储备总量达26个品种1600余件。投资15万元,购买融雪剂66吨,防滑砂154立方米,撒盐机13台,保障冬春季节农村公路通行安全。6.加强路产保护。积极开展路域环境整治,依法取缔马路市场3处,保障道路通行顺畅,预防事故发生。开展货运车辆整治,投资10695元,在崔西路、河崔路栽设货车禁行标牌10付。7.加快水毁抢修。组织人员排查县乡公路水毁路段103处,先后租用装载机12台38.5台班、挖掘机9台54.5台班,自卸车1台10台班,清理公路塌方200余处约35000多立方米,抢通中断道路4处,开挖淤塞水沟27.4公里,举全力保障群众出行安全。(四)完善制度,严控质量,工程建设稳步推进1.完成2020年尾留工程建设任务。积极落实全县疫情防控与项目建设两不误精神,有序安排在建项目施工单位复工复产,克服了时间紧、任务重等诸多困难,顺利完成河崔路、招竹路山体滑坡点水毁治理工程建设任务,完成投资1574.32万元。2.加快项目建设进度。①实施2021年农村公路养护工程。处置隐患路段11条,实施路基工程39处、路面工程89处、安防设施43处,桥面病害1处。②实施村道隐患治理工程,投资40.57万元,处理3条村道路面病害8处1474.3平方米,修建路肩墙4处174.1立方米。③实施中省县衔接资金项目,投资1522.5万元,新建县乡道桥梁1座45延米、村道桥梁3座135延米,改建移民搬迁点道路609米,实施县城经北马坊至招贤公路沿线连接工程,新建混凝土路面4645平方米。④实施年通村公路安防工程,投资850万元,共处置村道隐患路段13条21.7公里,安装波形护栏25370延米、栽设标志牌54付、处置路基缺口1处。=5*GB3*MERGEFORMAT⑤实施通村公路完善工程,投资180万元拓宽通村公路5条9公里,加宽路面9000平方米,处置路面病害247.5平方米。3.严控工程建设质量。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从建立和完善三级质量保证体系入手,落实全过程、全方位控制措施,做到制度、设备、人员、责任“四落实”,努力打造内实外美的精品工程。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年来,在全体干部职工的不懈努力下,中心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一)“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圆满成功。建立了村道管理议事机制,健全管养机构,开展路域环境整治,建立“路长制”管理机制,全县自然村实现了水泥路全覆盖和建制村通路、通车、通邮的目标,群众满意度、幸福感进一步增强。11月被陕西省人民政府正式命名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称号。(二)“双文明”创建深入推进。打造崔西路文明路段24.4公里,修补路面坑槽,补植绿化苗木,完善安全防护、排水、标志、标线等设施,道路安全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投资58.5万元,对洪泉养路队进行提升改造,全力打造高标准文明养路队,有效提升农村公路行业形象。(三)防汛防滑安全有序。制定防汛抢险和防滑保畅应急预案,成立了防汛抢险领导小组和防汛抢险突击队,储备防汛物资26个品种1600余件,基本满足防汛抢险需求;购买融雪剂66吨,防滑砂154立方米,全力应对极端恶劣天气,群众出行安全得到保障。(四)水毁抢修及时有效。针对汛期持续性强降雨,及时组织人员开展水毁排查,先后租用装载机12台38.5台班、挖掘机9台54.5台班,自卸车1台10台班,清理公路塌方200余处约35000多立方米,抢通中断道路4处,开挖淤塞水沟27.4公里,收到各界广泛赞誉。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受新冠疫情及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工程建设进展较慢;2.个别镇、村重视不够,日常养护质量不高;3.水毁道路修复不够及时,地方配套项目资金不足。(二)改进措施针对存在问题,我单位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整改:1.完善制度,保证工程质量。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要求各施工单位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做到制度、设备、人员、责任“四落实”,全面加快项目建设进度。2.加强管理,夯实责任。进一步落实公路管理机构及各镇、村对村组道路管理养护工作的责任,建立县乡公路县管养,村组道路镇管村养的养护管理工作机制,切实提高村道管理养护水平。3.加强协调,争取资金。积极向省市业务主管部门及政府有关领导汇报情况,争取项目建设资金,对全县农村公路水毁路段进行勘察设计,制定修复方案,分轻重缓急组织修复,保障群众出行安全,更好服务县域经济发展。四、2022年工作打算1.以“十四五”规划为引领,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综合交通建设步伐,深化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改革,持续推进“双文明”创建,打造畅、洁、绿、美、安的通行环境,不断提升服务质量。2.坚持开展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养护,细化管理措施,推进日常养护与季节性养护,群众性养护与专业化养护相结合,严格质量技术标准,强化检查考核,学习先进养护技术,提升服务水平。3.深入推进“四好农村路”国家级示范县创建工作,加快项目建设,创新管理手段,强化路产路权保护,及时消除道路隐患,健立安全长效机制,不断提高服务水平。4.持续开展路域环境综合整治,严格整治标准,定期开展道路隐患排查,加快水毁道路修复,完善安全防护设施,清理路障,清扫路面,为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提供坚强的交通保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