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靖边县水旱灾害防治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指挥防汛抗旱,减轻灾害损失。防汛抗旱管理;防洪调度;抗洪抢险组织;抗旱组织;防汛抗旱资金管理。 | |
住所 | 靖边县东环路水务局三楼 | |
法定代表人 | 董水利 | |
开办资金 | 126.59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靖边县水利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5.81万元 | 46.2万元 | |
网上名称 | 靖边县水旱灾害防治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2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主要工作(一)全面开展汛前准备工作。一是做好汛前安排部署。强化风险意识,细化防御措施,以水利工程防洪抗旱调度为核心,确保重点库坝防洪安全,努力保证小型水库安全度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二是落实防汛责任。我中心全面贯彻落实水旱灾害防御责任制,小型水库安全度汛、防汛“三个责任人”、山洪灾害防御责任人全部落实到位,并在汛前进行了公示。三是全面排查安全隐患。对全县21座小型水库彻底进行了安全隐患排查,建立排查台账,对存在问题限时整改。四是做好水毁设施修复。对21座小型水库全面实施维修养护,修复水毁设施,排除安全隐患。五是完善预案编制。我中心负责编制《靖边县防抗干旱应急预案》、《靖边县山洪灾害防御应急预案》。六是加强物资储备。现库存土工布1000平方米,7.5KW泵机4台、雨鞋110双、雨量计6个、帐篷3套、洒水车1辆、铁锨120把。同时与供应商签订物资代储协议,为安全度汛奠定了坚实的物资基础。七是加快推进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和除险加固攻坚行动,全县16座超期未安全鉴定的小型水库进行安全鉴定,根据鉴定结果,拟对6座被鉴定为三类坝的病险水库进行除险加固。(二)做好汛期应对工作。一是夯实防汛基础,修订完善了水库、山洪灾害度汛预案,落实了21座小型水库“三个责任人”,对各级防汛责任人通过视频会议、网络学习等方式进行了系统培训,确保防汛责任人履职到位。二是做好应急抢险准备工作。我中心组织全体工作人员成立抢险应急队伍建设,应急抢险队伍严阵以待,充分做好应对灾情、险情的准备工作。三是加强预报预警,对通信设备、自动雨量站、山洪灾害监测和预警设备进行了全面检查维护,加强与气象、应急等部门的会商研判,及时掌握雨情、水情和防汛动态,确保预警到位。四是抓好隐患排查整改,按照“汛期不过,检查不止”的要求,我中心对小型水库、山洪灾害易发区等重点部位进行拉网式检查。针对小型水库存在问题进行了分类整改。五是严格做好24小时值班值守工作。按照防汛值班的有关规定,我中心严格执行汛期24小时防汛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保持24小时通信畅通。(三)加强山洪灾害防治。一是对县级监测预警系统平台进行维护。对防汛光纤链路、值班电话线路、卫星电话、短波电台、备用发电机等通信设备进行了全面的检查、维护。二是建立短信群发平台,预警信息第一时间向县、镇、村三级防汛责任人同时发送,坚持以防为主,防灾救灾相结合,确保及时预警,提前防范。三是统筹推进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建设,以防为主,防治结合,以调查评价、监测预警系统、群测群防体系等非工程措施为主,非工程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四是多方筹措资金,安装山洪灾害远程自动监测设备。在周河镇巡检司村、青阳岔镇卧牛城村、宁条梁镇新桥水库、杨桥畔镇鸽子畔水库、青阳岔镇陈家砭村、龙洲镇龙一村等山洪灾害易发生地区实现了靠智能能源发电及4G网络维持远程视频监控。(四)自然灾害风险普查。按照省市第一次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办文件及榆林市《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榆林市水旱灾害风险普查实施方案》要求,我中心认真组织开展水旱灾害风险普查工作,落实第三方支撑单位,开展外业普查及内业整编工作。目前,干旱灾害致灾调查完成进度为60%;洪水灾害重点隐患普查中,水库普查完成度为85%,堤防工程普查完成度为50%;确定11条河流洪水淹没图确定绘制范围。(五)宣传工作。6月16日,利用安全生产月等宣传活动开展了山洪灾害防御常识的宣传活动,力争加强水旱灾害防御宣传,提高广大群众防御洪灾的意识。共悬挂横幅1条,制作宣传展板1个,印发宣传材料200份。此外,与通讯公司签订协议,利用手机短信推送宣传信息20条3.2万人次,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防洪意识和防御能力。(六)党建工作。一是党的建设党建全面提升、全面过硬。今年我中心成立了党支部,支部现有正式党员5人,积极分子4人。9月份,党建室完成了上墙内容更新,并指定业务骨干专职做好党建工作。二是严格落实各项党内外活动。全年开展“三会一课”12次,组织全体干部学习了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七一”讲话等内容,开展“车让人人守规”志愿服务活动5人次,街道义务除雪2次等活动。(七)其他工作。1.机构改革执行到位。机构改革后我中心主要职责为负责为全县水旱灾害防御提供技术支撑等。截至11月底,我中心现有在职工作人员28人,其中设主任1人,副主任1人。中心内设机构有办公室、财务室、党建室、巡察股、业务股,各股室有独立办公场所,办公设备、上墙制度均已更新,单位运行有序高效。2.认真开展疫情防控。我中心全体人员已完成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干部职工健康码注册率100%,并外来人员来访登记、工作人员外出报备制度,真正做到严防死守,坚决遏制疫情扩散和蔓延,确保人员生命安全。3.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汛前,巡察股成员对全县中小型水库开展了汛前安生隐患排查,形成了隐患治理台账。同时,在所有项目开工前,与施工单位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要求施工单位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各项措施。此外,汛后还对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问题隐患和预防“一氧化碳”中毒进行了专项排查。4.综治维稳工作扎实推进。今年我中心定期分析稳定形势,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落实综合治理措施,使综治维稳工作进一步规范化、法制化,出台了《非正常上访事件处置方案》、《网络舆情监测和引导工作机制方案》,认真开展了平安建设,在化解水旱灾害防治领域的矛盾纠纷上做到了早预防早介入早化解。5.干部作风整顿成效明显。自全市干部作风整顿开展以来,我中心紧急围绕不知责、不履责、不尽责、不担责和任性用权等问题,全体干部深入查找自身问题,共收集问题30余条,全部按时间节点整改到位,整改成效明显。二、主要取得的经济、社会效益(一)经济效益。为应对今年我县出现严重气象干旱,我中心紧急开展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设。累计争取到位抗旱资金729万元,其中中央水利抗旱救灾资金90万元,省级水利发展资金50万元,省级抗旱资金35万元,省级水利救灾资金124万元,市级抗旱资金130万元,县级抗旱资金300万元。新打水源井33眼,维修机井5眼,建设简易抽水站23处,维修泵站3处,采购了一批变压器、水泵、管网等抗旱物资,保障灌溉面积2万余亩。(二)社会效益。我中心将“我为群众办实事”与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相结合,及时研判旱情,科学谋划抗旱措施,通过向县委县政府争取资金,为全县16个镇(便民服务中心)35个行政村开展了新打机井、新建抽水站、新配变压器等一系列应急抗旱措施。据统计,该工程共投资254万元,实施27个项目,受益人口为701户1804人,其中贫困户受益141户436人。三、存在的问题1.缺乏技术人员。我中心为新成立机构,现有人员从事水利业务时间短,导致监测预警系统运行管理、水利工程建设等方面技术力量薄弱,严重制约我中心正常开展业务。2.防汛意识淡薄。少部分基层干部由于多年没发生过大的洪水,存在麻痹思想,对防汛工作不能引起高度重视。公众防汛抗旱意识淡薄,主动性、积极性不高,致使对防汛抗旱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到位,防汛抗旱意识不强,有麻痹思想和松懈情绪,缺乏主动防汛抗旱、长期防汛抗旱的意识。3.职能划分不明。灾害防治职责划转到县应急管理局,但我中心又承担水旱灾害防御工作和山洪灾害防治工作,两个部门都指导乡镇开展相关工作,给乡镇开展防汛抗旱工作造成认识上混乱,如有些乡镇出现分管应急工作的不管防汛工作的现象。三、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牢固树立防大汛、抗大旱的思想,以落实防汛抗旱责任制为核心,以防洪保平安、抗旱保发展为重点,以提高防汛应急能力建设为抓手,汛前开会动员工作、全面排查小型水库及山洪灾害重点区安全隐患工作以及开展培训三个责任人。二是继续认真做好汛期24小值班工作,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加强汛期值班制度、巡查制度、不定期排查水库安全隐患排查,与气象局、应急局的联系,做好防汛、抗旱的基础工作。加强巡查。三是进一步强化基层防汛组织能力建设。加强各级防汛专职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完善防汛值班制度和检查抽查制度,规范防汛值班工作;建立和完善防汛信息报送制度,进一步规范防汛信息报送工作。四是进一步完善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将监测预警平台系统设施升级改造硬件、软件系统,维修简易雨量站设备,更换监测预警平台设施,整改系统安全隐患。五是加快一批水利工程建设。一是加快小型水库安全监测设施建设,力争明年6月份建成雨水情测报系统及小型水库安全监测系统,保障小型水库安全运行;二是根据水库大坝安全鉴定结果,积极推动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力争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工作在2年内陆续完成。三是继续加强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设,总结今年抗旱经验,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靖边县水旱灾害防治中心2021年12月16日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