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陕西省>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陕西省团校)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陕西省团校)

发布时间: 2022-04-19 16:37
单位名称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陕西省团校)
宗旨和业务范围 培养高等专科学历技术应用人才,促进科技文化发展。专业设置;青少年工作与管理、社区管理与服务文秘、旅游管理、新闻采编与制作、广告设计与制作、会计电算化、商务英语、物流管理、电子商务、工商企业管理、计算机信息管理等高等专科学历教育;共青团干部岗位培训;其他技能培训。
住所 西安市含光北路155号
法定代表人 刘瑞明
开办资金 41499.4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陕西省委员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4813.3万元 50263.3万元
网上名称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陕西省团校) 从业人数  16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度,陕西青年职业学院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是校院发展历史上极为特殊、很不平凡且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面对生存与运行交汇、改革与发展交织、老常态进入新常态的现实情况,校院党委紧紧团结带领广大师生,扎实推进教育教学管理、政务保障服务、疫情舆情安全稳定和攻坚克难重点任务,新校区正式启用,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一、明确“一个突出、三个着力”,全面攻克急难险重任务(一)突出党的全面领导,为推动校院事业健康发展提供坚强保证。一是加强党对校院工作的全面领导。党委发挥出“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作用,坚决扛起建设党在青年工作领域特色鲜明的政治学校、推动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政治责任。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及时研判、主动报告改革发展重大问题,重大事项集体研究、果断决策,攻坚克难任务紧盯不放、着力推进,召开党委会22次,研究“三重一大”事项63项,党委坚强领导为顺利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破解难题、推动发展保驾护航。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院)长负责制,召开院长办公会29次,推进会40余次,推动校院各项工作落地落实。二是坚持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同向发力,提振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精气神。理论武装再强化,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落实习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举办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完成“我为群众办好事”清单80条,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从党的百年历史中汲取力量,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不断提高;工作作风再夯实,领导干部带头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强化政治监督和日常监督,廉政风险防范体系不断完善。推进“勤快严实精细廉”作风转变,特别面对疫情防控、新校区建设等紧迫任务,广大干部职工知责于心、担责于身,以实际行动展现出凝心聚力谋发展的强大合力。(二)着力破解瓶颈难题,如期实现新校区教育教学基本正常运行。党委以更高政治站位综合研判、从维护校院改革发展大局和师生利益着眼,提出“苦战十个月,有力有序有重点加快新校区建设,确保2021年秋季学期教育教学基本正常运行”总要求,义无反顾强力推进新校区建设。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召开4次党委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破解难题,班子成员坐镇一线、靠前指挥,召开现场会50余次,全院上下不畏艰难、拧成一股绳,不要只争朝夕、只要争分夺秒。二是统筹系统推进。落实政府专项债1.7亿元,及时完善施工方案,严把时间节点,食堂、公寓、信息化建设、营具、教具等工作迎难而上,校区搬迁顺利推进、按期完成,想方设法攻克水电气暖网道路等基础设施中的“疑难杂症”,学生报到前夕大量干部职工昼夜奋战处理吃住学行等涉及入驻的“细枝末节”。严控超概算和成本造价,依法依规做好立项招标和全过程审计,建设精品工程、廉洁工程。新校区秋季学期正式启用,教育教学平稳正常运行,掀开了校院高质量发展的崭新一页。(三)着力保障师生健康,众志成城坚决打赢校园疫情防控攻坚战。一是动员部署快行动。落实上级部门和属地部门疫情防控要求。疫情发生以来特别是12月校园封闭管理以来,党委第一时间研判部署,成立工作专班,配齐工作力量,党委班子成员主动担当、率先垂范,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中层干部、辅导员、后勤保障等人员第一时间返校,坚守岗位、无私奉献,党员干部冲锋在前、挺身而出,形成疫情防控的强大合力。做好师生健康监测、核酸检测和线上教学,建立处级干部包抓公寓、辅导员包抓楼层、联系系处级干部、行政人员、后勤人员、志愿者协同保障工作机制,完善“楼长—层长—舍长”网格化服务体系,上好疫情防控思政大课,发布宣传教育类信息200余条,阅读量达20万以上,防控工作和师生抗疫新闻得到多家官方网站和主流媒体宣传报道;完成寒假学生放假返家工作,学生平安顺利返家。二是从严从细抓落实。做好新冠肺炎、出血热等各类传染病防控工作,健全“三案九制”和其他预案23项,优化应急处置流程,落实信息报送、门禁管理、卫生清洁、物资供应、隔离管控、疫苗接种等一系列常态化防控措施。发挥公寓委员会作用,妥善做好2例出血热学生的救治工作,师生健康、校园无疫。(四)着力化解风险隐患,持续保持校园安全和谐稳定的良好态势。一是重预防、除隐患。夯实安全稳定责任,加强“人防、物防、技防”体系建设,配强安保力量,做好校园巡查和隐患排查。妥善解决扩招合作办学单位的合作办学事宜,加强食品卫生安全和饮用水安全,推进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建设。结合校区新常态,完善值班安排,加强值班值守,严肃值班纪律,突发情况及时报告和处置。二是重日常,抓重点。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党委专题研究意识形态工作,制定年度实施方案,定期向上级部门汇报工作落实情况。紧盯重大节庆日和重要节点,通过线上线下合力开展学生安全教育,完善心理健康预警防控体系,心理健康教育获省级二等奖3项。落实院领导联系系、处级干部联系班制度,了解学生学习、思想、心理和生活等情况,协调解决问题。强化网络阵地管理,开展专题培训和网站内容专项自查,强化信息发布管理和监督,制定舆情应急处置办法,化解舆情风险隐患20余项,校园总体安全稳定。二、坚持“一个中心、四个结合”,培训事业和高职教育再上水平(一)坚持教学为中心不动摇,人才培养质量有新提升。一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明确了专业改革“撤、并、分、增”基本原则。13个专业实现“1+X”证书覆盖。建设16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3门课程评为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校企联合开发7门课程,新增37个校外实训基地,举办4项院级技能竞赛,学生在省级及以上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奖23项,专升本上线达476人,人数再创新高,扩招教学管理日趋规范。二是提升师资队伍能力水平。事业单位公开招聘17人,制定《教师师德考核办法》,实行“师德失范一票否决制”。青年教师导师制卓有成效,选聘21名专业带头人,教学督导不断加强,1名教师获评省级教学名师奖。解决职称评审和岗位聘任难题,按规定配备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心理健康教师,落实思政教师职称评聘“三单”。教师获批专利4项创历年之最,科研成果获市厅级及以上奖项17项,出版著作、教材16部。(二)坚持铸魂与育人相结合,教育引领青年有新面貌。一是完善思政工作体系。建立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思政工作专题会,推进思政工作台账落实。打造思政课教师教学团队,创建学生青马研习社、举办学生讲思政课比赛深受好评。加强学生干部理论学习,丰富开展主题团日活动,出台《征兵工作实施办法》,48名青年学子参军报国。二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实施学生“五大核心素养”培养,深化学生面对面谈心谈话工作,实现“一对一、面对面、全覆盖”,面对面谈心谈话成为开展学生思想引导、学业指导、心理辅导的重要抓手;出台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办法和体测管理办法,开展学生课内三分钟演讲。落实学生会、学生社团改革要求,正确引导管理各类社团、学生组织。做好评先选优和学生资助,132名学生投身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选派20名志愿者参与“十四运”162场次的赛会志愿服务,“十四运”志愿服务团队获评团省委2021年优秀实践团队。(三)坚持招生与就业相结合,学生成长发展有新舞台。一是积极做好招生工作,办学规模稳定向好。各工作组精心组织开展招生宣传,坚持线上线下招生相结合,发布线上推文、短视频130余个,利用陕广新闻平台组织4次线上直播宣传,为3.8万人次的考生和家长提供面对面咨询服务;与4所中职院校开展“3+2”合作,为综合评价招生注册新生发放交通补贴,录取三年制新生2208人,五年制新生139人,高职扩招注册21人。二是切实加强就业工作,精准开展指导帮扶。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举办招聘会30余场,提供就业岗位1.2万个;举办6期专题辅导,开展简历制作大赛和礼仪知识竞赛活动,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对就业困难学生实行“一对一”帮扶和岗位推荐。3名同志获得省教育厅就业工作表彰,毕业生初次去向落实率90.8%,位居全省高校前35%。(四)坚持改革与发展相结合,团校培训研究有新成果。一是落实团校改革要求,突出政治培训。按照群团改革精神,加强会议研究,积极与省委编办沟通解决机构规格和“三定”问题,对新老校区在办学功能和空间上做了基本划分,为团干部教育培训创造了独立办学空间。举办线上线下团干部及青年骨干培训班27期,培训学员6256人次;获得互联网营销师和农业经理人的培训资格,完成团校门户网站建设,团校宣传片制作和承接的安吴青训班纪录片拍摄工作有序推进。二是强化理论学习研究,改善培训条件。1篇论文获全省党校系统征文一等奖,1项省级课题结题,编写专著1部,完成“照金精神”“最美奋斗者赵梦桃”视频制作,团校工作荣获院校工作协会3项表彰。推进含光校区提升改造,家属楼南楼改造完毕,电梯投入运行,水电管网改造完成,青年公寓餐厅改造完工并投入使用,学员就餐条件有效改善,校园环境得到较大改观。(五)坚持管理与增效相结合,依法办学治校有新作为。一是深入落实依法治校。推进制度“废改立”工作,建立制度清单,抓好制度贯彻落实。开展教材内容专项排查整治,重要事项主动公开,自觉接受监督。调整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加强产学研基地建设,为600余人提供技能培训,开展慰问、农产品认购和志愿服务等活动。二是加强预算绩效管理。统筹安排各类资金,出台资金管理相关制度6项,审计监督相关制度3项,审计整改全面完成;全年财政收入1.11亿元,事业收入4783万元,分别较上年增长30%和13%。从严把关资产报废处置和购置程序,强化内控体系建设,依法依规完成94项采购招标,中标金额7986.56万元,节约资金873.94万元,节约率达到9.8%。强化采购全过程监督,确保工作在阳光下运行。关心教职工生活,逐步提高福利待遇水平,师生幸福感获得感有所提升。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1、陕西省教育厅2021年陕西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优秀组织单位(陕教函[2022]50号)2、中国青年工作院校协会2021年“党的精神”系列微课程参与单位受表彰单位(院校协发[2021]17)3、西安市公安局碑林分局2020年度经文保工作先进单位(西公碑经文保经发[2021]1号)4、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志愿服务先进单位(全运组办发[2022]3号)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1、陕西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于2022年1月27日向我院捐赠2.8万元抗疫防疫物资用于学院新冠疫情防控工作;2、旺旺集团西安分公司在疫情期间向我院捐赠食品、饮品等生活物资用于学院新冠疫情防控工作;3、陕西省慈善联合会于2022年1月12日向我院捐赠蔬菜若干用于学院新冠疫情防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