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镇安县> 镇安县中心敬老院

镇安县中心敬老院

发布时间: 2022-04-19 16:19
单位名称 镇安县中心敬老院
宗旨和业务范围 爱老、尊老,敬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向集中供养的农村五保供养对象提供符合食品卫生要求和农村五保供养对象身体条件的膳食、服装、被褥生活用品、日常诊疗服务、监护工作、开展文化体育活动、餐具日常消毒、室内外环境卫生打扫、妥善处理丧葬事宜。
住所 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永乐街道办事处王家坪社区一组
法定代表人 兰金钱
开办资金 245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镇安县民政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034.49万元 1042.91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3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等级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在镇安县民政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认真执行本单位的章程和各项规章制度。一、执行本单位章程及规章制度情况。严格按照《章程》规定,建立了相关的会议制度、议事决策规则,召开决策会议4次,研究单位重大事项。进一步完善了单位各项管理制度,健全管理机制,规范单位正常运行,并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开展业务活动,无违法违纪情况发生。二、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业务活动:(一)、加强学习,提高人员素质。我们中心敬老院一直坚持周三例会制。一是总结上周工作,安排本周工作;二是集体学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特别是对养老政策和民政兜底政策作为重点学习;三是学习护理技能知识,利用培训课件和网络下载课件进行学习。今年7月份,我院组织17人到商州区商洛学院参加了为期十天的养老护理员培训,专业老师理论授课,并采取现场互学的方式,学习如何为卧床不起老人擦身洗浴、换衣、喂饭、大小便清理和日常辅具的使用等技能。在学习中每人必须认真书写学习笔记。参加培训人员全体合格并颁发养老护理员五级证书。管理员的基本素质有了明显改善,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责任心有了明显的提高。(二)、敬老孝亲工作从日常小事体现。1、定期为老人洗澡、理发、检查身体,建立建全个人档案。2、定期为老人配发相应的生活用品,如袜子、裤头、背心,内外单、棉衣裤以及牙膏、牙刷、毛巾、卫生纸等。3、协助、督促老人刷牙、洗脸、洗手、洗脚、梳头;给老人整理床单、床铺,随时为老人修剪手、脚指甲、剃须。4、每天给老人打扫、清理桌面、窗台、地面等卫生,为老人清洗衣服,床单、枕巾、被套,洗涮碗筷。让供养人员有一个干净卫生温馨舒适的生活环境。5、为老人订置文化娱乐用品,如象棋、扑克、羽毛球等,丰富了老人的日常生活,同时积极组织老人参加义务劳动,整理花园、清除杂草等,通过劳动教育增加了老人间的凝聚力。6、手把手教老人正确使用配置用品,如轮椅、助行器、坐式卫生马桶等生活用品设施。7、制定食谱,实行荤素搭配每周吃三顿肉,为老人提供可口便于消化的饭、菜,饭菜,做到了天天不重样。8、积极开展卫生先进创建活动,并组织了一系列全员参与的卫生活动,打扫卫生不留死角,保证了公场所、老人寝室、环境卫生的清洁。9、对生病老人和失能老人由护理人员送餐入室进行喂养。帮扶他们大小便,给他们洗脚,洗脸。清洗身子,更换干净被褥,定时翻身护理工作。确保院内卧床老人从未出现压疮现象。对重病老人及时送医院治疗。10、狠抓敬老院硬件建设,为达到养老服务质量建设标准,在民政局统一安排下,敬老院积极配合施工单位进行整修,定期更换消防设施,使院民生活环境进一步完善,院民日常安全更有保障。11、安全管理方面,实行每天三次查房,三餐查人,每周两次对老人房间大检查,检查老人房间有没有不是生活用品的危险物件,老人有没有过期食品;对老人拐杖实施晚收早发措施;严禁老人在房间吸烟,设立吸烟室;对花园里水泥条凳的棱角采取用毛毡包裹防止老人不小心碰伤。(三)、完善规章制度,强化纪律意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制度管理就没有约束。在以往建立规章制度的基础上,今年又建立了《疫情防控工作制度》,强化了《带值班制度》、《在岗签到制度》、《考勤制度》等,制作了“四个一制度展板、带值班展板、去向公示展板”等;疫情防控方面制定了《疫情防控应急预案》、《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方案》、《院民体温监测制度》、《消毒制度》、《来访人员登记制度》、《疫情期间门卫防控管理制度》等。借助冯书记在《全县干部作风建设主题活动动员大会的讲话<开展“聚心气、提士气、扬正气、促发展”>为主题的作风建设活动》为契机,开展我院纪律作风集中整顿,通过整顿夯实了工作责任,规范了请、休假制度、增强了职工纪律意识。(四)、加强业务培训,提升服务质量。中心敬老院的管理员在初开院几年,业务能力达不到规范要求,近两年在县民政局的安排组织下,我院先后分别参加了省、市、县组织的业务培训,现在本院已有高级护理1人,中级护理6人,初级护理17人,通过走出去,开阔了管理员的视野,通过纵向横向对比,找到了自身工作的差距,通过业务培训后,工作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五)、完善基础设施,搭建服务提升平台。中心敬老院建院九年,当初的设备、设施陈旧老化,已达不到现代特供养老需求,特别是供水系统、洗衣机、洗澡间等必备设施,严重妨碍着敬老院的日常工作,增加了管理员的工作难度。2018年后在县民政局的大力支持下,投资300多万元,更换护理型床位70多张,加强了全护理人员的照护工作,重新修建了供水系统,购置了大型洗衣机、烘干机,修建了晾衣房,扩建了洗澡间,各楼层铺设了防滑垫,进行了无障碍通道改造,新建了供暖设备,增设了特护区,购置了特护设备,重装了全套监控设备,修建了全院四栋楼之间连接的防雨连廊改造和绿化区铺设塑胶防护,极大地改善了特困供养人员的生活条件。(六)、扎实工作,切实提升服务质量。我们严格按照国家扶贫兜底政策要求和服务质量提升115项指标健全制度和开展工作。1、今年新入住五保老人60人,解决了他们日常生活面临的所有问题;2、妥善处理院内死亡13名五保老人的丧葬,让其他老人体会到生有所养,死有所葬,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3、我们在重阳节为全体老人集体过生日,让所有老人都能感受到这个大家庭的温暖,体会被重视和尊敬的感觉;4、给全体职工和院民做了全面体检;5、全年我们共接待各类工作检查十多次,其中国家、省、市、县检查疫情防控及其他检查十余次,各项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三、取得的主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取得的社会效益有以下几个方面:①让孤寡老人生活有了依靠,集中管理可以互相交流,照应,他们安心的在敬老院生活,有利于老人心情舒畅,延长了寿命。②让老人精神得到安慰,有利于提升社会生活幸福指数,推动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③集中供养给社会上减少了不稳定因素,为社会秩序好转奠定了基础。2、取得的经济效益:五保人员的集中供养减少了资源的浪费,节约了政府人力和物力投入。四、目前存在的问题。1、管理员业务水平低,特别是心理疏导方面尤为欠缺。2、有的管理员缺乏与院民沟通的方法技巧,工作方法简单粗暴。3、房屋墙皮多处脱落需要修补,还有几处房间漏水需整改,部分设施设备陈旧老化需要更新。4、受夏季强降雨袭击,饮水工程受损需要重建。5、全失能人员增多,浴室需要改造,设置扶手以及坐椅,方便管理人员为失能老人洗澡。五、整改措施。1、强化业务知识学习,注重老人心理疏导。2、加强老人安全管理,对存在安全隐患的人员重点看护。3、对陈旧老化设备、受损工程、需改造工程上报分管县局,争取上级资金支持,早日整改。六、下一步工作计划。1、组织单位职工认真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深刻领会“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政廉洁”五项标准的内涵。2、努力提升服务质量,让五保老人深刻体会“老有所住,老有所乐,老有所医”实现入住人数达200人以上。3、继续参入培训计划工程,分批次安排20人左右实行中级养老护理培训。4、多方争取资金支持改造院容院貌,敬老院年代久远,外貌明显陈旧,房顶多处漏水。5、改善居住条件,目前有护理弄床位90张,争取达到150张,实现失能、半失能人员全部睡上护理型床位。6、提升文化娱乐生活,邀请社会爱心人士及单位每逢节假日前来进行文艺演出,促进精神文化氛围。7、为全失能人员每人房间都安装上网络电视。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我单位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书证书号:PDY93262661102512D4001有效期:2022年2月至2026年12月。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2021年度本院接受捐赠的米、面、油每次统一入库后院民食用;武装部捐赠的口罩统一入库房院内使用;志愿者捐赠的水果类、零食、月饼、方便面等现场分发院民。有捐赠台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