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镇巴县> 镇巴县社会经济调查中心

镇巴县社会经济调查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4-19 09:29
单位名称 镇巴县社会经济调查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反映本地区农村社会经济的概貌、特点产业结构、粮油产量、农民收支等各方面情况。并进行大量的定性定量分析为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了了解研究本县实际、实施科学决策提供详实的数据资料。
住所 镇巴县泾洋街道办事处新街22号
法定代表人 钟健
开办资金 17.2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镇巴县统计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4.1万元 11.34万元
网上名称 镇巴县社会经济调查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1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2021年,镇巴县社会经济调查中心在国家统计局汉中调查队的精心指导下,严格按照统计报表制度全面完成了“两项收入”、畜牧统计、粮食统计、劳、农业统计、动力调查工作。一是强化组织实施。为及时、高效完成2020年报和2021年定报任务。二是加强培训。针对基层统计专业人员更换频繁,今年组织了2次农业基础知识和统计专业知识培训,统计人员对各类报表、台帐指标内容等进行了详细讲解、现场答疑解问,重点强调表间逻辑关系,提高报表质量,明确了镇村统计报表上报具体时间,确保了全年统计报表按时、准确上报。取得的主要效益和经济效益1、“两项收入“调查工作,一是根据国家统计局汉中调查队《关于进一步加强住户调查业务工作的通知》(汉调字〔2018〕16号)文件精神,制定出台符合本县实际的《镇巴县住户调查辅助调查员、记账户考核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该办法将本县参与住户调查工作的所有辅调员和记账户纳入考核范围,从参加会议、报送表册、访户、数据审核、调查工作、记账质量等方面,进行积分量化考核。在文件规定的标准补贴之外,实行辅助调查员奖惩制度,将记账户的记账笔数和记账质量、辅调员的工作成效直接与考核补贴挂钩,并根据年度考核情况,每年评选出4名优秀辅调员,每个调查点评选出2名优秀记账户进行表彰奖励,有效提高调查户的记账积极性,从而数据调查质量也有所提高。二是抓评估,确保数据数据质量。重点评估季度主要收入和支出指标调查数据与历史数据的衔接性,以及与支出数据的匹配性,并结合增资和拉动内需政策因素,分析其变化趋势和幅度是否在合理范围之内。三是加强基本信息核实,做好记账户的访户工作。四是加强平台审核监督。自电子记账推广以来,我县专业人员定期对平台数据加以审核,并要求包点人员每周平台登陆时间不得少于四小时,对平台数据加以审核,发现问题通过微信、QQ及电话与调查户联系,及时纠正。2、粮食统计调查工作,全县19个镇1个街道办,实有镇级在岗统计人员26人,村级兼职统计员181人,实现了县、镇、村层层有机构和专兼职统计人员,任务具体落实到人,量化考核到人,真正做到了“任务、人员、职责”三落实。一是严格按照报表制度要求,按时收集镇村统计资料,做到应统尽统,严格审核逻辑关系及数据质量,认真撰写报表分析,加强数据评估反馈,确保县镇村统计数据质量,较好地完成了粮食统计报表。二是加强县、镇、村统计业务指导与沟通,及时准确收集粮食报表基础数据,准确把握粮食产量增减趋势,确保统计数据真实性,为做好全县粮食统计奠定基础。三是坚持稳面积,严守耕地红线。坚守基本农田红线不动摇,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严格落实各项耕地保护措施,合理控制各类建设占用耕地现象,加快实施土地整理项目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努力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四是坚持稳产量,优化品种结构。实施重要农产品保障政策,积极调整优化粮食品种结构,加强系统规划,大力推广优质高产品种,将稻谷、玉米和马铃薯作为必保品种,稳定玉米生产。3、畜牧统计调查工作,一是将畜禽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农业主导产业项目列入镇(办)目标责任,严格考核,并与季度、年终考评实行严格挂钩、严格奖惩。二是全面督促落实中省市各项优惠政策,加强引导,强化部门协调和配合,多渠道支持畜牧产业的发展,协助20个畜禽养殖场落实养殖用地4.2万余平方米,解决用地难问题。全县新增生猪养殖企业7个,肉牛规模养殖企业3个,规模养殖率较上半年均有所提升。三是将固定资产投资、重点项目建设及招商引资工作做为畜牧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首先,全县共确定10家规模养殖企业为2021年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实施主体,计划总投资1.57余亿元,截止目前已完成投资5000余万元。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两项收入”调查,一是我县山大沟深,调查点较为分散,有的调查点(青水)还不通车,调查员访户较为费时费力。二是调查户的文化素质参差不齐,少数记账户记账能力较差,还有少数调查户外出务工,记账不稳定,对电子记账的全面推行有一定困难。电子记账老年人上手慢。个别记账户对记账兴趣不大,积极性不高。2、粮食调查,一是农业资源利用和农业结构调整需持续优化。因粮食作物经济效益低于蔬菜等经济作物,第一产业收益远低于二三产业收益,农户种粮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二是农业防灾减灾能力有待提高。我县地处陕南暴雨中心,加之地域环境复杂,部分地区防灾、抗灾、减灾能力偏低。3、畜牧调查,一是养殖规模较小。我县处于巴山腹地,受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养殖规模总体水平偏小,有待进一步培育。二是基层基础建设不足。镇办统计站“八有八化”标准规范化建设和基层统计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二)改进措施1、注重自身业务学习。专业人员加强学习,对调查员和调查户的指导显得尤为重要。努力提高专业人员的业务水平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2、加强秋粮田间管理。做好田间技术指导,稳定种植面积,确保全年粮食生产目标实现。二是进一步抓好水毁耕地治理。全面落实各类建设占用耕地管控措施,保障粮食生产面积和产量。3、立足县情,紧抓政策机遇,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大畜牧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重点项目和招商引资工作力度,扎实开展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非洲猪瘟防控,做好动物疫情的监测和信息收集工作,确保我县畜牧产业高效、安全、稳步发展。4、继续加大镇村统计基层人员的培训力度,不定期邀请农业相关部门的专业人员开展培训,系统学习专业知识,全面提升镇村统计员业务水平。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夯实基层基础。完善统计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夯实统计工作基础,强化业务指导和管理,报表数据要数出有根,镇村一级要按要求及时归档各类统计资料。2、规范统计行为。严格执行国家农业统计报表制度,加强对镇(办)统计工作检查督导,加强对基层统计台账建立的指导和检查,确保工作流程规范、工作结果过硬,全力提高报表数据的准确性和规范性,严格落实数据评估工作制度,强化数据质量控制,杜绝数据造假,做到数据有来源、质量有保障、结果真实可靠。3、提升统计能力。加大对基层统计人员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镇、村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提升业务能力,严把数据质量,做好数据评估工作,确保上报数据质量。切实做好统计服务工作,加强调查研究,积极撰写统计分析,努力提高分析水平,为各级政府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咨询建议。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