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绥德县> 绥德县继续教育服务中心

绥德县继续教育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4-18 17:56
单位名称 绥德县继续教育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发展学历教育;开展社区服务、职工教育、技术培训、社会力量办学管理等。
住所 绥德县职教中心院内
法定代表人 郭建宏
开办资金 323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绥德县教育和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66万元 182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7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中心以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学习来陕讲话精神,积极开展“四史”学习教育活动,认真贯彻落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扎实推进党员干部“乡村振兴”帮扶联系工作。在上级教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围绕“教研培训、社区教育、学历教育”中心工作,积极创新,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稳步进行,得到上级领导和同行的一致好评。一、加强党建工作,发挥党组织在各项工作中的统领作用1.党建引领。今年是建党100周年,中心通过“四史”学习教育活动以及学习来陕讲话精神,使学习活动扎实有效进行。。通过一年来扎实的工作,我中心党支部被榆林市教育局评为“优秀党组织”,党建办马碧波同志被绥德县教育和体育局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2.疫情防控。积极落实上级疫情防控要求,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工作,最大程度降低疫情对中心工作的不利影响,保障广大教职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3.“乡村振兴”帮扶联系。今年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之年,按照上级统一部署,我中心定点帮扶白家硷镇吴家沟村。同时,中心55名教职工对满堂川镇兴合村、书窑坪村,名州镇郝家沟村,崔家湾镇贺家湾村共283户脱贫户进行帮扶联系。4.干部作风集中整顿。根据上级安排部署,紧紧围绕“不知责、不履责、不尽责、不担责、任性用权”五个方面,对单位和个人进行了问题查摆,并建立了自查台账。根据自查存在的问题,根据整改措施、时限,逐步进行整改,真正使干部作风集中整顿落到实处。二、加强班子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业务水平1.加强班子队伍建设。结合中心实际工作,配齐配足了领导班子,明确了责任分工,在实际工作中又能密切协作。2.提升教职工业务水平。中心始终把教职工队伍建设作为事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中心在“五个一”的基础上,规定每位教职工每学期完成校本研修任务,同时至少阅读10本名著,抄写不少于两万字的学习笔记,撰写心得体会不少于5篇。目前我中心教科研氛围浓厚,一年来,省级实验项目结项3个,市级课题结题8个,县级课题结题6个、申报7个,社区学院1个国家级课题“城市社区学习中心(CLC)能力建设项目西部社区教育发展的现状、趋势、问题与建议”项目正在进行中,目前完成了调研工作及分析汇总阶段。同时积极组织教职工参加各类教科研活动,确保教职工的业务水平不断提升。三、立足中心重点工作,受到上级领导部门和同行一致好评1.做实教师培训工作。根据上级安排,结合各学校广大教师的实际需求,今年累计培训教师4064人次。近期,受疫情影响,组织实施“国培计划”—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国家通用语言应用能力提升、“国培计划”—陕西省劳动教养骨干教师能力提升等在线培训390人。圆满完成了各项培训任务,受到上级领导部门和同行一致好评。为真正体现培训的质量和效果,通过调研,了解教师的需求,根据培训对象和培训的目标要求,采用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通过请进来、走出去,集中培训、网络研修的模式,经过专题讲座、送教下乡、校本培训、课堂观摩、交流研讨、跟岗实践、分散学习、反思研修、总结座谈等,增强了培训的实效性,有效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2.做强学历教育工作。为全面提升全县教师及各类人员的学历层次,满足我县社会和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中心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性,采取各种形式加大招生宣传力度,积极开展成人学历教育。今年,从学校及社会上招收陕师大学员157人,奥鹏教育学员90人,开放教育学员365人。同时,根据上级面授课要求,本年度重点安排思政课的面授与辅导,结合中心实际,要求开放教育所有老师人人备课、人人授课、人人登讲台。顺利完成各项招生管理、教育教学任务,被陕西师范大学评为“成人高等教育工作招生先进单位”、陕西开放大学评为“招生先进单位”。3.做细实用技术培训。立足乡情,因地制宜,围绕我县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的迫切需求,一年来,先后在我县六乡镇举办了种植、养殖和月嫂等7期培训班,共培训农民1000人次以上。培训活动为参训学员搭建了拓眼界、长技能、优服务、增本领的学习平台,开拓了他们的眼界,启发了他们的思维,提高了他们的致富本领,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实现了农民就业增收,真正使实用技术培训工作为“乡村振兴”服务。4.创新开展社区学院工作。今年3月份,“绥德县社区学院”正式挂牌成立。学院紧紧围绕构建全民终身学习的目标,坚持“整体规划、全力推进、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社区教育工作。基本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社区特点、开放共享、便民惠民的三级社区教育体系。一是学院本部创建了教体系统离退休教师活动中心、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太极拳班、舞蹈班、书法班、美术班、瑜伽班等部室,吸引了众多兴趣爱好者,队伍逐渐壮大,受邀参加了不同形式的活动,并获得了多项荣誉。2019年10月申报及立项的两年期三个省级实验项目《利用社区教育提升居民心理健康水平》、《社区教育在志愿者队伍建设中作用的探索》、《社区教育服务于青少年校外和课外时间》于2021年10月21日顺利结项,专家组一致认为三个实验项目选题准确、操作性强、具有推广价值;一个国家级课题“城市社区学习中心(CLC)能力建设项目西部社区教育发展的现状、趋势、问题与建议”项目正在进行中,现在已完成了调研工作及分析汇总阶段;近期,社区学院向省教育厅申报了社区教育实践创新实验项目“能者为师”以及“社区教育实践创新”项目。四是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2021年6月2日,社区学院走进上郡路社区开展“感党恩庆六一”活动,并为辖区留守儿童发放慰问品;7月16日,社区学院组织开展了“绥德县社区学院社区志愿者培训会”,特邀宣传部孙利娜作了专题讲座;9月30日,社区学院又举办了志愿者工作推进会,进一步明确了“立足社区、依靠社区、服务社区”的真正含义;10月14日“重阳节”,社区学院及学院瑜伽班志愿者赴四十铺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并为他们送去节日的祝福和温暖;10月份,社区学院根据《榆林市教育局关于征集认定2021年“百姓学习之星”和“终身学习品牌项目”》的通知,经各教学点报送,我县田彩莲、崔光荣获市级“百姓学习之星”称号,《老年大学传统与“非遗”文化课程》获市级“终身学习品牌项目”荣誉称号;12月14日,学院志愿者及中心中层以上人员到“双报到”单位上郡路社区开展辖区卫生清理;12月17日,学院志愿者到“双报到”单位上郡路社区开展日常生活安全常识宣传活动。为了进一步推进社区学院工作,学院多次组织教职工到各教学点调研,并多次与各教学点负责人召开座谈会,为社区学院工作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学院一年来的工作,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和同仁单位一致认可,今年,先后有子洲、定边、米脂等社区学院领导来我院参观学习,交流经验。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管理制度,保障各项工作有序进行1.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规范了教学管理和财务管理。本年度进一步完善了中心各种管理制度,严格规范财务管理,保证经费收支符合国家法律政策要求。管好用好中心的物资财产,及时提供所需物品,把有限的资金最大限度地用在了教育教学工作上。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中心办学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今年,中心在原有设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各功能部室,新增瑜伽班、退休干部活动中心等部室;办公室、走廊、楼道张贴标语、制度,软硬件得到明显改善。五、存在问题1.中心现有师资年龄、学历和专业结构不够合理,相当多的教师不能适应现代教育新形势的需要,许多培训需向外聘请教师。2.资金严重短缺,尤其是教科研专项资金短缺,教科研能力比较薄弱,对基层的指导和服务不够。3.本部教师外出培训机会较少,应在资源、平台方面给予支持,不断提高教职工的业务水平。4.社区学院工作的扎实推进,需继续加强社区心理健康辅导、家庭教育的指导和活动开展。六、下一步工作设想1.把好教师入口关,聘请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基层中小学的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做兼职教师,组建起一支强大的、相对稳定的专、兼职相结合的新型培训队伍。2.关注现有教职工成长需求,“走出去”、“请进来”两手一起抓。3.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保障经费与编制配备等达到标准。4.一方面继续加大投入,另一方面盘活现有资源,建立健全各功能部室,以满足教育教学需求。5.继续加大社区教育教科研工作,为推进社区教育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操作。6.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7.继续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8.继续当好上级主管部门的参谋和助手。总之,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通过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取得可喜的成绩,圆满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中心将进一步总结经验,正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强化管理,团结合作,与时俱进,努力工作,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构建全民终身学习体系,为绥德县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