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宝鸡市> 宝鸡市农业宣传信息培训中心(陕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宝鸡分校)

宝鸡市农业宣传信息培训中心(陕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宝鸡分校)

发布时间: 2022-04-18 17:07
单位名称 宝鸡市农业宣传信息培训中心(陕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宝鸡分校)
宗旨和业务范围 采集、整理、分析和发布全市农业信息;培训、认证全市农业信息员和农业信息服务技术指导;培训农产品经纪人、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行业协会会员;培训进城务工人员、失地农民职业技术和远程网络大专教育、中等职业技能学历教育;提供全市农广校教学管理、业务指导、相关培训和社会服务。
住所 宝鸡市峪泉路1号
法定代表人 张锁良
开办资金 47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宝鸡市农业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81.16万元 257.26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2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在市农业农村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推进市职业农民培育办工作。1、抓早动快,专题部署。召开全市农业宣传信息培训工作会议,对培育工作安排部署。2、日常监管,确保质量。全市共培训高素质农民2720人。认定率达98.75%。认定县级农民田间学校8所。3、绩效考核,奖罚分明。对上年度参与培训的11个县区和7家市级进行绩效考核。4、“组组有”统计,摸清底子。对2012年至2020年底,全市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情况进行摸底统计,造册登记,编制装订。(二)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1、开展调研,制定方案。围绕宝鸡3+X特色产业布局,制定并下发高素质农民培训工作方案。2、分组分班,责任到人。3、严格培训,确保质量。严格招生、科学设置课程、筛选师资,课程有拓展课、公共课、专业课。共5个班457人,其中村组干部150余人。4、信息管理,位次前列。开展线上线下融合培训,457名学员入库率达100%,线上参评率达99.8%,满意度达100%。5、考核认定,壮大队伍。对上年度231名高素质农民进行考核认定,发放中级职业农民证书。(三)抓好基层农技员培训。1、精心安排,奠定基础。围绕宝鸡农业主导产业“畜、粮、果、菜”,制定培训方案。2、注重特色,服务三农。设置蔬菜技术人员入园服务等11个专业,培训660人。3、创新形式,确保实效。以培养“能干、能讲、能写”的三能型人才为培训目标,提高农技人员综合素质。(四)推进宣传信息化建设。1、发挥宣传信息职能作用。做靓“宝鸡农业宣传教育”微信公众号,关注量达593人,阅读量26826人/次。2、用足用活现代媒体。充分发挥网络、报刊、行业网站等作用,进一步拓宽宣传渠道、提高宣传层次、丰富宣传内容。3、处理好政务平台。及时处理“12345”政务热线平台问题,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处理工单14个,确保平台正常运行。(五)举办大型活动扩大影响。1、在渭滨区举办宝鸡葡萄匠人技术服务队授旗仪式暨技能比赛,为宝鸡培养了一支理论知识扎实、实践技能精湛的葡萄技术服务队。2、在高新区举办宝鸡葡萄产业技术服务暨签约活动1次,技术服务队与葡萄专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社与销售商、与葡萄酒庄园分别签订了合作协议,共5份,解决了葡萄产业的后顾之忧。3、配合市局丰收节前“十大”评选活动,在全市范围内推荐、筛选了产业大、效益好、带动强、影响好的优秀高素质农民10位,作为“十大高素质农民”在第四个农民丰收节上表彰奖励。(六)服务十项重点工作。为全市果菜产业技术人员入园服务人员举办苹果、蔬菜专项培训班4期,220余人。组织技术人员座谈会4期,参加人员200余人。在宝鸡日报、广播宝鸡等媒体宣传14期。为深化入园服务活动提供人才保障。(七)建立节水农业示范方。1、选择地块。高度重视,与宝鸡市九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建立高质高效功能节水农业千亩示范方1个。2、制定方案。有效推动高标准节水农业示范方的建设落实。3、规范建设。从品种选择、精细整地、土壤处理、科学施肥、适期精播等环节严格要求,现已顺利完成。(八)其他工作,有条不紊。1、狠抓党的建设。突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做好党支部建设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为促进中心业务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2、根据工作需要修订完善《规章制度》,规范工作流程,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3、维护市级文明单位荣誉的基础上,以创建省级文明单位为契机,改善单位基础设施,提高全员整体素质,全面推动各项工作健康有序开展。4、选拔2名专业技术人才,开展技术指导、解决技术困惑与难题,提供零距离服务。5、深入渭滨区枣园村开展“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脱贫攻坚回村回访”活动,走访脱贫户11户,产业脱贫工作成绩喜人。6、包抓眉县小麦条锈病防治工作,包抓指导成效显著,通过全国小麦条锈病防治效果防治评估。7、将意识形态建设、安保维稳信访、保密等工作与业务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农广校体系推介活动,成效显著。1、选送的《怎样做好直播带货》等7个微课被中央农广校选入“云上智农”学习平台,“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之家”在线学习平台和“中国农村远程教育网”供全国学习。2、推选的宝鸡海升现代农业园入选全国共享农民田间学校。眉县猕猴桃学院入选全国农民田间学院。3、推选的林熙获得农业农村部表彰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突出贡献奖,支兰入围农业农村部表彰的100名“全国百优保供先锋”名单,肖倩入围第四批全国创新创业优秀带头人典型案例。4、推出了全国优秀农民教育培训教师刘焕朝,赵艳萍撰写的“宝鸡高素质农民培育有章法”被农民日报发表,并评为全国百篇优秀新闻宣传作品。(二)宣传信息工作,争创一流。1、在报纸、网络、中省市行业网站发表新闻稿件169篇,其中:中央农广校51篇、省农业农村厅15篇、市农业农村局169篇。2、《农民日报》刊登“宝鸡高素质农民培育有章法”,《宝鸡日报》刊登“高素质农民,乡村振兴的排头兵”、《农民教育培训杂志》上发表“金奖葡萄的打造人”,《中国科技人才》上发表“浅谈宝鸡市农民田间学校发展思路”。3、联合宝鸡经济广播《丝路新宝鸡栏目》邀请王宝强等6名优秀高素质农民制作6期做客直播间节目。充分展示他们感人至深、催人奋进、奋勇拼搏的创业故事。全国百名优秀学员张春被中央17台专访,高级职业农民、宝鸡市职业农民协会会长被陕西广播电视台《今日点击》专访。4、中心被中央农广校表彰为宣传信息工作先进集体,被市局表彰为2020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优秀单位、支部被表彰为优秀基层党组织,庆祝建党100周年党史知识竞赛活动获得三等奖。(三)标准化建设,提质增效。在陇县农宣中心建设高素质农民培育标准化示范基地1所,在眉县猕猴桃学院建设标准化农民田间学校1所,满足参训学员的实训需求。(四)冬春农业生产大培训,开好头。充分利用中国农村远程教育网、云上智农APP等资源,开展线上冬春大培训和农技人员培训,参与学习人数达16万人次。在陇县举办产业脱贫技术服务两期60余人,陈仓区阳平镇举办蔬菜种植培训班1期50人。线下培训及科技宣传月中发放一号文件和专业技术知识资料16.8万份。(五)宝鸡葡萄匠人技术服务队,形成特色。组建宝鸡葡萄匠人技术服务队一支30人,已注册商标。经过认定发放中级职业农民证书。年内提供订单式劳务输出4次,为有技术的农民创造了就业场所。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因各项培训任务下达较晚,且受疫情影响,造成下半年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2、宣传信息化工作任务量大、专业性强,单位缺乏该方面的人才,严重影响了宣传信息方面工作的开展。3、因旧城改造项目涉及单位拆迁,影响申报、创建农广校体系标准化建设项目和省级文明单位。(二)改进措施:1、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及时与上级主管部门衔接,通过招考等形式选拔宣传信息化和中文类的大学生,为单位输入新鲜血液,促进单位农业宣传信息方面业务工作开展。2、结合工作实际,在巩固好时精神文明单位建设的基础上,在现有的条件下,创新形式,丰富载体,以省级精神文明单位创建工作为契机开展丰富多彩的创建活动。四、2022年工作计划实施“一项培训”,助力乡村振兴(培训乡村振兴人才600人);推介“两项成果”,打造宝鸡响亮招牌(推介全国共享农民田间学校1所,十佳职业农民1人或者高素质农民优秀课程1批);举办“三项活动”,提高高素质农民影响力(举办“乡村振兴奋斗有我”演讲比赛或高素质农民讲党史故事比赛、举办职业农民技能大赛活动、考察打造10个农民田间学校和10个实训基地);(四)抓好“一个示范方”,保障粮食安全(高质高效功能节水农业千亩示范方)。我们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切实发挥农民培育、技术培训“主阵地、主渠道、主力军”作用,为加快我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一)被中央农广校表彰为“2021年信息宣传工作优秀集体”(二)被陕西省现代农业培训中心表彰为“2021年度农广校体系先进单位”(三)被宝鸡市农业农村局评为目标责任考核“优秀”单位(四)被宝鸡市农业农村局党组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五)在庆祝建党100周年党史知识竞赛活动获得三等奖。(六)2021年市级文明单位称号继续保留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