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咸阳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退役军人做好保障服务。协助做好政策宣传、就业培训、创业扶持、帮扶解困、信访接待、权益维护、退役军人关系转接和档案移交等退役军人保障工作;承担退役军人信息平台建设管理、数据更新等工作;指导下级服务中心(站)业务;承担新兵、老兵的接待转运工作。 | |
住所 | 咸阳市秦都区玉泉西路社会福利大厦院内 | |
法定代表人 | 杨明利 | |
开办资金 | 4.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咸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6.28万元 | 9.14万元 | |
网上名称 | 咸阳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1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的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度,我中心在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现将情况汇报如下:一、业务开展情况(一)扎实开展“四清楚”闭环工作机制抓点示范工作。按照省厅“四清楚”闭环工作机制抓点示范要求和局党组工作安排,服务中心坚持“选树典型、抓点示范、重点打造、全面推进”的工作原则,督促各级全面落实“四清楚”闭环工作机制,制定下发了工作实施方案和镇、村退役军人服务站重点服务事项清单(试行);成立了以刘峰同志为组长的“四清楚”工作专班,专班成员多次下乡调研指导基层服务站高效开展工作,推动“四清楚”闭环工作机制落实落细;8月12日,抽调局系统业务骨干成立10个督导调研组,分赴各市区县开展“四清楚”闭环工作机制抓点示范暨服务保障体系建设督导大调研活动,督促各级夯实工作责任;9月3日,组织秦都区、兴平市、乾县、礼泉县等四个市区县42名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负责人赴西安市莲湖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临潼区斜口镇退役军人服务站、临潼区秦陵街道秦陵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学习考察,借鉴经验,推动工作落实;先后3次高质量组织召开“四清楚”闭环工作机制推进会,听取汇报、分析研判、总结经验、砥砺奋进,着力打造一批特色鲜明、亮点突出的退役军人服务站,带动全市退役军人服务工作高质量发展;11月11日,成功组织召开全市“四清楚”闭环工作机制抓点示范暨服务保障体系建设现场观摩会,根据观摩综合评分,按照点位集中、优中选优的原则,推选出秦都区渭滨街道、秦都区马泉街道玉泉苑社区、兴平市西城街道板桥村等三个退役军人服务站作为全省现场会观摩点。(二)积极推进示范型标杆型服务站创建工作。按照退役军人事务部《关于开展全国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分级验收工作的通知》精神,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在池勇同志的带领下,多次赴各县市区调研指导各级服务站按照《县(市区)、镇(街道)、村(社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建设管理指导标准》开展示范型、标杆型退役军人服务站创建工作,全年计划全市乡镇(街道)服务站和服务对象在300人以上的村(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完成示范型创建任务,力争标杆型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达到100个。目前,各市区县正在开展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分级验收自评工作,300人以上村(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创建资料正在收集当中,力争年底全部完成创建任务。(三)持续开展常态化联系服务退役军人工作。全面落实常态化联系服务退役军人工作机制,始终坚持重点联系和普遍联系相结合,把常态化联系与开展退役军人其他活动相结合,不断增强与退役军人的深厚感情,畅通退役军人表达意见渠道,丰富服务退役军人内容,主动与联系对象结成对子,及时收集退役军人反映的问题限期予以协调解决,以点带面,切实让广大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温暖。服务中心全年常态化联系退役军人和重点优抚对象共3人,走访慰问3人次,电话微信联系3次,发放慰问金1500元、慰问品3份。(四)深入开展“建强百家红色退役军人服务站”活动。结合庆祝建党100周年,着力加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政治文化环境建设,以全国百家红色服务站点为引领,在全市积极打造12个红色基层服务中心(站),不断提高基层退役军人服务站的建设管理和服务保障水平。(五)着力推进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工作。全面加强退役军人服务志愿队伍建设,培塑志愿服务精神,发挥退役军人优势,自觉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截至目前,全市共成立退役军人服务志愿队19个,总人数476人,退役军人314人。10月份,积极动员各市区县开展“陕西省学雷锋志愿服务推选活动”工作,共审核上报最美志愿者组织2个,最美志愿者3名,最美志愿服务社区2个,最美志愿服务项目1个。(六)认真开展“兵支书”系统资料审核工作。按照省中心工作要求,切实加强“兵支书”系统管理,认真做好“兵支书”系统资料审核工作。截至目前,完成“兵支书”资料审核782人。(七)切实做好部分退役士兵社保接续工作。按照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解决部分退役士兵社会保险问题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积极对接财政局、人社局、医保局等有关部门,及时做好部分退役士兵社保接续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共受理审核部分退役士兵养老保险接续11342人,养老保险已缴费9449人,未缴费196人,补缴金额24474.5余万元。二、取得的社会效益(一)整个接待转运工作体现了“一盘棋”的优良传统,内部注重协作,外部加强协调,坚持把转运安全放在首位,尤其是为多批新兵部队提供了应急保障,受到了军代处和新兵部队官兵的高度好评。(二)自从开展社保继续工作以来,我中心以良好的工作成绩、过硬的业务水平和优质的服务受到了省市领导和广大退役军人的高度评价。三、存在问题2021年以来,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尽管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局党组和省上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机构建设还不完善,管理还不规范,基础设施建设还不达标等等。全市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中经费保障不足,中心和各县市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经费都很紧张,导致硬件设备建设运行比较困难。改进措施(一)争取财政的支持,下大力气多争取经费;(二)加快信息化建设平台,加大宣传力度。五、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持续推进市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严格按照市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建设管理指导标准(试行),建强建好市级服务中心。积极发挥市级服务中心引领作用,全面指导全市各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认真开展标杆型退役军人服务站创建工作,推进退役军人服务水平迈上新台阶。(二)持续抓好退役军人“四清楚”闭环工作机制抓点示范工作。按照重点打造,全面推进的原则,持续做好“四清楚”抓点示范工作,确保第一季度全省“四清楚”抓点示范工作现场观摩展示会顺利召开。二季度,在原有“四清楚”示范站点的基础上,选树典型,辐射带动一批落实到位、工作成效好、特色亮点突出的示范点,全面落实“四清楚”闭环工作机制,切实将“四清楚”工作引向深入。(三)持续加强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工作。以实现“一村(居)一队伍、一地域一品牌”为目标,坚持党的领导、把准方向,坚持自愿参与、有序引导,坚持因地制宜、梯次推进,坚持有效管理、发挥作用的基本原则。6月底前,常住退役军人人数达到50人以上的村(居),完成一村(居)一支退役军人志愿队组建,开展常态化志愿服务;9月底前,建立特色志愿服务队伍,打造具有地域特点的志愿服务品牌;12月底前,志愿服务管理规范,组织有序,工作开展富有成效,专业化水平大幅提升。同时,持续改善志愿服务方式,实践探索创新,推动咸阳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四)切实做好退役军人优待证办理工作。按部省要求,从今年元月开始,在一个市区县选取一个试点镇办的基础上,2月16日,在全市全面推开,按规定要求,市中心做好对各市区县优待证的业务指导、数据审核、汇总上报等工作,将优待证办理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落细落到位,确保在12月底全面完成工作任务。(五)持续深化“建强百家红色退役军人服务站”活动。按照建强百家红色服务站点有关文件精神,围绕“组织系统学习宣传、提升实践展示质量、强化机构建设实效”要求,不断深化扩展“建强”效应,引领全市12个红色基层服务中心(站)建设高质量发展。(六)持续落实常态化联系服务退役军人工作机制。突出效果导向,落实好“全覆盖”联系,聚焦问题解决、结合线上线下、加大走访频次、加强联系沟通、积极帮扶解困,做好常态化联系退役军人信息体系填报,实现联系服务规范化。(七)持续强化退役军人健康工作。指导各级统筹本地优质医疗健康资源,积极拓展创建健康服务示范单位,全面建立服务清单,明确服务标准,落实“三优”服务,引领更多医疗机构为退役军人提供优质健康服务。同时完善退役军人健康档案,做到一人一档、动态跟进,逐步摸清退役军人健康状况,有针对性提供专属医疗服务。(八)持续做好“兵支书”“兵委员”资料审核工作。充分利用村(社区)“两委”换届契机,组织协调更多优秀退役军人依法合规按程序进入基层“两委”,切实提高“兵支书”占比。(九)完成局党组交办的其他工作。积极完成局党组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