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杨陵区>
杨陵区美丽乡村建设办公室
杨陵区美丽乡村建设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22-04-18 16:13
单位名称
杨陵区美丽乡村建设办公室
宗旨和业务范围
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和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的决定,统筹推进全区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六大重点工作任务,并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考核
住所
杨凌示范区杨陵区康乐路20号
法定代表人
赵增辉
开办资金
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杨陵区乡村振兴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8.7万元
29.8万元
网上名称
杨陵区美丽乡村建设办公室.公益
从业人数 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在杨陵区乡村振兴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具体如下:业务活动开展情况(一)做好污水处理设施验收移交工作。结合中省环保督察整改工作安排,先后深入杜寨村、椒生村、新集村等村,逐一进行排查,现场查看了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情况。对污水处理设施存在的土建遗留问题,督促施工单位按照要求进行了整改。会同区水务局、朗正公司,对建成的25处污水处理设施进行验收,按照设计、施工、建设、运营一体模式,做好后续托管运营,截止目前已经移交污水处理设施22处。(二)全面完成乡村振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协调拨付乡村振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款,组织开展已完成项目初验,协调推进北杨、新集、王上项目建设,乡村振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全面完成。对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各工队报送的EPC材料价格进行核查认质认价,积极对接审计、住建、财政等部门,做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验收准备工作。(三)扎实做好农村“三园”建设管护工作。为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加强对建成的“三园”建设管理维护,制定下发《关于加强农村“三园”建设维护工作的通知》,现场对杜寨村、崔东沟村存在的问题进行督查,督促各镇办落实人员,加强对“三园”的管护,定期开展病虫害防治、杂草清理,确保我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四)做好积分制管理工作。按照农业农村部乡村治理评价指标体系验证评估工作要求,做好积分制管理课题申报工作,完成典型案例16个,先进经验6个,专题报告1篇。密切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安全生产、社会矛盾纠纷排查等活动,提高群众参与积分制的积极性,大力开展积分制活动。二、取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通过综合规划和全力落实,全区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一是农村实现高品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进一步完善,花园乡村建设取得实际成效,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农民生活环境进一步提升。二是乡村治理水平有效提高。引导村民、居民积极开展积分活动,并组织评比表彰,有效撬动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实现全民参与。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一)思想认识有待提高。广大干部是美丽多村建设的倡导者和执行者,农民群众是村庄的主人,是美丽多村建设的直接受益者,是村庄建设理所当然的主体。但目前情况来看,少数镇村干部存在着畏难情绪和“等、靠、要”的思想,工作主动性、大局性不够强,相关职能部门参与度不高,没有真正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农民群众参与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还未被充分调动起来,存在着“干部干、群众看”的现象。(二)建设资金有待落实。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需要筹集大量的资金,投入美丽多村建设,保证美丽乡村建设顺利开展。(三)建设标准有待提高。大部分村建设工作内涵还不深入。特别是绿化、美化、亮化、污水处理、垃圾无害处理等推进不到位。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开展“十百千”示范创建活动。全面启动乡村振兴示范县(区)、镇、村创建工作,明确创建任务、目标及步骤,在“五大振兴”和乡村治理等6个方面,形成示范样板呈现、经验模式突出、引领示范作用明显态势,年内完成2个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任务。(二)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大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在排水排污等方面的短板。加大和上级业务部门沟通,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加大乡村振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融资力度。开展乡村振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决算,协调做好项目验收、决算,解决各项矛盾问题。(三)提升积分制管理水平。将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整治、共同缔造等与农村(社区)积分制管理有机结合,深入推广运用积分制管理平台,简化程序,便于操作,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持续创新宣传方式,依托纳凉晚会、文艺汇演、建立红黑榜等平台,通过现场亮积分、比积分,有效撬动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实现全民参与。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