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西安市>
西安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
西安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4-18 15:44
单位名称
西安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提供系统指导服务。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载体创新、人员培训、活动设计•文明实践活动志愿者日常管理及相关管理系统建设和运维•全市文明实践理论宣讲、活动发布、技术服务等网络平台载体推广•文明城市常态化创建保障服务。
住所
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凤城八路99号
法定代表人
王亚军
开办资金
50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中共西安市委宣传部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0万元
0万元
网上名称
西安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
从业人数 1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业务工作开展情况及取得的社会效益(一)加强组织领导,体制机制不断完善。一是先后印发《关于在全市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市文明办发〔2020〕22号)《西安市关于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市宣办发〔2021〕26号)等系列文件,二是今年8月在鄠邑区召开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现场推进会,观摩先进典型,总结经验做法。按照省委文明办要求,深入开展调研活动,高质量完成《西安市积极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的新路径》调研报告。建立季通报考核机制,制定《工作评估标准(试行)》,印发《通报》三期。三是配发《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指导手册》《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方法100例》《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怎么干》600余册。(二)狠抓队伍建设,文明实践活动不断丰富。一是着力壮大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成立县(区)级志愿服务总队21个。二是依托“市民大讲堂”、市民文明学校、市属高校及市级应急中心等阵地,通过集中辅导、座谈交流、案例分析等方式,开展志愿服务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180余次。三是围绕党史学习教育,服务十四运等重点工作,创新开展“周末哪里去·一起做公益”实践活动近1700场次,参与志愿者超过35万人次,荣获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奖一等奖。(三)整合各类资源,阵地建设不断增强。统筹群团组织、企事业单位以及“五老”人员和公益人士等各方面力量,汇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纪念场馆、名人故居等红色资源,依托区县融媒体中心、文化馆、乡镇(街道)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和社区服务中心等建设宣传文化阵地2800余处。(四)打造品牌项目,实践能力不断提升。实行开门征单、群众点单、中心派单、志愿接单、社会评单的“五单”工作法,通过“宣讲”“评议”“展演”“践行”“服务”等方式,先后开展志愿服务示范活动634场。(五)加大宣传力度,文明实践影响力不断提高。中央文明网、精神文明报等主流媒体刊发《构建文明西安新高地——西安市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综述之一、二、三》3篇稿件,推广新时代文明实践“西安经验”。二、存在的问题(一)中心、所(站)建设推进力度不够大。按照省委文明办《关于进一步深化全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工作安排》要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要从试点县向全省所有县级行政区(开发区)全面铺开。从目前统计结果来看,莲湖区、雁塔区、浐灞生态区还没有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二)基层工作人员力量配备不够强。各区县、开发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人员多为兼职或由宣传干部承担,没有专门编制和机构,人才资源缺乏,人员活力不足,培养难度较大。(三)志愿服务体系建设不够完善,打造志愿服务品牌不够多。各区县、开发区“8+N”志愿服务队伍尚不完善,“一所一站一品牌”打造力度推进不够,志愿服务的组织化程度有待提高。同时,还存在品牌志愿服务相对缺乏、活动种类单一、志愿服务项目不够接地气、志愿服务的“孵化”作用发挥不明显等问题。三、下一步工作打算(一)着力在工作融合上下功夫。认真总结、推广试点区(县)试点工作经验,解决好建与用的问题,把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相结合,与推进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与学习推广长安区、蓝田县经验相结合,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相结合,推动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强起来。近期,将贯通做好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党史学习教育等重要内容的学习宣传,推动党的声音走进群众、入脑入心、见行见效。(二)着力在品牌建设上下功夫。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没有既定模板,要坚持因地制宜、守正创新。要充分发挥区域特色文化资源、“国字号”品牌活动等引领优势,不断创新载体形式,借助区县融媒体中心、移动互联网、智慧云平台等新技术新手段,在品牌项目孵化、增强吸引力感染力上寻找突破口、找准结合点,策划推出具有西安特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品牌项目。(三)着力在统筹资源上下功夫。全面强化“西安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的统筹作用,摸清基层现有阵地资源和活动资源的底数,打通文化服务、公共资源等相关工作的运行机制。同时,进一步夯实区县文明实践中心、街道(乡镇)文明实践所、村组(社区)文明实践站基础,挖掘、整合、导入各级各类服务资源,着力增加有效供给、促进供需对接,推进形成广泛覆盖、资源共享、全面开花的文明实践工作格局。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