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铜川市> 铜川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

铜川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

发布时间: 2022-04-18 15:39
单位名称 铜川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执法监察提供保障。受委托承担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执法监察职能
住所 铜川市新区齐庆路便民服务中心
法定代表人 韩明
开办资金 52.1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铜川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60.55万元 51.65万元
网上名称 铜川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公益 从业人数  1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3月,办理开办资金变更登记,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1年主要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畅通维权途径,提高接待质量。为了实现高效、便民的工作目标,支队创新工作思路,拓宽投诉举报途径。一是加强各类网上投诉举报平台宣传推广,通过报纸、网络等方式公布全市劳动监察机构举报投诉电话,为劳动者提供不见面服务,全年共接到投诉举报1786件,其中网络平台投诉举报1006件,占总量的56%。二是切实做好“一站式接待”工作,全市各级劳动监察机构对不属于本部门管辖的投诉问题,由受理部门向管辖部门进行转交,尽量让群众少跑路,让数据多跑路。全年共向区县转交案件424件,告知当事人向其他部门投诉举报的104件。三是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为更好的为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支队实行“中午不休息”的工作机制,在工作日中午休息时间安排人员值班,做到工作日8:30-18:00全天接待,及时受理举报投诉、解答政策咨询。(二)认真做好根治欠薪工作。一是做好组织协调。按照省、市工作要求,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各部门职责,组织开展根治欠薪夏季、冬季专项行动及欠薪隐患排查等工作,督促治欠小组成员单位及各区县治欠领导小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同时,制定印发了《2021年度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考核细则》《关于报送2021年度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考核资料的通知》,通过查看资料的方式,对各区县2021年度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开展落实情况进行了综合评议。二是加强隐患排查。每月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常态化巡查,确保在建工程项目农民工工资支付“八项制度”落实到位,做到对工地情况一手清,及时掌握工地的实时动态,确保开工一处、跟进一处、规范一处,对欠薪隐患早发现、早处理。主动监察用人单位944户次,涉及劳动者32770人,督促补签劳动合同13890人,累计征收保证金8260万元。三是开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宣传。扎实开展《条例》宣传月活动,制定印发宣传活动方案,组织安排各区县以及领导小组各相关部门扎实开展宣传活动。为拓展宣传渠道,开展送法入户活动,深入建筑工地和各类用人单位悬挂宣传横幅、张贴发放宣传彩页,以网站、微信、手机短信为载体深入宣传《条例》,进一步扩大了用工单位和农民工对《条例》知晓率。四是组织“一厅式”办公。12月1日起,抽调住建、公安、人社、国资、信访等部门工作人员,在市信访接待大厅开展“一厅式”办公,联合接待处置农民工欠薪投诉,对欠薪案件实施调度协调和督导检查,随时处置因欠薪引发的群体事件,为农民工维权提供快捷高效的服务。五是加大违法行为惩戒力度。依规向社会公布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8起,公布根治欠薪专项行动违法欠薪案例9起;向全国信用信息平台推送违法失信黑名单信息1条;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案件8件;对11家严重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用人单位罚款26.8万。(三)扎实开展各类专项执法活动。结合“双随机、一公开”工作要求,分别开展了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打击防范强迫智力残疾人劳动违法犯罪、女职工产假等权益、劳动用工领域等专项执法检查活动。根据活动的要求,分别对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工资支付、招用童工、女职工产假、加班等情况进行了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查处。共检查用人单位78家,支队出动执法人员226人次,其他部门派出32人次配合检查,专项执法活动的开展进一步规范了我市用工环境,促进了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四)做好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期间安全保障工作。为切实做好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期间安全保障工作,结合根治欠薪夏季行动,在全市开展欠薪隐患排查,对涉及人数多数额大、可能出现集体上访、影响社会稳定的欠薪问题,落实领导包案制度,并及时上报重大风险隐患。同时做好值班安排,在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期间,做到接待投诉电话24小时接听,节假日安排工作人员备勤,确保有突发事件时能快速处理。(五)建立“警监联动”,规范执法行为。为了严厉打击恶意欠薪等违法行为,充分发挥部门协同优势,联合铜川市公安局新区分局在治欠办派驻了警务室,协助配合我市根治欠薪工作,依法快速处理群众举报投诉的案件,共同打击各类恶意欠薪违法行为。警务室的成立将在推动劳动监察和公安机关实现信息共享,防范化解社会矛盾风险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为实现我市农民工工资基本无拖欠的目标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为统一我市劳动监察执法标准,对《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劳动法》等法律法规进行梳理,制定了《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手册(试行)》一书,手册中涵盖了劳动保障监察工作职责、执法程序、政策法规、案件案由、执法文书等内容,为进一步提升执法水平提供了保障。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成效2021年全市劳动监察机构共立案处理违法案件15起,结案率100%,为207人追发工资453万元。同上年度比较,违法案件数量下降42.3%、涉及人数和欠薪金额分别上升34.9%和4.8%,欠薪人数虽然有所上长,但人均欠薪数额大幅下降。三、存在问题(一)工程建设领域欠薪问题突出。新区工程建设项目多,招用农民工数量大,工程建设管理不规范,未批先建、违法分包、层层转包等问题大量存在,极易引发欠薪,处置化解难度非常大。(二)疫情期间劳动用工管理矛盾突出。由于疫情影响,部分用人单位面临破产倒闭的困境,频繁出现拖欠职工工资、社保等情况,涉及人数多欠薪数额小。个别单位发生欠薪后,不积极处理,以各种理由推脱,甚至个别小门店直接关门,法人避而不见,导致化解难度大。四、改进措施进一步加大根治欠薪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加大劳动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和曝光力度,加强与公安、工商、住建、法院等相关部门的司法联动,对于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案件,涉及其他部门的要按照相关规定及时移送案件资料,形成合力,共同打击违法行为。五、2022年工作打算(一)持续做好根治欠薪工作。全面贯彻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开展根治欠薪专项行动,规范农民工工资支付行为,落实农民工工资支付“八项制度”。(二)加强执法检查,严惩违法行为。结合“双随机、一公开”工作要求,扎实开展清理人力资源市场、女职工权益保护等专项执法检查活动,规范企业用工,依法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加大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公布和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管理。(三)加强执法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监察队伍建设,完善执法程序,加强业务知识培训,提升执法能力,完善劳动保障监察管理信息系统,探索移动执法平台建设,切实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