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渭南市> 渭南市农机安全工作站

渭南市农机安全工作站

发布时间: 2022-04-18 15:37
单位名称 渭南市农机安全工作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农机安全使用提供监理保障。辖区内农机安全生产服务工作;全市农机安全检查、隐患排查治理、安全宣传培训工作;指导全市农机机械牌证管理、驾驶员考核发证及农机年度检审验工作;参与配合全市重特大农机事故处理工作;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住所 渭南市华山大街51号
法定代表人 严攀
开办资金 105.6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渭南市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72万元 44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2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在市农业农村局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市农机安全工作站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以党史学习教育、“高举旗帜、响应号召、奋进新时代、启航新征程”主题活动为主线,以“大学习铸忠诚行动、大练兵强本领行动、大比拼创实绩行动、大提升转作风行动、大聚合强党建行动”为抓手,聚焦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整治,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落实落细“我为群众办实事”。全市农机安全各项工作有序推进。现将全年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工作情况(一)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落实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始终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一是强化“一岗双责”责任落实。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与业务工作同推进、同落实,全面细化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二是扎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及时召开全体干部职工会议,传达局党组会议精神,研究安排工作站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进一步明确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目标、内容和要求。三是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支部书记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1次,开展专题党课1次。四是坚决执行民主集中制,严格落实局党组“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坚持重大事项集体研究、会议决定,确保重大事项、重大决策真正体现集体意志。五是对标问题抓整改,转作风。组织开展大调研大走访活动,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事难办、程序繁等工作作风方面进行摸排;在全站开展工作纪律教育,对标问题,开展自查,制定整改台账,规范请销假及因公外出报备登记,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不严谨、不规范行为,发现问题,立行立改。(二)优化服务方式,规范农机安全监管。按照市局《关于开展2021年度农机安全技术检验工作的通知》的安排部署,组织全市农机安全机构在各县和重点镇村设立农机安全便民服务检验点22个,对参与生产作业的农业机械进行免费检验,对偏远村庄的农业机械进行上门检验。同时成立工作专班,对检验工作进行现场指导,新配备的一批轻便式检验设备,极大的提高农机检验效率和质量,有力推动全市农机免费检验工作。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免费检验农机36876台,其中:拖拉机31587台,联合收割机5289台;免费新注册登记3880台,其中:拖拉机2158台,联合收割机1722台。免费发放农机驾驶证2209本。按照农业农村部、公安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拖拉机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在全市组织实施拖拉机、联合收割机“亮尾工程”,累计制作发放反光贴3万余条 ,全面预防和减少因夜间“盲点”和“黑尾”引发的道路交通事故。(三)加强隐患排查,堵塞管理漏洞。按照《全市农机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大宣传活动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积极组织全市农机监理人员深入镇村、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报废企业、农机大户,开展安全教育和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截至目前,全市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393次,出动工作人员1151人次,排查一般隐患243起,现已全部整改到位,切实做到问题隐患早发现、早排查、早整改,有效遏制农机事故发生。(四)强化宣传培训,提升参与者安全生产意识。一是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中“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组织开展送政策送技术送服务活动。在富平县、临渭区、大荔县举办农机安全培训班暨送政策送技术送服务活动3次,组织召开“三夏”农机安全生产工作会暨农机监理“三员”培训会,对全市农机“三员”进行了培训和考试。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全面提高了农机参与者安全意识,普及了农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同时提升了农机安全监理队伍建设,规范了全市农机安全管理业务,提高了全市农机安全监理水平。二是把握重要农时节点,充分利用乡村集会,组织监理人员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采取重点镇村、路段印刷墙体宣传标语、悬挂横幅、开设农机安全讲堂、发放安全宣传资料、出动巡回检查宣传车、制作安全视频等方式,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类媒体,加大农机安全法律法规宣传,确保安全宣传无死角,营造浓厚的农机安全生产氛围。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开展农机安全宣传337次,出动工作人员1450人次;发放宣传资料14700余份,受益群众1.5万余人;累计开展培训32次,培训人员1100余人。(五)紧抓重要农时,做好农机服务。按照市局《关于开展2021年“三夏”跨区机收跟踪服务活动的通知》要求,远赴河南、湖北开展跨区机收跟踪服务,为跨区机手协调补办驾驶证、送去润滑油等,真正为跨区机手解决“急难愁”问题。“三夏”期间,组织各县市区设立“三夏”农机服务点,协助跨区机手做好疫情期间信息登记、矛盾调解、事故处理等服务,并提供机收、天气、维修网点等信息。今年“三秋”期间持续阴雨天气,对农机安全生产形势带来了考验,我们向广大农机手朋友发出了“农机安全生产提示”,提醒他们时刻牢记“安全为生产、生产必安全”的宗旨,同时由工作站成立两个服务队,对全市“三秋”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开展督导服务,为全市抢收抢播保驾护航,确保秋收秋播安全有序推进。(六)规范应急处置,提升应急救援能力。11月26日,在白水县林皋镇举办全市农机事故应急处置演练。演练按照“统一指挥、快速反应、协调配合、分级负责”原则,检验了部门间反应迅速、配合密切、科学施救、处置得当,达到了检验预案、锻炼队伍、提升能力、教育公众的目的,得到了与会各级领导和代表的一致认可。(七)对标要求,查漏洞补短板。按照局主要领导、分管领导调研走访时指出的问题短板,站党支部召开专题会议,对照问题短板,开展自查整改,制定印发《渭南市农机安全工作站关于开展大调研大走访活动的通知》,成立两个调研组,对全市农机驾驶证办理、农机注册登记和注销、农业机械检审验、农机保险办理等工作中存在的不规范问题开展走访调研,广泛征求基层意见和建议,归纳梳理,有的放矢,进一步规范农机监理各项业务,全力保障农机安全生产。二、存在问题(一)镇、村两级农机安全监管体系不够完善。(二)农机安全机构和执法机构配合不紧密,安全执法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三)群众对农机注销工作积极性不高,导致全市在册登记农机数量远大于实际使用数量。下一步工作措施:一是健全农机安全监管体系,着力构建全市“市、县、镇、村”四级农机安全网格化监管体系,提高全市农机安全生产监管水平。二是强化农机执法人员专题培训、考核发证,确保从业人员持证上岗,规范服务;组织全市农机安全机构开展农机安全执法和监管等业务观摩,学习和借鉴好的经验和做法,提升全市农机安全联合执法水平。三是结合省级出台的相关政策规定,积极推进老旧机具报废工作,对长期不参加检验的农业机械进行注销,核减农机累计在册数,夯实农机安全生产基础,保障农机化健康发展。三、2022年工作计划(一)加强农机安全隐患排查力度。持续强化隐患排查力度,深入农机生产作业场所,开展农机安全检查,及时排查安全隐患,坚决杜绝农机“带病”作业,从源头预防事故发生,保障农机安全生产。(二)积极争取项目支持。充分发挥项目带动作用,强化农机监理规范化建设,配备一批农机事故处理装备、培训一批农机安全专业技术人才,提升全市农机监理规范化建设水平;创新服务模式,广泛宣传农机检验政策,促使农机手自觉参加年度检验。(三)强化农机安全宣传培训。对全市农机安全工作人员,尤其是对新参与农机安全工作的人员,开展专题培训、考核发证,确保从业人员持证上岗,规范服务;梳理农机安全知识要点,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宣传教育,提高农机作业参与者安全意识。(四)积极推进农机报废工作。学习借鉴其他省市做法,出台相关政策规定,积极推进老旧机具报废工作,对长期不参加检验的农业机械进行注销,核减农机累计在册数,夯实农机安全生产基础,保障农机化健康发展。(五)深化“平安农机”创建。在巩固“平安农机”示范创建的基础上,强化农机安全联合执法,健全农机安全监管体系,着力构建全市“市、县、镇、村”四级农机安全网格化监管体系,提高全市农机安全生产监管水平。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