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靖边县> 靖边县林草火灾防控中心

靖边县林草火灾防控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4-18 14:35
单位名称 靖边县林草火灾防控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林草火灾防控提供服务,维护生态资源安全。林草火灾预防和初期火灾处置;林草火情动态检查;林草火灾防控业务管理与技术指导。
住所 靖边县迎宾大道西侧五台森林公园对面
法定代表人 张永胜
开办资金 139.19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靖边县林业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23.67万元 121.2万元
网上名称 靖边县林草火灾防控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3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我单位遵守国家关于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在县委、县政府和县林业局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管理暂行条例》、《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和《森林防火条例》《草原防火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并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一、主要业务活动(一)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全年无迟报、漏报、瞒报和不规范上报信息的情况发生,林草火情(灾)信息记录详实,台账完善。(二)落实500亩以上集中连片林地防火责任人16名,重点林草火灾防控区262个、重点管控人员305名,全部造册登记,进一步夯实林草火灾防控和监护责任。同时,严格落实全国“互联网+森林草原防火督查”信息系统各项工作任务。持续推进全县90个重点林草区出入口“防火码”小程序升级推广应用工作,以此来快速登记管控进山入林人员,普及防火知识,提升群众防火意识,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林草防火工作。(三)修订了林草火灾防控应急处置《办法》,切实提高预知、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能力,并与全县各乡镇、林农场及森林公园等36个防火责任主体,签订了森林草原防灭火联防协议。又与横山区森林草原火灾防治中心签订了联防协议,使相邻区域、相邻县区基本形成“自防为主、积极联防、团结互助、保护生态”的护林联防新机制。采购鲜花1000束,清明节在万亩林、瓦窑沙林区入口设卡开展“鲜花换纸钱,文明寄哀思”主题活动,积极引导人民群众自觉摒弃祭祀烧纸陋习,移风易俗、文明祭祀,切实提高林草火灾防范意识。(五)对全县2021年所发生的14起林草火灾,实现了当日“火扑灭、零伤亡”,无重特大森林草原火灾发生的工作目标。特别是在重点时段和重点时期,集中开展火险隐患排查整治30次,专项督查21次,下达火险隐患整改通知书13份,消除隐患17处。出动车辆120台次,出动人员550余人次,防范化解风险隐患,克服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确保林草资源安全。(六)采买风力灭火机25台,宣传彩页3万张、围裙7000个、塑料脸盆6000个、抽纸4000包、玻璃水杯1000个,检查完善物资储备,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更新重点林区宣传牌12块,增设警示牌3块,确保各项工作安全、有序推进。并利用乡镇集市、校园、社区、安全生产宣传月、119消防宣传日等有利时机设点宣传21次。发放宣传单2.2万张、宣传彩页5000张,发放印制森林防火宣传标语及火警电话一次性纸杯3.2万个、围裙3000个,塑料脸盆4000个、刷牙杯4500个、香皂盒4500个、毛巾2500块、手提袋5500个,抽纸3000包,发送防火警示信息18000余条,大力宣传《森林法》、《森林防火条例》、《草原防火条例》、《禁火令》等法律法规以及森林草原防火基本常识和应急避险知识,提升了森林草原防火知晓率和支持率,实现由“被动管”到“主动防”转变。(七)组织单位30名工作人员开展了1次以“突出实战、贴近实战、服务实战”为原则,模拟火情发生后,利用二三号工具,风力灭火机,消防水枪、水车,无人机巡护等手段的森林防火实战演练,确保队员能够熟练掌握扑救工具的使用、扑救的技战法、队员之间的协同配合,真正实现了练在平时、用在“战”时的目标。二、取得的社会效益通过从严从细落实林草火灾防控工作,大大减轻了森林草原火灾的危害程度,更好地保护林草资源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同时,随着林草火灾的有效控制,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森林资源的增加,必将带动林业产业的迅猛发展,从而进一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三、取得的经济效益通过全力开展林草火灾防控工作,使全县森林草原火灾预防、预报水平及扑救手段再上一个新台阶,对火情能够做到早发现、早扑救,真正实现“打早、打小、打了”,即降低了森林草原火灾损失,又降低了扑救费用。四、存在的问题(一)专业及年轻力量不足。目前,我单位现有干部职工87%为原县果园职工和退伍军人,文化水平较低,平均年龄39岁。在组织学习及开展专业技术业务工作中比较吃力,加之扑火队员年龄偏大,扑救林草火灾时,心有余而力不足,急需补充专业技术人员和年轻防火力量。(二)群众林草防火意识不足。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群众上坟烧纸祭祀屡禁不止,且农村群众生产性用火习惯根深蒂固,烧荒、烧田埂、烧灰积肥等农事用火同样屡禁不止,防火意识还不够强,有待于继续加大宣传教育及惩治力度。(三)基础设施落后扑火能力有限。瞭望监测手段落后,不能准确及时发现火情;交通工具、通讯设施落后,反应速度慢,不能有效地组织指挥扑救火灾;机具装备缺乏、落后,扑救时主要实行“人海战术”,不能有效保证扑火人员的安全。五、改进措施(一)加大向林区群众宣传禁止野外用火有关规定,宣传在林区内用火的危害和造成森林火灾的危害性,切实提高全民的防范意识、安全用火和紧急避险意识,普及防扑火知识。特别是在春节、清明节、农历十月一、冬至等特殊时段,积极倡导文明祭祀,教育群众破除迷信、移风易俗,用植树、送花等更加有益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文明方式开展祭祀活动。(二)督促和指导各镇建立健全森林防火组织机构,并配备专职人员,组建群众性或半专业扑火队伍,购置或及时补充扑火机具。同时,适时修订本级森林防火应急处置预案,建立健全预防、扑救、奖惩机制。(三)加强专业队伍扑火经费和物资补给工作,确保专业队伍稳得住、起作用。一旦有林火发生时能及时扑救,真正实现“打早、打小、打了”。六、下一步工作计划(一)狠抓森林防火宣传工作。充分利用乡镇集市、校园、安全生产宣传月、119消防宣传日开展现场宣传咨询活动,并发放宣传资料和宣传品,设置森林防火宣传牌,扩大森林防火宣传影响力和营造浓厚的全民防火氛围,全面提高森林防火意识。清明节期间,继续开展“鲜花换纸钱和植绿寄情”活动,倡导广大干部群众移风易俗,文明祭祀。(二)积极探索防火工作新方法。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工作思路,积极探索森林防火工作新方法、新措施。细化责任,完善森林防火应急体系。细化火险隐患排查方案,完善野外火源管理措施,确保不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为保护森林资源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建设生态宜居靖边做出新的贡献。(三)强化应急值守处置能力。一是严格执行24小时专人值班、领导带班“双值班”制,及时掌握火情动态,严格按照森林草原防火报告制度的各项规定,及时上报火警、火情信息,不迟报、不瞒报。二是坚决执行卫星热点零报告制度,对卫星热点信息核查及时、反馈迅速。三是对现有防灭火机具及车辆进行彻底的检修、保养,确保一旦有火情发生,能拿得出、调得快、用得上、扑得灭,实现“打早、打小、打了”目标。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被中共靖边县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