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靖边县> 靖边县应急救援队

靖边县应急救援队

发布时间: 2022-04-18 11:46
单位名称 靖边县应急救援队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全县应急救援备勤备战服务。防汛抗旱、森林草原火灾、抗震救灾、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救援。
住所 靖边县长城路南8号
法定代表人 李强
开办资金 2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靖边县应急管理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0万元 20万元
网上名称 靖边县应急救援队.公益 从业人数  3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度,靖边县应急救援队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度,我队在县委、县政府和应急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能够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主要业务开展情况(一)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日常工作开展情况1、责任落实情况。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制,实行县委县政府领导分片联系各镇(便民服务中心)防汛抗旱工作制度,逐级压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防汛抗旱工作责任制,落实并公示了主要城镇、河流、库坝防汛责任人及35座中小型水库、254座中型以上淤地坝防汛“三个责任人”(行政责任人、技术责任人、巡查责任人),共计落实人员289人,其中行政责任人112人、技术责任人20人、巡查责任人157人,夯实了各级责任人的责任。2、汛前准备情况。一是及时组织修订编制防汛、抗旱、城市防汛等各类预案方案。针对重要流域、区域和河段、城镇、乡村给水工程,进一步细化相关责任链条、技术指标和防御避险、抢险救援等措施。全年修订完善了35座中小型水库和芦河、红柳河两大库坝群及231座中型以上淤地坝度汛预案,做到了“一库(坝)一预案”,同时修订完善了县级防汛、抗旱、山洪灾害防御及城市规划区度汛应急预案,编制完成了《靖边县县城超标准洪水防御预案》,有效提高各类预案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二是清点接收原水利部门防汛抗旱物资,并录入应急物资物流管理系统。为做到有备无患,与劳保物资供应商签订了抢险救灾物资代储协议,与工程机械租赁公司签订了应急抢险备用机械协议。三是落实抢险救援队伍,全县组建了防汛应急抢险队伍35支1500人,其中镇级25支1091人、县级企业队伍11支409人,另外组建了农技服务指导组1个,为组织开展防汛抗旱应急抢险提前预置力量,确保一旦发生险情,能快速响应、处置有力。3、预警监测情况。为不断加大预警指挥体系建设,已连通17个乡镇的视频会商系统,实现了中、省、市、县、镇五级互联互通。建立了MAS业务平台,预警信息第一时间向县、镇、村三级防汛责任人同时发送,确保及时预警,提前防范。去年汛期,县防指通过短信群发平台及时转发与发送各类天气预警信号41次,共计16100余条。向各镇、便民服务中心及分管县级领导配发卫星电话42部,维修了应急卫星移动平台,确保信息畅通。4、隐患排查情况。去年汛前,组织全县开展了2021年度防汛安全大检查,对发现的隐患问题逐一列出清单,落实整改责任人,限期整改到位。共计排查整改共性、个性问题24个,其中猪头山水库较大隐患1个。按照“汛期不过、检查不止”要求,汛中联合县安全生产委员会结合“四防”工作开展督导检查2次,对防汛工作部署及避险人员转移工作落实进行督导检查,确保了防汛工作有安排,隐患排查无死角,整改责任、措施落实全到位。5、应急值守情况。汛期,我队坚持24小时领导带班值班制度,密切监视天气和雨水情发展变化,精准会商研判和应对处置,及时发布预警和启动应急响应,协调指导做好洪涝防范应对和防洪抗旱调度工作,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稳定。(二)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日常工作开展情况1、提高认识,切实增强防火责任感紧迫感。去年以来,我队针对重大节假日和今冬明春防灭火工作,先后印发了《靖边县人民政府森林草原禁火令》、《靖边县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关于做好今冬明春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通知》、《靖边县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关于开展全国森林草原“扑火安全警示教育整治周”活动的通知》、《靖边县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关于做好清明节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紧急通知》和《靖边县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关于做好农历“十月一”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切实提高了全县各镇(便民服务中心)、街道办,各国营林(农)场和防火责任单位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2、突出重点,加强林草火险隐患排查力度。为切实消除火险隐患,保障林草资源安全,指挥部办公室联合林业等部门,对全县林草资源分布和现状进行调查登记,摸清林草资源底数,落实全国“互联网+森林草原防火督查”信息系统各项工作任务,集中开展火险隐患排查整治19次,下达火险隐患整改通知书2份,消除隐患6处,坚决防止林草火灾发生。3、严防死守,多措并举加强野外火源管控。为贯彻落实“分片包干、网格化管控”的防火工作机制,层层划定了包片责任区,建立县、乡、村三级森林草原防火责任体系,明确具体职责和具体责任人,切实形成“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广泛参与”的防火工作新格局。通过广播电台,大喇叭、手机短信、微信公众号等线上途径大力宣传森林草原防火知识和靖边县人民政府《禁火令》,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防火意识。联合县林草火灾防控中心通过防火瞭望、地面巡查、无人机巡视等线下举措,加大野外违规用火管控力度。(三)预案编制完成情况。去年以来,我队负责《靖边县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综合应急预案》、《靖边县人民政府防抗干旱灾害专项应急预案》、《靖边县人民政府防汛专项应急预案》、《靖边县人民政府森林草原扑救专项应急预案》、《靖边县人民政府地质灾害专项应急预案》、《靖边县人民政府防震减灾专项应急预案》、《靖边县人民政府工矿商贸生产安全事故专项应急预案》、《靖边县人民政府烟花爆竹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和《靖边县人民政府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的编制、修订、补充和完善工作,并提请县委、政府成立了预案编修工作领导小组。目前,各类县级预案的修编工作已评审完毕,近期将由靖边县人民政府发布。(四)信息平台建设情况。去年4月份以来,我队建成了防汛会商系统,实现了单兵作战、应急指挥与防汛抗旱三套系统的融合,并已完整、高效的投入使用。二、取得的主要效益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和应急局党委的大力支持下,在救援队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队顺利完成了防汛抗旱、森林草原防灭火和各类事故救援各项业务开展,被榆林市人民政府授予“2021年度全市防汛抗旱工作先进集体”。三、存在问题及建议一是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滞后,人员配备不足,应急救援队员面临着专业能力不足的问题。建议优化队伍建设,及时补充班子成员及相关专业技术人才。二是应急救援基础设备比较薄弱,应急救援人员装备配备不齐,基本的救援装备、配套设备设施几乎没有。建议加大财力物力支持力度,及时配备各类装备及应急救援保障车辆。三是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自2020年设在应急救援队,但截至目前,除从原森林草原防火保障中心划转10人外,相关业务仍在原单位履行,工作职责边界还未理清。建议全面强化统筹协调,强化岗位职责,完善工作衔接,加强统一领导指挥和防救统筹,切实增强工作合力,进一步确保正常业务高效运转。四是防汛物资储备短缺,各镇及防洪重要区域、易发险工险段物资储备不足,特别是高科技救生器材、抢险机具等防汛抗旱物资物料尤为短缺。依据防汛抗旱物资储备定额规定要求及“分级储存配送、统一调拨管理、急用储备现场”原则,建议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各镇及防洪区域防汛抗旱物资物料储备,优化关键物资储备品种。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优化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定期对现场指挥人员、救援人员、防汛抗旱专业人员和森林草原防灭火专业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不断加强应急法规政策和有关防汛、防火及救援知识的宣传教育,努力打造一支训练有素的应急救援队伍。(二)积极探索防火、防汛工作新举措。一是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细化责任,完善防汛抗旱、森林草原防灭火应急体系。二是细化隐患排查方案,不断创新工作思路,积极探索防汛抗旱、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新方法、新措施,确保不发生人员伤亡事故。(三)积极争取资金,完善物资装备配备。针对新形势新任务,积极争取县财政资金投入,抓紧补短板、强弱项,完善应急救援队伍装备配备。同时,按照“全灾种、大应急”的建设标准,配备合理、储备充足、管理有序、保障有力的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库,为做好防汛物资储备工作,计划更新补充一批防汛抗旱物资,并补充各镇防汛物资。(四)强化应急值守及信息报送制度。加强领导带班值班人员24小时值班制度。防汛、防火期内,每天坚持向县委办、政府办和省市防指办公室上报汛、火情信息,归口管理,细化工作台账。(五)适时开展防汛、防火应急演练。为进一步提高应急救援队伍应急反应能力,增强应急救援队伍防灾避灾意识,保证特殊敏感时期应急救援队伍能够上下联动,针对防汛、防火期等特殊时期,适时开展防汛、防火应急演练。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被榆林市人民政府授予“2021年度全市防汛抗旱工作先进集体”。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