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靖边县旅游综合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全县旅游事业服务。整合、开发各类旅游资源,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 |
住所 | 靖边县北大街73号 | |
法定代表人 | 董进红 | |
开办资金 | 20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靖边县文化和旅游文物广电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0万元 | 8.05万元 | |
网上名称 | 靖边县旅游综合服务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2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主要业务活动1、稳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统万城、小河革命旧址景区继续封闭建设,统万城完成投资2500余万元,建设博物馆布展、环线及服务站,外围景观建设等;龙洲波浪谷景区投资600余万元完善餐厅、步梯、游客中心土建等基础设施建设;五台森林公园投入50余万元完善标识系统及部分林草景观更新;甘沟文化产业园投资400余万元完善园区基础设施配套。是推动创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榆林市旅游特色名镇和榆林市乡村旅游示范村工作。深入甘沟村,指导靖边县崇文书画创作交流有限公司创建靖边县甘沟民俗文化产业园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已通过市旅游资源开发管理评价委员会批准为国家3A级景区。对照评定标准,结合工作的开展,靖边县青阳岔镇被命名为2021年榆林市旅游特色名镇,靖边县龙州镇龙一村、王渠则镇王渠则村被命名为2021年榆林市乡村旅游示范村。3、持续加大旅游宣传力度在县城天桥LED滚动播放全域旅游、文明旅游、环境保护等宣传内容,并在全县各景区景点,旅行社、酒店放置《靖边县旅游交通图》、《旅游法》、旅游温馨提示宣传折页、文明旅游倡议书等资料,景区内制作创文宣传牌10块,通往龙洲道路宣传牌3块,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旅游信息资讯服务。编纂《靖边县旅游讲解词资料汇编》,统一规范景区讲解词,培养讲解队伍。举行“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主题宣传活动,设立旅游消费维权现场咨询服务点,解答群众相关难题,同时发放旅游消费维权温馨提示宣传册、文明旅游宣传册等资料两千余份。5月18日,举行2021“国际博物馆日”暨“中国旅游日”宣传活动,现场设置宣传展牌6块,发放各类旅游宣传册宣传品4000余份;编发《靖边旅游信息》24期,向市局、县局供稿41篇;组织我县星级饭店参加第22届西安国际酒店设备及用品展览会,学习了解现代酒店及餐饮新格局。组织县内企业参加2021年陕西第七届旅游商品大赛。4、旅游日常工作管理(一)严格维护旅游市场秩序。先后多次对县内34家景区、星级酒店、旅行社、旅行社服务网点等经营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完成旅行社、服务网点地址变更5家,注销2家,新备案2家。结合县政府统一安排对龙洲镇旅游市场乱象进行集中综合治理,有效制止并处理扰乱旅游市场秩序事件数起。(二)进一步抓好旅游安全工作。其中包括波浪谷景区玻璃栈道的安全防范检查、“清浊行动”针对无证黑导游的检查以及“全国安全生产月”的安全生产检查等。完善了旅游安全预案、防灾救灾预案、突发公众事件应急预案等安全工作预案,加强对涉旅企业安全工作的指导和检查,及时排除安全隐患,确保旅游行业生产安全;与涉旅单位签订旅游安全责任书,有效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建立台账,做好检查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今年来未发生旅游安全事故。(三)加强节假日旅游管理。上半年加强各类节前安全检查,尤其是今年“五一”“十一”假期期间县文旅局与各相关单位、镇政府协作成立假期值班工作小组并制订工作方案,组织人员进行景区现场指挥调控,保障了假日期间景区安全平稳运行。(四)疫情防控工作情况。目前为止我县酒店、景区、旅行社基本做到了复产复工开门经营,为确保疫情防控,对旅行社进行了不定期的疫情防控检查工作。二、取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2021年靖边县旅游综合服务中心以建设文化旅游强县和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为目标,围绕工作重点,攻坚克难,紧抓疫情防控、景区建设、乡村旅游开发、旅游行业管理等重点工作,全县旅游工作稳步前进。随着国内疫情有效控制,我县旅游业整体情况好转。据统计,2021年全县旅游总人数475.1万人次,同比增长18.1%,旅游综合收入21.53亿元,同比增长8.2%。三、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一是项目建设推进缓慢。目前我县还没有国家级4A景区,两大重点景区统万城景区和龙洲丹霞地貌景区建设进度缓慢,难以满足旅游发展和广大游客需求。还没有4星级以上酒店,酒店评星升星的动力和积极性不高,全域旅游创建硬性条件短缺。二是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我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滞后,相关基础配套设施薄弱,如道路、停车场、环境保护、旅游厕所、旅游标识标牌、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安全设施、景区连接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不能达到创建要求,乡村旅游发展缓慢数量少,亟待推进。三是作为以能源经济为主导的县,旅游产业在全县经济总量中所占份额小,用于文化旅游的资金投入远远不足,不能很好地顺应全域旅游和大众旅游的时代发展潮流,难以承担全县经济转型的重任。四是各行业联动不到位,认识不到位。特色旅游商品过少,开发不足。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加快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工作。根据省、市全域旅游创建工作安排,我县于2022年创建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2022年将按照《全域旅游规划》,做好我县全域旅游创建工作。(二)狠抓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开放重点景区。龙洲丹霞地貌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计划2022年在继续完善硬件设施的基础上力争创建国家4A级景区;统万城考古遗址公园继续加快建设,计划2022年建成开园并积极开始国家4A级景区申报工作;加大全县红色景区规划建设力度,形成完整的红色旅游线路。以招商引资等方式,做好游客服务中心、芦靖湖景区、沙漠运动公园、西草滩湿地公园旅游项目前期工作,推动项目入库工作,使项目尽早落地,确保开发工作顺利进行。(三)广泛开展多渠道宣传促销。深度推进旅游营销,全力打造靖边旅游品牌,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平台,如文旅局官方微信、中心抖音公众号,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提升宣传层次和频率,展示靖边文化旅游资源。谋划举办一批特色文化旅游节庆活动,全面提升靖边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大旅游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大力引进符合我县文化旅游发展的旅游度假、休闲购物、大漠观光、风情体验、大型演艺等高端旅游项目,推动我县旅游业发展。(四)全面提升行业管理服务水平。按照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县的工作目标,完善旅游综合监管体系,规范旅游市场秩序,进一步提高游客满意度。(五)积极研发特色旅游商品。投入专项资金,积极推进我县旅游商品品牌建设,加大研发推广力度,推出适合旅游消费的纪念品和土特产品。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