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陇县> 陇县政务服务中心

陇县政务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4-18 10:50
单位名称 陇县政务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负责全县政务公开、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的指导、协调、服务、监督和考核等工作;提供全县政务咨询服务,协调督办中心政务窗口各类政务服务事项的受理、审批、反馈;负责进驻单位的管理、监督、考核工作,受理交办、督办中心政务窗口行政效能投诉。
住所 陇县迎宾大道市民中心
法定代表人 张陇辉
开办资金 1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陇县行政审批服务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5万元 10.57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我单位在县行政审批服务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工作,圆满完成了2021年年度目标任务及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按照三定方案确定,陇县政务服务中心职责为:负责全县政务公开、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的指导、协调、服务、监督和考核等工作;提供全县政务咨询服务,协调督办中心政务窗口各类政务服务事项的受理、审批、反馈;负责政务服务中心进驻单位的管理、监督、考核工作,受理交办、督办中心政务窗口行政效能投诉。经“放管服”改革和职能划转,陇县政务服务中心的职能为:负责全县“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指导全县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建设、监管;协调各类政务服务工作的咨询、各类政务服务事项的受理、办结、反馈;做好政务服务中心各窗口和进驻单位的管理、监督、考核及行政效能投诉受理督办工作。(一)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始终坚持“以民为本、服务至上”的宗旨理念,积极加强领导机构建设,配齐班子成员,制定政务服务中心规章制度,窗口工作人员轮岗学习、首席接待等运行管理制度,工作开展指导体系健全。领导班子成员按照局党组统一领导,能够自觉讲政治、顾大局,落实全面从严管党治党责任,积极参加局机关领导会和集体政治理论学习,做到重大事项汇报请示,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同时指导中心党员干部积极参加机关支部活动、政治理论和业务工作学习活动,组织开展外出学习、周例会、业务受理“大比武”等活动,不断提升工作人员能力水平,自身建设不断增强,政务服务工作运行力和影响力不断提升。(二)是扎实提高业务水平。按照改革要求和中省市县关于政务服务能力提升相关工作要求,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持续开展政务服务事项梳理及办事指南信息完善工作,先后印发全县政务服务事项清单,梳理收集高频事项、最多跑一次事项等,推进全县政务服务事项全部进驻县政务服务中心、分中心一窗分类受理,截止目前,实现全县2318项政务服务事项进入政务服务网一网管理;积极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运行模式,严格执行政务服务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制度,指导、协调、监督全县政务服务事项依法规范办理,全年受理全县各类政务服务事项9135件,办结8637件;深入推进政务服务一体化在线服务平台向镇村(社区)延伸,完成了全县104个村,10个镇、5个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站)建设,进一步推进基层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运行;积极推进“一网通办”,实现全县1650项事项网上可办,网办率达71.34%;推进政务服务“好差评”体系建设,及时开通咨询投诉热线,设置咨询投诉窗口、政务服务意见建议箱,引导办事群众形成“一事一评”的良好习惯,提升政务服务监督效率。(三)不断提升服务效能。探索推出“套餐式”服务,加大内部协调流转,将关联事项整合打捆,统筹协调内部办理流程,实行前台一次性提交,后台同步容缺受理,做到集成服务,减少群众跑路,现共推出30个套餐事项,制作了操作指南和一事一码,通过套餐办理,单个事项精简办事材料达30%,压缩办理时限达35%。推出“不见面审批”、7×24小时不打烊服务、预约服务、延时服务、上门服务,推广微信办照,开通政务专递,增设办事服务爱心驿站,为办事群众提供“有温度”服务,受到广大群众一致好评;开通“陇县政务服务”微信公众号,推广政务服务“秦务员”APP掌上办,实现政务服务最大便民化,政务服务工作在全县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比重越来越大。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全年受理、办结各类政务服务事项8千余件,服务市场主体累计1.18万户,收取各类评价3.9万余条,市场主体活力不断增强,政务服务能力得到极大提升,获赠锦旗4面,受到企业、群众的广泛好评。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政务服务大厅建设有待提升。2、政务服务“一网通办”还未完全实现。(二)改进措施。1、积极推进政务服务大厅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智能化建设。2、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省市县关于“互联网+政务服务”重要指示精神,加强外出交流学习研讨,注重探索实践,积极促进政务服务网跨部门、跨行业、跨层级互融互通。四、2022年工作计划(一)建好政务服务基础平台。按照新版政务服务事项库建设要求,联合各镇、各部门,持续完善陕西省中控管理平台事项办事指南信息要素,建立政务服务事项库动态管理机制,做好网上办件流程维护工作。进一步完善中介服务事项办事指南,建立服务条件、办事流程、办理时限、收费标准公示公开的中介服务超市。(二)高效服务办事企业群众。按照“综合窗口+进驻部门窗口+专岗窗口”的形式规范设置政务大厅服务窗口,将帮办代办、跨省通办、省内通办、办不成事反映、综合咨询等服务窗口纳入专岗窗口,着力打造“一窗受理、综合服务”模式。重新梳理大厅进驻事项清单,以“内容详实、简洁规范、易懂易看”为标准,制作高频事项一次性告知单,确保业务受理无差别、同标准。坚持将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制度,7×24小时不打烊服务(预约、延时、错时)贯穿办事服务始终,完善残疾人专用轮椅、老花镜等特殊人群便民服务设施,最大限度利企便民。因地制宜做好三个分厅的管理指导,切实为办事群众提供规范便捷的高效服务。通过设立注册登记银行代办点,选派企业服务“特派员”常驻县中小企业孵化基地等形式,积极开展帮办代办服务,组建精干小分队,定期开展企业“回访”,解决存在问题,指导帮办审批事项,助力企业发展。(三)提升政务大厅智慧能力。加快“一网通办”力度,建立高频事项“一码通”信息库,多种方式开展网办宣传,设置网上办理自助服务角,专人帮助引导办事群众网上办理业务,逐步实现网上办事“一看就能懂、一点就能办”。深入推进“好差评”评价系统,添加更多评价器,升级改造政务大厅叫号系统,更新窗口一机双屏办公电脑,全力克服审批行业系统重复登录等问题,使政务大厅更智慧、更快捷。(四)完善基层站点延伸功能。重点做好“两下一通一亮”工作,即便民事项下镇村、自助设备下镇村,疏通基层网办赌点,亮出同城通办特色品牌。复制推广公共场所卫生许可事项下沉基层办理模式,探索通过委托受理、授权办理等多种形式推动更多便民事项延伸到基层站点就近办理;与银行、养老保险等机构对接,推进自助设备下基层;通赌点、解难点,帮助镇村熟练使用政务平台办理业务,打通网办绿色通道;积极开展首批15项同城通办事项的模拟演练、具体办理工作,加强业务交流,促进更多事项实现同城通办、全城可办。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