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平利县老县镇社会保障服务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宗旨:积极推进社会保险、农村合疗、公共文化建设、福利救助等服务工作。业务范围:社会保险、就业创业、技能培训、农村合疗、民族宗教、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社会救助、拥军优抚、社会福利、社区建设、老龄、殡葬等工作 | |
住所 | 平利县老县镇太山庙村一组 | |
法定代表人 | 王立 | |
开办资金 | 6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平利县老县镇人民政府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44.9万元 | 258.69万元 | |
网上名称 | 平利县老县镇社会保障服务站.公益 | 从业人数 23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我镇将民政社保工作作为促推乡村振兴同脱贫攻坚有效衔接的重要措施,时刻抓在手中,落实在行动上。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现就工作情况总结报告如下: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一)民政工作1、严格做好低保五保动态管理工作。按照“应保尽保、分类施保、动态管理”的要求,严格评审程序,审查按工作要求100%入户调查,真实、客观的掌握每一申报家庭的人员、收入、财产等情况,做到公平、公正、公开,2021年审核通过五保17人,申请上报599户1352名低保人员。2、认真落实社会救助工作。严格审核程序,对救助对象进行入户调查,了解实际情况,2021年共申报解决大病救助73户,救助金额186082.84元。临时救助上报120户,救助金额289136元,切实解决了因病、因灾群众的生活困难问题。3、认真搞好老龄和残疾人工作。一是做好高龄申报和分类调整工作。通过摸底调查,村级申报,组织档案材料上报,镇县审核等程序完,已将镇辖区26名90岁以上、344位80岁及1074位70岁以上高龄老人向县老龄办统计上报申请补助,2021年共计发放高领补助275800元。二是做好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兑付工作。按时准确无误地兑付残疾人两项补贴。(二)社会保障工作1、切实做好城乡养老保险工作。一是认真组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兑付工作。截止目前全镇共有参保人员8758人。待遇领取3446人,发放待遇金额4510263.23元。二是做好丧藏费申报工作,今年全镇丧藏费共申报117人,发放资金93600元。三是按月搞好到龄人员养老金的系统管理核对,按时发放到龄人员的养老金。2、做好就业扶贫工作。实现就业2641人,其中转移就业2095人、农业就业374人、灵活就业115人、自主创业40人,实现有劳动力的贫困户至少一人就业目标。(以下数据来源扶贫系统疫情模块)今年以来,贫困劳动力务工时间累计达到2个月以上共有2217人,其中县内务工791人,县外务工1426人。3、积极开展技能培训工作。一是认真组织贫困户技能培训工作。今年邀请技术专家在11个村进行了养殖、种植技术培训,使各村广大农民群众受益。二是以创业促就业,积极帮助他们申请创业小额贴息贷款,使其在就业和再就业中能得到最大优惠和帮助。4、积极开展农村小额扶贫保险收缴工作。召开镇村干部动员大会,做好政策讲解与宣传,在收缴当中做到应收尽收。为今后的工作奠定了基础。(三)退役军人管理服务工作1、完善优抚对象信息管理,对全镇150名优抚对象和复退军人进行完善。2、在全市率先建立了标准化退役军人示范服务站,探索研究出“一网定位、两图作战、三色管理”的退役军人稳就业模式,得到县、市、省领导的高度认可并在全市推广。3、规范优抚资金兑付管理。对享受定抚定补的优抚对象、享受伤残抚恤金的革命伤残人员严格按照上级部门下发的文件标准分类造册,并严格按照财务管理规定,把优抚资金列入专项管理,做到专款专用,严格审批发放手续,今年来共兑付优抚对象补助资金1323408.5元。(四)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工作1、2021年度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收缴任务按时完成,贫困户参保率100%,整体参保率96%。2、截止目前共报销外伤和转外就医87人次,报销金额约642665.96元。3、截止目前慢性病共报销12人,报销金额约81142.06元。4、截止目前各定点村卫生室门诊统筹共报销3420626.7元。5、按时完成了贫困户合疗补助工作,人均补助70元,共计补助250250元。二、确定主要社会效益2021年审核通过五保17人,申请上报599户1352名低保人员;兑付优抚对象补助资金1323408.5元;2021年共申报解决大病救助73户,救助金额186082.84元;临时救助上报120户,救助金额289136元,切实解决了因病、因灾群众的生活困难问题;2021年共计发放高领补助275800元,待遇领取1445人,发放待遇金额504149元;实现就业7398人,其中转移就业5560人、农业就业1173人、灵活就业380人、自主创业285人;贫困户参保率100%,整体参保率94%,共报销外伤和转外就医63人次,报销金额约494243.8元,慢性病共报销10多人,报销金额约67648.11元,各定点村卫生室门诊统筹共报销39244.55元,贫困户合疗补助272580元。三、存在问题在总结成绩的同时,也找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干部综合性业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政策理解、业务处理不够细、不够深入。二是站内干部力量整合有待进一步加强,在量大面广的救助政策兑现上还存在不及时的问题,因此导致一定的矛盾隐患。三是干部应急工作处理能力有待加强。面对少数尖锐、困难问题业务,干部处理方式方法不妥,引起少数群众的不满。四、改进措施一是加强干部管理。进一步完善站内各项规章制度,充分发挥出制度管人管事。二是加强干部力量整合,充分发挥出每名干部的优势,制定干部AB岗,确保岗位工作时刻有人管。三是明确责任分工,制定干部责任分工表,明确干部业务责任,确保每项工作有人管。五、下一步工作思路1、稳保困难群众生活。一是建立完善好低保、五保、残疾人兜底保障台账,做实做细兜底人员资金兑付明细。二是紧密联系扶贫办民政局,确保兜底保障各项任务有序对接。2、稳保创业就业成效。一是积极开展好脱贫劳动力就业创业培训,确保常驻劳动力参加培训比例达标。二是做好贫困人口转移劳动力就业摸底登记,确保信息精准。三是开展好脱贫劳动力一次性创业补贴工作,促推贫困户积极创业就业。3、完成各项常规工作任务。一是围绕民政、社保、医保、残联等重点工作,按照周、月、季工作任务要求,及时做好各项分类性常规工作。二是紧密联系县民政、人社、残联、医保等主管部门,积极对接各项工作任务,按照工作时限性、要求性做好各主管部门工作安排。三是完成党委政府交办的临时性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