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铜川市农业机械管理站(铜川市农机安全监理所)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规范管理农业机械和农机安全监督为农业生产提供安全保障。宣传、贯彻有关农业机械的法律、法规·引导规范农机生产,参与农机服务体系建设·农业机械牌证管理,技术检验,驾驶操作人员考核,发证,年检审验,安全检查·纠正违章和农业机械事故处理·农机监理规费的监督收缴 | |
住所 | 铜川市新区朝阳路铜川政务12楼 | |
法定代表人 | 化学文 | |
开办资金 | 60.1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铜川市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4.31万元 | 10.49万元 | |
网上名称 | 铜川市农业机械管理站.公益 | 从业人数 1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度,我单位在市农业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业务活动(一)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落实规范高效1.规范落实补贴政策,优化提升农机装备水平。今年共争取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200万元,占计划900万元的133%。目前已实施1001万元(其中含2020年补贴系统超录资金821.45万元),完成全年资金任务的83%,支持引导2649农户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购置各类先进适用机具3031台(套)。全市1356户补贴对象通过手机APP办理补贴机具1433台(套),分别占受益对象的53.6%和补贴机具数量的51%。被市委网信办评为“践行网上群众路线典型案例”。(二)农机安全生产持续稳定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紧扣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制定印发了《全市农机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大检查大行动工作方案》等文件。积极实施农机“亮尾工程”,我站购买2万元反光标贴免费发放区县为农机粘贴反光标识。截止目前,全市农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无事故发生。新注册登记拖拉机联合收割机276台,新增持证驾驶人161人,免费检验拖拉机联合收割机5667台;检查拖拉机联合收割机5440台次,排查整治农机安全生产隐患18起;发放农机安全宣传资料14000余份,推送农机安全短信和风险预警提示800余条。(三)加强培育指导,打造农机社会化专业化服务新业态。一是对全市现有农机专业合作社运营服务情况进行了全面摸底调查建立台账,通过实施农机社会化服务惠农项目培育建设2个“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全面提升农机行业从业人员驾驶操作水平,增强服务能力,提升服务水平,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繁荣,选拔3家农机合作社4名农机手参加以“提升技能减损增收”为主题的陕西省首届农机手操作技能竞赛取得较好成绩,3名农机手获得优胜奖;1名农机手获得优秀奖。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是农机购置补贴的实施,有力促进我市农机装备结构升级换代,促进农机化综合水平提升,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出了积极贡献。二是强化农机安全生产工作,预防和减少农机安全事故,为农业生产提供安全保障。三、存在的问题1.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缺口较大。今年省上下达我市农机购置补贴资金预算1200万元,在对上年度系统超录资金821.457进行结算后,仅剩余补贴资金392.077万元,难以满足群众购机需求;加之今年是新一轮(2021-2023年)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启动之年,省上补贴系统完善及运行不够正常(10月中旬才运营正常),对我市今年正常开展农机购置补贴工作造成一定影响。2.农机专业化社会化服务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支持农机专业合作社开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缺乏项目资金扶持,加之我市现有农机合作社数量、规模偏小,作业服务项目和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3.农机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当前存在农业综合执法机构与行业管理机构职责、边界未理顺到位,有效衔接机制尚未形成,安全隐患大,无证驾驶、无牌行驶、使用未经年度检验或检验不合格农业机械等违法违规行为依然突出。四、整改措施:1.落实惠农政策,为农业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一是坚持绿色生态导向,对粮食生产、生猪养殖、高效植保、秸秆还田离田、残膜回收、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等支持农业绿色发展机具,实行敞开补贴。二是推进植保无人机、果业生产平台、设施农业装备(温室大棚骨架)等农机新产品购置补贴试点实施。三是继续推进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政策落实。加强政策宣传引导和操作培训,召开现场推进会,加快淘汰能耗高、污染重的老旧机械,促进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2.提升监管能力,推动农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一是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完善农机安全监管责任体系,进一步规范落实农机经营服务组织安全主体责任。二是加强源头管理和隐患治理。会同农业综合执法机构持续深入开展农机安全生产三年行动,遏制较大农机事故发生。三是组织开展全市农机事故应急处置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3.坚持示范引领,大力推动农机社会化服务提质增效。一是积极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新主体、新模式、新业态创新,新培育1个“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对10个农机社会化托管服务示范点持续巩固提升。五、2022年工作思路1、落实好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发挥补贴资金导向,优化农机装备结构,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加强政策宣传和信息公开,强化信息专栏建设,严格执行延伸绩效考评管理办法,杜绝违规违纪行为发生;加大农机报废更新补贴试点推进力度,优化农机装备结构,推动农机节能减排,减少农机事故发生,强化大气污染防治。2、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抓好农机安全生产。认真落实农机安全“两免一补”惠农政策,促进“三率”提高;深化“平安农机”创建,夯实基层基础;进一步完善公安、农机联合执法机制建设,持续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和安全生产大检查,确保全年农机安全生产形势平稳。3、加快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用好政策驱动,按照“五好”标准,优选扶持对象,指导强化内部管理、提升对外形象,引导开展订单作业、土地流转托管等多种形式的经营服务,推进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提升发展质量。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